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的审美特征分析
2013-04-29费煜琦
摘要 神话题材的动画是中国动画的代表,因为其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为主要题材,同时充满了想象、夸张、神奇等特征,可以说是中国动画中的代表。本文结合多部优秀的中国神话题材动画,就其在造型设计、背景设计、动画音乐、动画情节等方面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动画 神话题材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审美,是指人类通过对客观事物或经历的事件,进行认知、感悟和体验的过程。在这个审美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是视觉审美和听觉审美,换言之,就是说主要依靠眼睛和耳朵。动画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结合的艺术,视觉上的造型、色彩、场景等,和听觉上的台词、音乐等一起,给人们特别是儿童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而中国神话题材的动画,因为其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呈现出了一种其他动画艺术所不具备的美感特征。
一 中国神话题材动画中的人物造型美
动画中的人物,就相当于影视作品中的演员,这将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成败,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基础。中国神话题材动画在人物造型上,突出体现了一种装饰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在人物造型上,习惯于向中传统的民间绘画、剪纸、壁画等艺术中寻找素材,然后对其加工再创作,在获得良好人物造型的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印记。在具体的造型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种是借鉴京剧脸谱的造型。京剧被誉为是国粹,其在人物造型方面有着自己特有的程式和色彩,特别是在脸谱上,不同的脸谱造型代表着不同的性质和性格,被誉为是“心灵的画面”。中国动画中最优秀的代表《大闹天宫》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人物造型上,对京剧脸谱进行了大量的借鉴,着力刻画了一种神似大于形似的人物形象,同时赋予人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如主人公孙悟空,是红色脸谱,红色脸谱在京剧中意为忠厚和正义,同时富于斗争。而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玉皇大帝,他是一张白胖的脸庞,脸颊处还有两团脂粉,这是京剧中丑角的脸谱色彩,将玉皇大帝那种狡诈和虚荣的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第二种是借鉴壁画中的造型。中国的壁画艺术十分丰富多彩,且多为一些想象性的内容,以描写神的形象和神的活动为主,这和神话题材动画其实是同宗的,所以对壁画造型的借鉴也是理所当然的。例如,《九色鹿》中,九色鹿的造型,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王本生》,壁画中的白色仙鹿,有着修长的脖颈和腹部,特别是腿部,没有关节且十分细长,这原本是不符合生理规律的,但是从其细长的腿部可以看出,创作者意在表现白鹿这种飘逸和灵动的姿态。而动画片的九色鹿,就照搬了这种造型,将九色鹿那种轻快和轻盈的身姿体现得淋漓尽致。《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也借鉴了壁画,片中孙悟空,在头部、躯干部和腿部,都有一种反扭曲的特征,忽视了人体构造的基本比例,这根壁画中的人物造型是一致的,意在突出一种力量和飞腾的感觉。而且中国壁画中经常有飞天神女的形象出现,她们之所以能够飞天,就是因为自己身上有若干条绸带,这就是她们飞翔的翅膀,只需要彩练轻舒,就可以直上九天。对此,神话题材动画也进行了充分的借鉴。无论是《大闹天宫》中的仙子,还是《宝莲灯》中三圣母,她们在造型设计上都配了飘带,随风飞舞,既美妙又神奇。
第三种是借鉴剪纸艺术的造型。剪纸艺术也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艺术,其造型夸张,线条复杂,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装饰性效果。如民族经典动画《葫芦兄弟》中,就借鉴了剪纸中的造型。将原来硬、直的剪纸轮廓加入了一层毛边,使得人物造型突出的同时还有一种虚实相生感觉。画面中的葫芦娃有着一双夸张的大眼睛和浑圆的身体,同时因为剪纸造型的借鉴,使得浑圆的造型不但没有笨拙之感,反而给人以顿挫有力的感觉,特别是头上那个剪纸造型的葫芦,使整个形象传神而又独特。
二 中国神话题材动画中的背景设计美
动画的背景设计,是指根据故事的情节和人物造型要求,给每一个镜头提供的场景。动画背景和动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没有动画,就没有动画背景,同样,有了动画,也必须要有动画背景,两者需要有机统一,才能达到和谐的效果。中国神话题材的动画,因为要配合内容表达的需要,所以在背景设计中,着力追求着一种飘渺含蓄和虛实相生的写意美,而写意是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中重要的美学追求,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风格。按照背景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将这种写意性背景设计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二维设计阶段。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早期的动画背景设计都是二维的,主要借鉴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来达到这种写意的效果。如《哪吒闹海》中,背景中山石的描绘,就采用了中国画中常用的“皴法”,这是中国画中用来表现山石纹理的一种常用手法,既能够体现出山石磅礴的气势,又能够对其表现进行细致的描摹,可谓是粗细结合的典范。同时,山石上空的云彩,直接用一种大气的笔调挥舞了两笔,更像是两条飘逸的彩带,和阴暗的山石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旷达悠远的意境。除了对中国画创作方式的借鉴,中国神话题材动画还经常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用空白营造出一种无限的意境美感。如《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前去蟠桃园,天宫中是美轮美奂的,但是创作者却没有对这种华贵和绚丽进行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云彩的移动,让天宫中的建筑物处于一种虚实之间,不但表达出了意境,而且还引发了观众的想象,可谓是“笔不周而意周”。
其次,是三维设计阶段。动画进入三维设计时期之后,虽然在技术条件上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中国神话题材动画还是延续了之前的传统,为了表现神话的想象性和神奇性的意境,仍然努力追求一种虚实相间的写意美。如《马兰花》中,影片一开始,就运用了俯拍和移动的镜头,描绘出了云雾缭绕、郁郁葱葱的马兰山,既像是写实,又像是写意,呈现出了一种超现实的意味。《妈祖》中,有一个墨娘在山上修炼的场景,整个背景是一片蓝天,有几片白云点缀其中,远处是若隐若现高耸的山峰,营造出了一个真实的仙境,和主人公的身份和行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以看出,早期的二维背景设计,都是一些美术工作者手工绘制的,其中包含着他们的个人智慧和审美追求。后来的三维背景设计,都是电脑制作,使得各种画面元素更为逼真。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无论是手工绘制还是电脑制作,两者都体现出了一种写意美的追求。
