APP下载

再谈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013-04-29袁川董泽芳

高校教育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育目的和谐发展价值取向

袁川 董泽芳

摘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西方世界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方面的探讨有不同阐释,但其核心思想具有一脉相承、形异神似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科技的不断革新,高等教育关于人的发展方面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强调以人为本的历史关键阶段,把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有重要的理性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和谐发展;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1-0034-06[HT〗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以来,“和谐”二字便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探讨和深究的论题。可以说,和谐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1],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和谐人才,当前这已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2]。其实,中西方世界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深邃而丰富的思想体系。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升级、变轨和转型,在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产生而旧条条、旧框框依然存在之际,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体系方面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和适应的矛盾与冲突。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体系路在何方?应当做出并坚守什么样的价值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理应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不应回避或置若罔闻,而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的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将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和思想启迪。

一、 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梳理

(一) 国内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分析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老而仁厚的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和生生不息,源于其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尚仁主和的民族意念以及其超强的自我传承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说,“刚健、尚德、重义、合和、礼仁和中庸”构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和谐精神与和谐价值,中华民族的这种和谐理念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的存在状态和未来趋向的向往和期盼。《周易》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本身就蕴涵了丰富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变化以及对立统一的和谐理念。儒家思想里的和谐韵味更是味浓意深和无处不在,处处彰显其独特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如《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和”,集中反映了宇宙万物的存在状况和发展趋势,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精神[3]10。另外,“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25。孔子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是个人和谐发展的精典总结,说明人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会是自然而然的正确,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以及实现人和谐发展的一种价值趋向[4]40。因此,追求和谐应该是儒家关于社会和人发展的理想和信念。道家著作《老子》四十二章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47,五十五章中“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60表明宇宙万物只有保持常态的和谐,遵循自然之道,才能实现理想的发展状态和景象。佛学讲求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其所谓的“涅槃”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4]202。儒、佛、道作为中华文化思想的渊源和民族精神的灵魂,在中华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特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规范性的导向作用,可以肯定地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必将对未来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起重大而深刻性的影响,其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贵和、进取的这种和谐精神——即和谐哲学,这也必将对今天人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价值取向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 国外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考查

西方世界也有丰富而系统的人的和谐发展理念,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关于人和谐发展的精典范式,其个人在哲学、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的独到发现恰恰证明了人的和谐发展的存在和可能。例如,他在其《政治学》中关于人的“灵魂”的分类即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形而上学”中关于“物质”与“形式”共生;“物理学”中关于运动的“可能性实现”[6]90。亚里士多德的经历和发现正好说明了西方世界具有人的和谐发展的底蕴和基础。后来,他的思想通过他的学生及其后来学者的传播得以保存并进而影响到东西方世界。同为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中对人类的真、善、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整,提出人的灵魂是由智力、道德和美感三者构成。他从理性角度出发,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至善、德性和幸福的关系问题,说明有德性和幸福是最高的善,也就是说,“他是全善的,他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以便把德性和幸福联系起来,或者他是全能的”[6]465。康德对人的真善美的探索毋庸置疑,即便康德最后把全智、全善和全能归结为上帝,但也不能否认他对人的和谐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在分析劳动在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完整而客观地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并科学地归结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即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与智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最后解放”。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对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播到中国和苏联。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系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把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至此,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完全正式形成并进而影响到中国,其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应合及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已然顺势应需,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二、 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目的关于人和谐发展的弊病与冲突

人的和谐发展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和教育思想体系在古今东西方世界已然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转型而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和冲突已成为制约中国向前发展的桎梏,并最终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

