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民族艺术精神探源
2016-06-30马震
马震
【摘 要】中国动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近一个世纪以前,并且在其发展初期产生过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但自从上世纪末国内动画行业受到国外动画的强烈冲击,在发展态势和作品数量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动画行业作为一个市场潜力巨大的传统行业其发展态势和水准必将深刻影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因此探究今非昔比的深层次原因成为我们赶超国外行业的必经之路。本文试图以中国动画的民族艺术精神为切入点,从分析国内动画中的民族特征入手,总结出动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根基在于其民族性。其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对中国动画民族艺术精神的探究和分析,从中寻求中国动画重振往日雄风的方法和动力。 【关键词】中国动画;民族精神;传承;革新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71-02一、“中国学派”成就的取得早在二十世纪前期,万氏兄弟就凭借其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创造出了被认为是国内最早的动画影片,尽管其用途是商业广告,但影片已经初步具备了作为动画电影所应具备的技术条件,并且在作品的审美样式和风格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作品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大量借鉴诸如皮影戏等传统艺术门类的典型元素,可见作者当时在新技术和传统艺术的融合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建国以后,中国动画行业在彰显民族特色的道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分别在二十世纪中期和后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民族动画艺术精品之作。典型做法是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艺术与现代动画相互结合,无论是在表现媒介和方式上,还是在对于传统民族艺术精神追求意境的审美理想上,都实现了近乎完美的尝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从《骄傲的将军》到《大闹天宫》,再到《三个和尚》等等一系列经典动画作品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貌,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学派”。二、民族艺术精神对中国动画的影响首先,丰富的古典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成为中国动画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动画片《大闹天宫》就取材于古典文学作品《西游记》,正是这部带有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和丰富幻想色彩的文学作品给《大闹天宫》提供了丰满的故事内容、充沛的艺术灵感和足够的创作养分。其次,传统艺术形象和图案也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中运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造型模式成功塑造了数量众多的故事人物形象,其间既有工笔院体绘画风格的借鉴,又有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人物形象处理方法的影响,并以此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绘画与装饰艺术风格。该作品在场景处理方面着重突出传统艺术对于意境的追求,并且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形式语言,最终创造出了极富创新意识又饱含传统因素的动画风貌。在色彩运用方面该片采用了符合传统审美习惯的红色绿色及蓝色,加上墨线的勾勒,体现了传统人物绘画独有的造型手段,也因此具备了明显的民族风貌。通过以上的分析与阐述可以看出国内早期动画艺术的创作者们在吸收与借鉴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方面所作的努力,他们不仅在传统古典文学作品中获取题材与内容的养分,而且在表现媒介及手法上广泛运用富有深刻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尽管这些艺术形式来自不同的传统艺术门类,在表现语言和审美观念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都源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体系之中,都根植于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集中地体现了艺术发展的自律性特征以及传承与创造的辩证关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作品中纷繁复杂的表现语言相互交融不但能够和谐共生,而且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人们对于传统艺术审美理想的深刻体悟,进而获得极富民族艺术精神特质的审美满足。三、中国动画传承民族艺术精神的必要性谈及民族传统艺术精神似乎与现代动画创作相去甚远,其实二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任何文化艺术产业的创作设计都离不开本民族传统的文化理念和审美风格,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精神及思想信仰,最终都将幻化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所以说传统艺术精神是一个民族国家精神力量的凝聚之本。纵观世界各国的动画艺术作品会发现其中无一例外都体现出各自民族精神的影响,如日本动画所彰显出的细腻与严谨;美国动画所体现出的自由与活泼;德国动画所体现出的深刻与缜密;法国动画所体现出的幻想与创新。这些优秀的作品都将各自民族的艺术精神彰显的淋漓尽致、丰富多彩。美国、日韩和欧洲作为当今世界动画行业的三大成熟区域典型代表,已经不仅仅是在突出和强化本国的民族性精神,而是极其注重从民族性精神中汲取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多方面给养,以此作为动画创作的文化根本和持久动力。美国动画在娱乐形式和想象力方面远超其他国家,其中也不乏经典的深刻严肃的题材作品;日韩动画在剧本结构和故事情节上成就非凡,完整严谨和跌宕起伏成为其标志性的符号特征,目的是引发观赏者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某种程度上起到励志和鼓舞人心灵的作用;欧洲动画则更多的体现出理想化的艺术追求,在表现形式的探索上独树一帜,同时也将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与其说作品是在对民族性艺术精神的挖掘与表达,不如说作品是民族艺术精神的自然流露和影响结果。这也是传承民族艺术精神的必要性所在。中国动画创作自一九五零年起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几乎全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完成,在完成了上百部动画片之后不仅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学派,也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中国传统风格面貌的动画创作旗帜。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条件的限制,国内的动画创作开始呈现出缓慢发展的态势甚至是一定程度的倒退,虽然也推出了一系列作品,但与之前相比明显缺少民族艺术精神因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可以说,传承民族艺术精神彰显民族艺术特色是国内动画产业突出困境寻求发展的必经之路。科技的手段使得之前无法实现的视觉效果变成梦幻般的真实,技术等同于艺术的错误理念也一直影响着动画创作的发展,在动画的行业里似乎技术就意味着一切。但其实文化艺术的原创才是动画创作的内在动力和灵魂所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开始限制国内动画艺术的创作,年轻人对于日韩和欧美文化的普遍认同又加剧了本已严重的传统文化精神缺失的状况。想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应该从理顺文化精神与商业观念的关系开始,挖掘民族文化艺术精神,从本土文化中寻找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商业文化的生态关系,进而寻找当代人所能接受的审美和文化境界。四、结语中国动画创作的民族化问题给人们的启示已远远超越了动画产业自身的范畴,假使不从文化传统的层面上去思考和研究中国动画的创作思路,也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动画所面临的困境。民族艺术精神是动画艺术创作的精神资源,动画艺术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就是其自身的灵魂,动画艺术就是通过富于民族特征的表现语言去传达灵魂的产生与发展。在表现形式与思想内容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精神的融入使得动画艺术创作成为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有待重振雄风的中国动画艺术,必定要以民族文化艺术精神为核心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参考文献:[1]肖路编.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李默,马欣凡.动画剧本编写[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杨海明.世界电影百科全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作者简介:马 震,男,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