三 中国神话题材动画色彩表现美
中国神话题材动画,在色彩使用上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追求,表现为和中国传统的色彩使用规律和含义相契合。这在人物色彩的使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是正面人物的刻画。动画中正面人物的色彩,主要采用黄色和红色,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中,素有“喜红贵黄”的特点。红色有着多重含义,如喜庆、热闹、勇敢、坚强等,被视为大吉大利的色彩。例如《渔童》中,主人公渔童本是鱼盆中的神话人物,片中是一个穿着红肚兜的造型,意在她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希望,是一种大吉大利的象征。《宝莲灯》中的沉香,也是穿着红肚兜,象征着他的勇敢和坚强。所以,刻画那些正面的、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希望的人物角色时,红色成为了必选的颜色。又如,在表现一些威严、高贵和华丽的人物或场景时,又经常使用黄色,因为在传统的色彩观中,黄色是帝王的专用色,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耀。例如《大闹天空》中,孙悟空的脸庞中就有黄色,显示出孙悟空的权势地位和威武非凡以及他身上所带有的热情、勇敢等性格。
其次是反面人物的刻画。中国神话题材影片在反面人物的刻画时,经常使用一些青色和黑色,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中,青色是魔鬼的颜色,黑色则象征着恐怖、绝望和悲哀。例如《哪吒闹海》中,龙王的造型就是用了青色,同时龙王的造型十分瘦削,刻画出了龙王那种虚伪和冷酷。《天书奇谭》中,那只老狐狸身着了一身灰色的道袍,狐狸本身就是一种狡猾和奸诈的动物,配以其黑色的服饰,可谓是恰如其分。
再次是一些神灵人物的刻画。神话题材中,自然少不了神灵的存在,而对于这些神灵的刻画,多是以白色为主的。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中,白色象征着光明、纯洁、清正等,给人一种平静和安详的感觉。《麋鹿王》中的麋鹿公主,顶一头白发,充满了灵气。《美猴王》中的玉兔,身着一身白衣在空中飞舞。而《九色鹿》中的鹿神,全身雪白,给人以洁白无瑕的感觉。而《天书奇谭》中的袁公,也是一袭白袍,有一种气派的仙风道骨之感。让人一眼望去,就能够获得一种清正和信任的感觉。
四 中国神话题材动画音乐情感美
动画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优秀的动画片自然离不开音乐的有力配合,音乐不但能够塑造人物形象,同时还能烘托气氛,深化主题,为影片平添几分灵气,是动画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早期的神话题材的作品。当时的动画片中,还没有主题曲这种形式,所以说音乐之美,更多的体现在背景配乐上,特别是在配乐中,经常使用一些民族乐器,呈现出了一种浓郁的民族特色。如《大闹天宫》中,有一段打斗的戏十分精彩,当孙悟空和十万天兵天将角力的时候,采用了京剧中打斗场景的配乐。特别是锣鼓的使用,仿佛将双方的一招一式都笼罩在了一个音乐的范围内,营造出了一种紧张和激烈的氛围,这种强烈的节奏感,将人们高昂的情绪充分调动了起来。又如《神笔马良》中,一开篇首先入耳的是一段舒缓而优美的短笛声,随后一幅秀麗的山村美景就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而《水鹿》中,大量使用了扬琴、二胡等民间乐器,传达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哪吒闹海》中,更是使用了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编钟,当龙宫的美景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浑厚的编钟声音适时的想起,营造出一种神秘和大气的氛围。
其次是后期的动画音乐。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后期的神话题材动画不但在背景音乐上更为多样和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主题曲,成为影片的另一个亮点之所在。例如《渔童》中的一支插曲,就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当渔童挥动着鱼竿变出珍珠的时候,想起了这首歌:“清水清水静一静,金鱼金鱼定一定。”押韵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加上又清脆稚嫩的童声唱出,让人禁不住感受到一种童趣和快乐。又如《葫芦兄弟》的主题曲:“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歌词简单明了,旋律朗朗上口,容易学唱,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另外,还有一些作品的主题曲,更是对整部作品中心思想的凝结和提炼,唱出了对正义、幸福、美好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体现出了一种勇敢、乐观、永不服输的精神。例如《马兰花》的主题曲中唱到:“春来了,大地也醒了,幸福伴着汗水来了,春来了,一片繁华。”歌词本身就十分具有哲理,而且和作品本身的主题十分契合,给人留下了深刻和难忘的印象。
综上所述,21世纪的文化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种鲜明的多元化特征,动画作为文化艺术中的一种,自然也不例外。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体现出本国动画的鲜明特色,是一个首要思考的问题。正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彰显出民族特色,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中国神话题材,因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无疑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最佳代表,在新时期的今天,理应得到格外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旨在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神话题材动画,有更多的研究者和创作者关注中国神话题材动画,为其在新时期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祁峰、张永红:《中西动画艺术风格之比较》,《艺术探索》,2009年第3期。
[2] 陶雯:《中外影视动画民族艺术风格比较》,《电影评介》,2009年第5期。
[3]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 田磊:《中外影视动画民族艺术风格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 蔡文林:《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作者简介:费煜琦,女,1982—,四川广安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工作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