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2013-04-29肖云郑有飞

高校教育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分制改革学校

肖云 郑有飞

摘要: 就当前而言,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进入一个“本土化、校本化”的探索阶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在不断探索着既能充分发挥学分制制度优势,又符合国情和校情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地方行业高校是一类极具中国特色的高校,其学分制的实施过程带有中国大学模式的“烙印”,其经验、问题和未来的改革方向为其他同类高校的学分制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地方行业高校;学分制;差异化;模块化;过程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传统的学年制转变为学分制就一直是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主线。经过这些年的改革,高校学分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从形式上构建了学分制诸多基本制度要素,如学分计量、弹性学制、选修制、导师制等,也从内涵上强化了学习自由的理念,优化了课程、教师、专业等教学资源[1]。就当前而言,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进入一个“本土化、校本化”的探索阶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在不断探索既能充分发挥学分制制度优势,又符合国情和校情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

地方行业高校是一类极具中国特色的高校,其前身隶属中央部委,围绕行业需求,依托行业发展,后又被划归为地方政府管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这类高校因其行业特征明显、教学体系高度专业化曾被视为不适宜实施学分制。而在近十年,这类高校在遭遇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而裂变转型的过程中,大多实施了学分制,并以学分制改革作为建立现代教学管理制度的“突破口”。究竟这类高校是如何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其经验、问题和未来的改革方向又是怎样?本文以一所典型的地方行业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为案例来描述和分析这种过程,期望能够为同类高校的学分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 地方行业高校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与问题

(一) 地方行业高校“地方化”带来的挑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地方行业性高校,前身“南京气象学院”由中国气象局负责举办和管理,主要为中国气象行业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一所拥有卓越气象学科优势但服务面向、学科结构和组织职能较为单一的行业高校。2000年2月,在全国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浪潮中,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归为江苏省管理,2004年5月又经江苏省政府、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转为江苏省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共建。

面对身份的转变,南信大开始了它的“地方化”转型之路。首先,服务面向上,从主要服务于行业,向不仅面向行业,还要面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其次,在学科结构上,从以单一气象学科专业为主向以气象和信息学科为特色的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发展转变。服务面向扩大带来的多样化市场需求和学科专业拓展带来的不平衡的教学水平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学质量问题

马丁·特罗说,规模是一切问题的根源。高等教育大众化给一所地方行业高校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使学校的生源差异变大,以往只是按行业需要招收一本学生,现在需要招收二本甚至三本学生。伴随生源多样,需求也逐渐变得多样化。尤其是随着高校收费体制的变革,学生的消费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二是学校的学科专业变得相当不均衡。以往学校只是为行业培养专门人才,规模小,质量有保证,但是随着规模变大,学生基础也参差不齐,新旧学科专业之间实力差别非常大。三是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师资数量较少,专业分布狭窄,选修课少而单一,实验室建设不平衡,图书资料单一等问题,使得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严重资源瓶颈。四是持续的规模扩张使学校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以南信大为例,体制调整后,原气象部门不再直接领导学校,也不再完全依赖学校,固有的部门壁垒被打破,学生的就业市场遭到来自综合性大学的挑战与竞争。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三) 学分制改革“形式化”带来的后续问题

和我国其他高校一样,南信大的学分制改革实际上从2002年就开始启动,走的也是一条由外在力量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之路。学校通过借鉴和模仿基本构建了学分制的制度要素,譬如引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任务和教师工作的计量单位,建立弹性学制,引入选修制,建立导师制,等等。通过制度的引入和重建,学校基本建立起了与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制度框架,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学年制向学分制转轨的构建工作。

但是,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学分制改革只能称之为“形式上”的学分制,尚未在“内容”上完成与学校发展的内在联系,所以改革也存在不少的后续问题。首先,前阶段改革并未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传统学年制下单一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在继续,在多样化的需求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其次,前阶段改革以单纯的制度引入为主要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学分制外在制度的建设上,而对不同语境下学习自由内涵把握不够,既没能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也没能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合理的制约保证教育质量,致使学生的毕业率大大降低,甚至最终不得不采用“清考”等方式促成学生毕业,倡导学习自由的学分制反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学风,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第三,前阶段改革属于自上而下“被改革”,缺乏校方自我意识和个体特征的参与,改革不具有针对性,未能有效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

基于以上背景,南信大从2007年开始主动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去探索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特征,解决教学质量问题,凸显学校发展特色的“实质上”的学分制改革之路。

二、 地方行业高校学分制体系的构建

(一) 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化

确定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推行学分制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正如王伟廉教授所言:要实施一项学分制改革,最根本的评判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全面支持一所大学根据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特别是支持居于核心地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如果不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学分制的改革就是无源之水。

