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3-04-29李文昭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院校

李文昭

摘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务英语人才除了需掌握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外,还要必须具备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要求高职院校商务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外语,通晓商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对中西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商务交流过程中注意到中西方的这些文化差异。文章对商务英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作了分析,指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同时还提出了几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以期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老师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D2—0035—03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责任。过去几十年的英语教学目标已经从“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随之又扩展到“跨文化交际能力”。人们已意识到语言是文化载体,学习语言就是学习其文化。而且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也规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高职院校社会发展趋势,对商务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商务背景下的文化差异

首先,中西方在价值观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中国传统上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讲求的是一致和统一,而现代西方人更突出个性及自我。中国人整体上追求“和气生财”,强调集体意识和集体价值,而西方人可能注重个人意识、个人价值,其个性更为张扬。这些差别导致交流的习惯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其次,在西方传统观念也有很多差异。中国人习惯依循惯例,喜欢随从大众主流,不敢冒险和缺少创造力和竞争意识;而西方人相对中国人来说,他们更加具备创新和探索精神,在行动上更加重视追求实效性。在伦理道德观念方面,西方人总体上更加理性、有契约精神;而中国人更加注重情感以及人情世故。同时中西方在习俗方面也有巨大的不同,

再者,商务接待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体现得也较为明显。在商务谈判活动中,中国人更注重礼仪。在谈判前喜欢寒暄客套,不习惯开门见山讨论利益。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办事效率的追求,他们可能会开门见山地讨论双方观点的分歧点和利益分配的问题。这恰恰是中国人所不能习惯的。另外,我们在进行商务接待时还要注意避开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以免给别人造成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到正常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鉴于中西方在各个方面的迥然差异,我们就要认识到除了要熟练掌握外语,通晓商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对中西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商务交流过程中注意到中西方的这些文化差异。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来自世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其研究的对象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关注的焦点是文化差异。中西方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都将会在商务交际中一一体现。在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通过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流实现跨文化交流。这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文化差异的解读。如果没有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就会发生交际障碍。如果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会出现跨文化交际错误。因此,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教学应该导人相关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使之与英语语言知识相结合,向学生展现英语国家社会风情、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以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长期以来,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教学将语言和文化人为分割开来,没有正确认识到语言技能和文化的关系。师生多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前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明显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就我国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目前现状来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尤其是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方面。一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在商务背景下与外国客商交流的能力,这就常常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产生冲突或遇到令人尴尬的场面,从而使交际失败。究其原因,除了语言应用不熟练之外,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滞后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有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个部分组成;跨文化能力由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三部分组成。交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的语言规则和语言能力,也就是就是学生所学的音标、语法和词汇,掌握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则更强调对其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所用的语言符合异国文化背景,交流得体并使交际成功。

目前的许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并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这是由于诸多的客观条件限制造成的,比如学生没有机会到商务环境中体验,而教师也大多是由以前的文学或语言学等纯语言专业的学习者转行而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他们本身也不具备多少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将重点不自觉的转到语言点的讲授上。所以在培养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寻求寻求一些新的方法来改进教学。

(一)通过案例教学将现实的商务环境引入课堂

将案例引入到商务英语教学中,以此建立真实或者近似真实的国际商务环境。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 instruction),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的方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理论。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选取的案例时应该注意:选取的案例应真实性,切合实际,否则就失去了其利用价值。同时,案例的选取要具有普遍性。学生将来面对的将是来自某一特定文化群体的人,应该对该文化群体的大众文化有所了解,而非某个人的特例。另外,所选案例还应该具有时代性。今天的商业经济不断发展更新,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那些能够代表时代特征的,体现新时代新文化新价值观的新生事物。

(二)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的素质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现实看来,商务英语专业师资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如商务知识丰富且语言功底深厚的教师数量不足,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等。对于这些问题,解决的办法首先是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只有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和社会习俗等,积累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常识,才能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三)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汉语文化课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就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但是目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专业主要开设的是和英语语言方面和与英语文化有关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传授学生外国文化知识,正而有关汉语文化的课程非常少。高职高专学生的汉语教育仍停留在高中水平,这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方面的单向导人,还应该注重汉语文化的教学,这样才能达到加强目的语文化知识与母语文化知识互动的意图。因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同时传授中西两国的文化知识,促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间的异同,不断增强其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冯俊英.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院校
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及能力提升研究
提高高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途径
渗透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运用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