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改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3-04-29潘靓
潘靓
摘要:在对宿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全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改发展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发现其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有利于加快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步伐,各地信息技术学科课改发展提供数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2—0098—03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调研结果显示,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文本仅就此略作论析。
一、亟需加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
为准确掌握高中信息学科发展现状,我们在宿州市内对41所高中开展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教师数量不足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此次调查的38所高中共有信息技术教师161名,学生数128035人,生师比为795比1,平均每位信息技术教师所教学生为795人,距离国家和省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教师教学负担较重。可见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数量不足,不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2.队伍结构失衡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结构失衡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年龄结构失衡和职称结构失衡。
在被调查的161位信息技术教师中,35岁以下的共占65.88%,45岁以下的共占95.88%,这一年龄结构说明在未来10-15年内,教师队伍不会存在较大规模的新老教师交替问题。同时,由于队伍过于年轻化,几乎全部由中、青年教师构成,少数年纪较大的教师也多是从其他学科转过来的,无法对年轻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普遍缺乏其它学科教师从业初期由老教师“传、帮、带”的过程,很多东西要靠自己摸索,难有机会学习可供直接借鉴的经验,发展目标不明确,很容易错过教师成长的关键期。以上现状说明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现有教师素质的提高上,教师们迫切需要高度专业化、针对性较强的职后培训。
与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相对应的是职称结构的严重不均衡,在参与调查的161位信息技术教师中,高级职称只有11人,仅占6.83%,中级职称56人,占34.78%,初级职称最多,有80人,占49.69%,同时还有14人未定职称,占8.70%。教师的职称结构是指教师队伍内部各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状况,是衡量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反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有一定比例的高级教师和以中青年为主的中级教师组合成的结构为最佳,而目前宿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中则是以青年为主的初级教师占了半壁江山,高级教师数量微乎其微,本该占居主力军地位的中级教师只有三分之一,这一结构充分说明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整体偏低,急待加强。
3.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现状令人堪忧
通过调查发现,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着大量繁杂的工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在待遇、职称评定机会、评优评先机会等诸多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均处于劣势,其生存现状令人堪忧。
在上交个人问卷的90位信息技术教师中,在被问及学校对待信息技术课的态度时,有44人认为不太重视,占48.89%,有16人认为不重视,占17.78%,两者合计占66.67%,而认为比较重视的27人,占30%,认为非常重视的只有2人,占2.22%。信息技术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了其它大量繁杂的工作,在参与调查的90位教师中只有4人不承担其它任何工作,占4.44%,95.56%的教师都要承担除教学之外的其它工作,有的教师甚至要同时承担十项任务之多。其中78.89%的教师要负责机房管理,51.11%的教师要负责电教设备的维护,44.44%的教师要帮助其他学科教师做课件,42.22%的教师要协助教务管理,37.78%的教师要负责解决全校各学科组的计算机故障,另外还有负责校园网维护的占32.22%,负责学科教师计算机培训的占24.44%,担任班主任的占22.22%,承担其它学科教学任务的占21.11%,协助财会管理的占11.11%。从事如此多的非教学工作必然会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在问及目前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时,有56.67%的教师选择了“承担了较多的教学以外的工作,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有43.33%的教师选择的原因是“不能得到合理的待遇,缺乏教学激情”,还有37.78%的教师选择了“教学工作量大,没有时间或精力提高业务水平”。由调查结果可见,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经济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工作多且杂,有边缘化的趋势,生存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4.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迫在眉睫
教育信息化能否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起到关键的决定性作用。但是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背景复杂,专业化水平整体偏低,具体情况如下: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背景呈现复杂多样性的特点,被调查的161位教师分别来17个不同的专业,其中来源最多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118人,占73.29%,其次是比较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教育、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共有18人,共占11.18%,而其它25人则来自各种与计算机毫不相关的专业,如美术教育、农艺教育、中文、法学等。这一数据是以教师最高学历为基础进行统计的结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是通过自考或函授的形式取得的以上专业学历,如果对基础学历专业进行分析的话,情况更加严重。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结构相当不合理,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出身的教师人数太少,占据大部分比例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由于高校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往往在技术能力上比较突出,但是缺少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规律的深入理解;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还未能驾驭高中课程标准中许多内容的教学,加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课程体系的不完善,课程内容的多变化,给教师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就调研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未能胜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在38所高中的161位信息技术教师中,参与过省级课题研究的只有11人,占6.83%,参与过市级课题研究的有37人,占22.98%。在90位提供了个人问卷的信息技术教师中,有42人近3年发表或获省、市级奖的教研论文的数量为0,占总人数的46.67%;有40人不常阅读或很少阅读对提高专业水平有帮助的专业书籍或杂志,占总人数的44.45%;只有23.33%的教师能经常关注网络教研并及时与同行交流;有37.78%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具备《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知识,有13.33%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具备《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知识;只有25.56%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具体的发展计划,12.22%的教师未考虑过专业发展的问题,甚至还有7.78%的教师认为没必要考虑。