作为一个地方行业高校,就行业性而言,南信大在气象学科专业发展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一流的水平,拥有优秀教师和教学实验设备,拥有国内外气象部门最前沿的科研项目,拥有完备的从本科生到硕士再到博士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全校最好的生源,一直以来就被赋予培养气象领域行业精英的使命,表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面向行业培养业务骨干和学术精英,培养气象界领军人物;而另一方面,南信大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新设了不少新兴专业,这些新专业发展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同时,由于学校学生入学基础不一,既有按一本招生录取的学生,又有二本录取的学生,还有不同民族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会继续发生分化、差异,从而产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需要学校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因此,无论是从学校办学性质来看,还是从学生个体发展特征来看,人才培养目标都应该是一个差异化、多元化的目标体系,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道路。为此,学校提出了以“精英型”、“应用型”、“国际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

“精英型”人才培养以2010年成立的精英学院——“长望学院”为载体,一方面通过“实验班”滚动选拔学习优秀、能力较强的学生按“3+X”模式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班”有针对性地强化培养学生英语、数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气象领域领军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职业认证”为基础,采用“课证结合”的模式,培养上手快,能够有效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培养以“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养中心”为平台,营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氛围,通过“4+0”、“1+2+1”、“2+2”、“3+1”等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以及建立与国外大学学分互认等制度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二) 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块化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学生通过自由选课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3]。但就当前的资源条件和发展需要而言,南信大尚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选择,而是以模块化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引导学生分类发展,凸显行业特色。为此,学校设计了4类模块化课程:平台,专业,实践和特色。

所谓“平台模块”课程,是指学校为提高学生专业选择过程中的弹性分别按理、工、文、管等4大类搭建的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保证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本科教学学业标准的基础。所谓“专业模块”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导向,是学生分类发展的保障。具体包括:若干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以及专业任选课程等。比如“专业方向模块”就包括研究型方向和业务型方向,“素质拓展模块”包括:“技能训练拓展课程模块”、“数学拓展课程”、“外语基础拓展课程”以及 “外语国际拓展课程”,为学生进一步按“三个导向”分流发展提供可能。所谓“实践模块”课程具体包括基本认知实践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综合拓展训练模块以及创业训练模块,供学生选择。所谓“特色模块”课程是指学校为凸显行业特色,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通过优化组合,形成若干气象行业核心课程作为气象特色课程(行业通识课程)供学生选修。具体包括气象概论类课程模块、气象交叉类课程模块等具体课程结构(详见图1)。模块化课程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三个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保证了在学分制自主选课模式下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的有效性。

(三) 学生学习管理的过程化

学分制尽管本质上尊重学生学习自主和弹性选择,但这种自由和弹性也并非毫无原则[4]。在当前还未充分建立学分制相关配套措施以及学生普遍缺乏自律责任意识的国情之下,尤其需加强对学分制实施过程的管理。为提高学分制改革效果,我校加强了对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1. 建立学生学习指导体系。首先是推广完善导师制。导师的聘任工作在每年新生入学时进行,师生间双向选择,聘期2—4年。主要职责在于对学生在学习计划、每学期的学习量、专业方向、各类课程的选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毕业就业、个体成长等方面给予指导。为调动导师工作积极性,各学院成立相关的选课指导中心,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实施细则,对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核、调剂、培训和考核。第二是建立全程教育宣传体系。在新生入学前,制定详尽完备的选课指导书,包括“学生手册”、“本专业教学计划单行本”等。入学后,开设“入学教育”等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规定各主讲老师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指导学生学好本课程等。第三是生涯指导,引导学生多样化发展。按照“以人为本,引领大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构建职业生涯指导体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分类指导。对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生涯指导侧重于就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教育,通过信息服务引导就业;对精英型人才的职业生涯指导侧重于早期引导学术生涯设计,强化创新教育,以学术发展为职业生涯的目标;对国际型人才的职业生涯指导则侧重于出国留学的推介与指导,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人生转型。

2. 建立全程学生学业预警制度。学校依据本科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对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予以警示,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学业预警工作分学期进行,每学期开学后由学院按黄色、橙色和红色3个等级对学生进行学业预警。

3. 建立阶段淘汰机制。配合学生学业预警制,一改过去毕业前一次性资格审查制,转为阶段淘汰制,即采取中期筛选制度和期末淘汰制。学校规定,在每一学年,如果出现学分达不到基本要求,必须留级,达不到最低要求,予以退学。

