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教学活动中教师之“导”
2013-04-29王德玉
王德玉
【摘要】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如何“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者——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师如何“导”呢?“导”就要导中出趣,以有需,有得,有新,有疑来引趣。导就要有效,从质疑问难、深入探究、问题情境、学习得法方面引导。 【关键词】引导 有趣 有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76-01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教学活动中互为关联的两方面,二者关系处理得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教”处理得不妥当,势必会对“学”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冲击。与其说是“教”,还不如把它说成“导”更恰当。导是学的手段,学是导的目的。导作用于学,导直接影响学的成效。导是学的保证,学是导的归宿。导要为学而动作,要以护驾的姿态保证学的顺利,促其学“通其窍,畅其流”,确保其导“兴其趣,开其智”,从而使导与学有机结合、协调一致。因此,教学中应着力于导,善导则通,以导诱学,乐学促思,善思达智,启智增能,从而真正达到增加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具体来说“导”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导”中要有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扬振林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智力之母,兴趣是学习的兴奋剂。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注入式学习,不会形成理解的有意义的学习,也不会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情趣,使其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产生学习的愉悦感。
导要以需引趣。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根本的是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对他们有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授尽可能结合实际,使学科内容与兴趣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与现实的关联,对生活的影响,让这方面内容尽其发挥,同时穿插一些联系实际的适用性,甚至是立竿见影的案例,使学生感到知识确实有趣、有效、实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
导要以得引趣。最好的学习动因,莫过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具有内在兴趣。教学中应结合教材,遵循学生知识的客观规律和知识的内在逻辑,精心设计,授之以趣。要善于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凝与思,点燃渴求弄懂学会的智慧火花,使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所得,从而使其从学有所得中提高兴趣。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有一个目标,都有成功的欲望,而一旦取得该活动的成功,往往又能进一步激发对该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从学生的认识和成长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和达到新的更高目标的过程。教师要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一步步地获得成功这一点,对优秀学生来说很重要。由于他们的成功欲望更为强烈,因此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反馈效应也就更加明显。对后进生来说更重要,每获一次成功的喜悦,也更增加一份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而且能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潜力,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使这种兴趣自觉地转化为学习动力。
导要以新引趣。新颖的教学方法,精彩的演示实验,富有悬念的结尾,充满幽默感的比喻等都可以引起学习的直接兴趣。教学中既应注重平稳和谐,也需设法讲究其变化新颖。一般来讲,越新奇越能诱发学习欲望,美感就越强。“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亦然,在平淡中出新奇,正是教师高明之所在。广泛吸取国内外成功的教法,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灵活变通地应用,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优美的语言、恰当的动作以配合挂图、模型、教具、实验、投影、幻灯、录相及电教手段。并经常变换课型,或以自学为重点,或以研讨为突破,或以启发为线索,因时而异,因课而变,各种手段和课型交叉或创新使用,学生会感到节节课新鲜,堂堂课有趣,也就可以在欢愉有趣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增长才干。
导要以疑引趣。“学而不思则罔”。而思多以疑为先导,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无疑—有疑—无疑”,学生在这种思维矛盾运动中,才会启疑促思。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质疑、富于启发,引起学生探新寻胜的兴趣,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啡啡”的状态,激发他们为解开疑点而积极思维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牵强附会地兴趣引导,或频频的兴趣激发,过多则会喧宾夺主,学生会感到远离教学内容而产生逆反心理。故兴趣的引导必须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二、导中要有效。对学生而言,导要有实际的价值,要产生解决问题的效果。导要切实可行可操作,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度,不能泛泛而导,不能笼统而导,不能不着边际地导。导中要有思,导中要有求,导中要有法。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既是思维结果,又往往是再思维的起点,既是导致思维的有效手段,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善于存疑和勇于质疑,要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弄明白誓不休的精神,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要把循规蹈矩、与自己一脉相承的学生视为好学生,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异端邪学”,也要善于发现其中隐藏的闪光点,既肯定又积极引导之,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十分幼稚可笑的问题,也绝不搪塞和嘲讽。在遇到提出没有份量的问题时,教师要有意地设置问题情境,通过提出一些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来激励和启发学生生疑,或使学生产生悟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饱满热情。
引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变换思维角度,诱发学生的探究性,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矛盾,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学习习惯。要指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通过回顾性的形象思维,细致准确地观察等获取探究所需的感性材料,启发、点拔他们,通过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成,尔后探究所发现规律,让学生在启迪思维闸门、拔动思维神经后获得成就感,激起探究的欲望,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引发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向学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提出问题,让问题紧紧抓住学生,产生质疑和求知,调动各个思维器官的协调作用,发挥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在急于探索知识奥妙的情感现象中,以求得超常规的教学效果,教师创设情境很多,诸如悬念情境(巧设机关,引起悬念),质疑情境(激疑引思,诱发思维),设障情境(暗设屏障,巧设圈套)。使学生在教师创设情境中或妙趣横生,或悬念于怀,或处于新旧认识的冲突之中,或徘徊在知与不知的矛盾圈内,从而激其情,奋其志,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引发学生学得得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学大纲中反复强调的,既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及教材的特点使他们悟出规律,进而学得得法。利用教学内容渗透学法,进行学法训练,是最佳最重要的方法。精心指导学生的学法,即要求以教学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使内容、教法、学法构成一个有机的同步体,寓教学之法之中,寓学法于教学内容之中。因此,应向学生介绍阅读的先泛读后精读规律;记忆的重复规律;技能训练的过渡性规律;理解的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能力提高的先快后慢及迁移规律等。为强化学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按学法规律有效、高效学习,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