(一) 应试教育盛行,评价模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法宝”已经证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任何具有民主思维和公平视野的人都不会否认的,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肯定。但是,当社会在肯定考试的意义和价值时是不是也应当对考试的方式方法和适用范围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呢?抑或对“人的发展”这个教育上永恒求索的论题进行过详细的探讨呢?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他有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也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领域的完善,任何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而忽视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行为都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损害,也一定会破坏人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和个性化发展水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然而,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方式过于狭隘和单一,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什么科目都必须考试,只有上了60分才能过关;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上课堂,也把所谓的平时成绩纳入总分,美其名曰“综合评定”。老师有老师的标准,而学生也有学生的办法,有的学生总结出了一条过关的秘诀,即“平时上课请人替代(因为老师要点名而又不认识学生,所以只有请同学答应),学期考试复习两天”,只要把考试范围背好,60分万岁。这种简单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造成了学生对待考试存有蒙混过关的心理,但是到大学毕业时却又对高等教育产生了疑惑,甚至于否认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实际上这仍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应试”现象的结果,即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分析不到位,存在应付差事的状况,并未真正地具备事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未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对自身的发展未作充分地思考,存在“应付”学习任务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知识不全面且不精深,思维未得到较好的训练,能力未得到更大的提高,情感发展不充分,动手能力不强,独立生活生存能力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得到较好的锻炼,如此等等,人的全面发展尚未得到较好的实现,和谐发展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二) 教师素质不高,培养机制落后,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应该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对这一论题的落实社会却是力行不足,或者说是认识不够精准和全面,表现之关键因素即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校教师素质问题。众所周知,本世纪初,在高等教育连续扩招的推动下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3%[7],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真正步入到大众化国家的行列。这原本应该是值得全国人民庆贺的事,然而,高校教师素质下滑的问题却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如有的教师过度关注经济利益和名望,一切以科研为中心而无视课堂教学,置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发展于不顾;有的教师赶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髦,整个学期都让学生上课堂代替自己“讲授”,名曰“新课改”,实为教学上的“偷工减料”和“懒惰行为”;个别教师授课“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而无一点高雅的思想内容,为了取悦学生,甚至讲一些淫秽的笑话以博得学生的喝彩。或许有如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腐败现象一样,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师素质下降已为大多数人所习以为常,但是,稍有一点良知和正义感的人会对诸如此类的现象横眉冷对和义愤填膺,值得高兴的是当前我们的政府和高校管理者对此问题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关注。

如此的教师素质和教师育人策略,又怎能用“大学非有大楼而有大师之谓”去称呼呢?又怎能去相信他所教授和培养的学生呢?或许这已为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社会所应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必将继续证明:“只有一流的老师,才会教育出一流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加强,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也必将是低效和毫无建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也将会变得不可能。即便是当前高校在招聘新教师时对教师学历已有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只要是对教育有过关注和思考的人都知道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如果用简单的招聘教师时提高学历来解决此问题犹如医生给病人治病时的“治标不治本”,这根本不可能使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路在何方?前途在哪里?这或许需要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验证。

(三) 关注知识的学习,轻视知识的发现,学生和谐发展只能成为梦想

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承本无可厚非,这原本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第一要务,这也为教育界所肯定和认可,但是,如果高等教育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承和学生对既定知识的掌握,那么社会将难以有所作为,也很难向更高的文明社会前进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即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代社会,没有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人,但是,也应该要知道,在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上,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目的[8]。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和大变革的时期,我国要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我们一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高等教育也同样如此,显然,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呈现,忽视知识的发现;重视知识的记忆,忽略知识的思维;强调学生的动脑,轻视学生的实践;关注学生的学习,漠视学生的生活。如此这些,造成了高等教育重视知识教学,把知识的获得作为高等教育唯一的目的,教师只会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会记住教材上的每一句话,只要考试能考高分,这就是目的,这是其一。其二,人的知识结构上的和谐从本义上说,并不排斥矛盾和冲突,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有对立和斗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是事实上,在学习过程中,个别的人对新思想和新观念是很担心的,认为新思想新观念会动摇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会造成他们的“无知”。其实,中西方世界的哲学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对立面和多样性,和谐是一种合理的差异性,和谐的统一不是整齐划一,它尊重差异[8]。可以进一步说,任何的创新都是在矛盾和差异中产生的,因为新事物的产生总是要打破原有事物的空间和结构,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总是在一种矛盾和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因而,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忽略知识的对立差异也是不和谐,也不可能对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有多大帮助,最终人的和谐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三、 人的和谐发展理应是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又一诉求