4. 建立全员教学督导制度。首先成立校院两级教学委员会,督导教学计划的修订,指导教学计划的实施;其次成立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督导教学计划的实施,通过听课、调研、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指导教学各环节的工作;第三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沟通和反馈一线教学信息。

三、 学分制改革的效果评价与实践反思

(一) 学分制改革的效果评价

1. 形成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一项有效的学分制改革必然会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且会有力地支持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作为一所地方行业高校,学校通过学分制改革,明确提出人人成才、因材施教等人才培养理念,设计了“三个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为学校和学生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2.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以“三个导向”为核心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使学生获得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各类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在不同领域崭露头角。“三个导向”的提出与实施,为我校人才的分类分流指明了方向,使近两年来“就业独木桥”现状有所缓解。学生考研率由2006年的13.93%增长到2011年的23%。学生出国率由2006年的0.40%增长到2011年的1.80%。毕业生总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高质量就业率从2006年的66.28%增长到2011年的97.55%。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大大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声誉,近年来,报考我校的学生越来越多,生源层次也越来越高,为我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3. 有效促进了学校的转型。作为曾经的行业高校,学校的学科面、服务面都相当狭窄,但通过以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三个导向”的人才培养,学校的适应性大大增强。首先,学校的科研水平大大提高。“精英(考研)导向”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大的科研实力做后盾,为此,我校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促使科研反哺教学,学校的研究型特征日益明显。第二,学校国际化程度得以提高。在推行学分制改革过程中,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复合型人才,学校不断加快国际化发展战略步伐。2007年,学校取得了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先后招收各类留学生500余人。同时,学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拥有国际合作学校35个,本科生出国交流人数相比2005年增长了2倍,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占30%,拥有10余个国际化试点专业。第三,学校适应市场能力增强。在课程设置上,通过模块化课程不断将社会和行业需求反映到课程中,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从而提高学校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二) 学分制改革的实践反思

1. 结合校情开展改革。学分制是一种基于选课制的弹性管理制度。但是在现实当中,学分制的改革过程是各种价值观博弈的过程,它与国情、社情、校情等直接有关,关键是找准当前切合学校实际的“度”!对这个“度”的把握就成为学分制管理问题的核心。对地方行业高校而言,这个“度”要把握好两个方面:首先是尊重自己的历史传统,要依据和原有行业之间的关联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分制改革;其次是要尊重现实的资源条件。学分制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但是就地方行业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学生、师资以及物质等资源条件来看,只能是促进学生“分类发展”,没有能力做到促进所有学生个体发展,只能提供模块课程供其选择。

2.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学分制强调自主选择和弹性管理,因此一般理论都认为实施学分制,就应该强调目标管理,而弱化过程管理。但事实上,如果当学生确实有足够的理性自主选择一套适合他自己的学习计划,并自觉地完成他的学习计划,那么目标管理无疑是相当适宜的一种管理办法。但是在现实当中,尤其是在地方性行业高校当中,学生生源是多样化的,学科专业师资是不均衡的,完全强调目标管理显然是不够的,也是行不通的,而且学分制并不等于一定要取消留级、退学等学籍管理制度,反而在特定阶段,需要强化过程管理,保障教学质量。正如从“完全学分制到完全学年制是一个连续体”一样,在实施学分制改革过程中,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也是一个融合体。

3. 校内改革和校外改革相结合。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趋势是走向一体化平台基础之上的多元化,一方面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的努力。两方面的结合才能推动学分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而所谓一体化的基础平台就是指学分制需要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包括:首先在观念层面要促使家长和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负责的意识。其次,给予高校开展学分制的基本的制度和资源平台。学分制改革不是一项单一制度的变革,而是必须要和许多的配套制度一起实施。比如学生自治、学术自治、教授治校等;还比如学分收费制度,学分互认制度,后勤制度等[5]。而这些制度和资源平台并不是单一高校所能构建的,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高校的共同努力。

总之,学分制改革是一场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一旦教学步入学分制的“轨道”,沿着这条“轨道”继续朝前走,就会面临一连串的现实问题,包括地方行业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还需要继续面对学分制带来的新的变革。[HJ1*2][HJ]

参考文献

[1]冯向东.推行学分制: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6):59-63.

[2]王伟廉.关于大学学分制改革成效衡量标准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1):61-65.

[3]蔡先金.大学学分制的生成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6(6):8-18.

[4]薛成龙,邬大光.论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兼论学分制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3): 138-156.

[5]严燕.理性认识学分制——基于中美两国学分制发展的比较研究[J].阅江学刊,2009(1):56-62.[ZK)]

[JY,2](责任编辑赵文青)

猜你喜欢

学分制改革学校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改革之路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瞧,那些改革推手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