以上数据表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期望值不高,专业水平整体偏低,其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否则将严重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5.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不容乐观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尤其突出的一点是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度普遍偏低。在90位提供个人问卷的信息技术教师中,有5人对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等不太了解,占5.56%,有40人尚处在“初步了解、尝试实施”的过程中,占44.44%,认为自己基本理解或理解透彻的教师只有45人,共占50%;有60%的教师认为影响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具体实施中的最主要原因是很难设计具体教学方法,有16.67%的教师认为最主要原因是对理论很难理解透彻;有6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
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是信息技术教师实施课程的基础,而以上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并没有较好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认为很难将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课改十年来,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大部分也都参加过各级各类培训,但却依然对课标的理解很迷茫,这一问题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究竟是因为教师受专业水平的限制,还是因为培训方式不够合理,亦或是新课标本身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其原因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的。
二、改变现状的举措
1.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其教师地位
通过调研不难看出,一些问题的存在不是学校和教师可以改变的,政府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在政策上向信息技术学科加以倾斜,给予应有的关注,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地位。
2.明确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定位,保障教师权益
每一个社会角色都应有与之相对应的职权、义务和行为规范,但我国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权责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也造成了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定位混乱,工作任务繁杂不堪,待遇得不到保障,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国家应从政策层面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从制度上明确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和地位,保障信息技术教师的权益。
3.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待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设备的不足和教师经济待遇过低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这种情况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学校表现得更为突出。资金投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学校的软硬件环境,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经济待遇,改变目前广泛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现象。
4.创设良好专业发展环境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着信息技术教学任务,而且还是学校信息化的主力军;他们既要负责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还要帮助其他教师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有比其他学科教师更高的专业素养,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因此,政府应大力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后培训,保证培训的范围和力度,同时要在合理监管的前提下加大培训资源的投人,改变培训资源投人的方式,适当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如让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走在前列的学校举办基于校本的培训项目等,改变目前为了培训而培训的局面,提高职后培训的有效性。
5.加快课程建设,保证学段间内容层级合理并相互衔接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以课标为例,2003年国家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到目前为止虽仍在“实验稿”阶段止步未前,可至少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的目标和任务。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仍未出台统一的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这给学科发展的系统性、连贯性造成了困难,也给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给身处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带来很多的困惑,缺乏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支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孤掌难鸣。
6.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类专业的建设力度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水平过低与师范类高校的专业设置有非常大的关系,高校普遍缺乏专门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类专业,目前虽然设有教育技术专业,但在数量上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再加上还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简单等诸多问题,无法培养出毕业后立即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人才,从而使得信息技术教师职后培训需求和成本过高。只有努力提高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现状,从源头上保证上信息技术教师的质量,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一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快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才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晖,王庆祥.基于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2011,(1):55-56.
[2]董玉琦等.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周跃良等.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吕军.武汉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信息教研周刊,2012,(4):18-19.
[5]柴艳霞,王健,曾祥民.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其启示[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8,(2).
[6].钱松岭,董晓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基于教师访谈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