(一) 人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科学地回答了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等社会广为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产物。从本质上说,科学发展观弘扬的是一种和谐发展的伦理精神[9],是对和谐发展的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状态描述,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机构,人的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则是高等教育对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理论应合。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即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倡导了一种关于人发展的理念情怀,即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手段,人的发展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其次,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之一,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还追求人的发展的和谐和协调,即人的发展有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又有知、情、意、行的全面进步;还要关注人的语言能力、身体运动、空间感知、艺术美感和自我认知的提高。第三,科学发展观从不排斥人的各方面发展的矛盾和斗争,相反则认为人的发展都是在对立和冲突中实现均衡和协调,最终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二) 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转型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蕴涵了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内容,同时也对人的和谐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范,体现了人的知情意行和德智体美的统合和调适。众所周知,当我国经济社会在进行全面发展和革新的同时,与之伴随的则是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和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情景的出现显然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不采取应对措施则必将会危及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发展同步而至人的经济利益的调整加剧了人在社会之中的差异性、多变性和对抗性,其实,这时的社会最需要的是人的理性和谐;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则会增加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无可置疑,社会和谐与否定会影响人的心态。可以这样说,社会和谐和人的和谐二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二者犹如一个事物的正反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但是,在认识二者关系的同时,应当毫不含糊地承认和肯定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中心和关键,社会不能离开人的和谐发展。

(三) 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当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和深入推进,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正在向纵深发展,我国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升级、变化和转轨,社会的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正处于全方位的调整和组合,新事物正在形成,而旧事物却依然强大,新旧更替导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如生活的奔波让人疲于奔走,城市房价的上扬让人眉头紧锁,工作的压力让人精疲力竭,竞争的激烈使人急于充电,社会的变幻莫测让人无暇应对,如此等等的社会危机,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谈和谐发展又是多么的不易和困难,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和发展,不得不承认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最终的目的而非手段,人应当是社会的“中心”,即一切应以人的幸福作为标准。当然,在这样的社会冲突中,摸清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应为第一要务,而这也必须从“人”本身出发,如果缺少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不能科学客观地把握和评价自己,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已属正常现象。然而,不论社会如何转型和变换,人作为社会的中心不会变更,社会的和谐应首先是人的和谐发展必将会成为永久的普适真理。因此,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 人的和谐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中国文化崇尚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位,以“和”为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宇宙的变化发展是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和合”文化应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要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主要是指在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把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事物统合于一个完整的事物中,使事物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和协调,从而达到最佳的组合,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进新事物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可以说是最早的和谐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中国文化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兼容并包、求同存异和天人合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和谐教育,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内在和谐发展和外在和谐发展及其统一,内在和谐主要是处理自我的关系,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外在和谐主要是指处理与外在的关系,是个体与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和谐。从总体上说,人的外在和谐和内在和谐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一方的紊乱必将影响个体整体的和谐发展。实际上今天高等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本质上和中国古代修身养性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实质上目的是为了达到人的内在和谐,今天强调尊重社会多元和个体差异就是对中国古代强调的“君子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人的和谐发展是对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五) 人的和谐发展是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人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关于人的发展理念的合理界定,其本质在于强调以人为本,即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的和谐发展理念继承了过去素质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并且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创造性地解决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冲突和问题,是马克思的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和谐应为当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人的和谐发展则更是当前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最佳价值选择。和谐发展的人应是通才与专才有机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顾、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兼备、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兼优、内在和谐和外在和谐兼具、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妥协、不抱怨,具有破旧立新和敢想敢干的精神和勇气。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使命,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模仿,唯有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因此,归根到底必须回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上,人的和谐发展当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目的最理想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吴世彩.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教育[J].人民教育,2006(21):13-14.

[2]李欧梵.重构人文学科和人文素养[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7.

[3]孔丘.四书五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4]冯有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刘永生.老子[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

[6]梯利,伍德.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7]李硕豪,魏昌廷.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分析——基于1998—2009年的数据[J].教育发展研究,2011(3):8-13.

[8]邬志辉.教育的内在失衡与重建——人之和谐发展视角的审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9-23.

[9]董泽芳.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6.

(责任编辑东彦)

猜你喜欢

教育目的和谐发展价值取向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依法维护职工权益 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