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炼和培育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3-04-29韩俊香孔庚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工科院校培育

韩俊香 孔庚

【摘要】本文对凝炼和培育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六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工科院校和其他院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有必要在大学精神方面做区分;第二,功利化、市场化的价值导向导致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缺失;第三,完成党和国家历史任务的需要;第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需要;第五,工科院校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第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通过以上分析,旨在更好的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

【关键词】工科院校 大学精神 凝炼 培育 重要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2年度基金项目“新时期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的凝炼与培育研究”(编号:SZ12300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06-01

一、工科院校和其他院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有必要在大学精神方面做区分

对于大学,由于其开设课程和研究领域不同,分为综合类、人文类、理工类、农业类、医学类等不同的大学。大学精神通过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设置、教育机构、人文环境等载体呈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1]不同的学校,由于具有不同的学科设置、办学理念、人文环境,有着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彰显着不同的大学精神。例如作为工科院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和朴实严谨的学风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而作为基础理论研究院校的北京师范大学则形成的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和“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名师。所以,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形成不同的大学精神。在此,有必要对工科院校和其他文科类院校、农业类院校等的大学精神做区分。

二、功利化、市场化的价值导向导致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缺失

功利化、市场化的价值导向导致我国大学精神普遍缺失。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精神如何传承和形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以市场为手段调节社会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将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校园环境导向市场化了。大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在市场调节的范围之内,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人才培养机制也要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完成,因为学校除了具有育人的功能之外,还有培养具有某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大学要面向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但作为办学理念、校园环境等承载大学精神的载体不能被市场化,即不能形成功利化、市场化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如果大学精神也被市场化,那么,大学就不能够成为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具有功利化色彩。然而,大部分工科院校在按市场的要求进行学科设置和培养方案的研讨和制定等活动的同时,也将大学精神功利化、市场化了,工科院校大学精神普遍缺失。重新凝炼和培育大学精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完成党和国家历史任务的需要

我国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的战略选择。学校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人才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而大学精神是人才培养的灵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实现党和国家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而职业教育院校的性质正是工科院校。鉴于此,对于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的凝炼和培育非常重要。

大学的兴起带来的是大国崛起。回顾过去的一千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哪里有第一流的大学兴起,不用多长时间,这所大学所在的国家就会变成世界上领先的国家。公元1100年左右,在意大利半岛上有了近代最早的大学,很快意大利成了文艺复兴的基地,最早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兴起于意大利半岛。到19世纪,当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在德国兴起的时候,德国很快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当欧洲现代大学的理念传到美国,美国办起了哈佛、耶鲁、麻省后成为整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的兴起带来大国的崛起。[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工科院校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也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抓好重要发展机遇期,凝炼和培育大学精神促进工科院校的发展,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需要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作为民族历史的凝聚,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现实存在的必然依据,也是一个民族实现发展的必然依据。“只有这种具体的精神,推动那个民族一切的行动和方向”。[3]而难以脱离民族性的大学精神……往往要在民族精神已经凝聚的基础上加以凝聚。[4]因此,凝炼和培育工科院校的大学精神,能够很好地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时代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全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离不开时代精神的引领。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和倡导者。然而当下工科院校师生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精神世界空虚、学术氛围越来越淡使得大学没有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精神。每种事物的发展都是时代的产物。新世纪新阶段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的凝炼和培育有利于突出大学的时代特色,弘扬时代精神。

五、工科院校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现在增加到了2979万人。大学生在校人数激增、学校规模扩大,使得工科院校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此时工科院校大学自身如何健康、科学地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继承优秀的传统大学精神和吸收国外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大学发展规律,形成新时期工科院校大学精神是工科院校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

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我国当前的大学教育中,政府在学校设置、校长任命、招生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毕业证书发放等方面有较大力度的参与和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学校应该坚持和争取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政府对学校教育应该实现有限度的参与和管理,尤其在学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的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及学业评价等方面。[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修正,高等教育体制历经多次变革,但这种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高等学校始终作为政府的附属单位而存在。[6]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工科院校,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去行政化,才能凝炼和培育出彰显大学本色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4]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9,52.

[2]庞晋伟.崇善的大学[D].南京:东南大学,2006:12.

[3]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72.

[5]杜方敏.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2(6),44.

[6]刘守勇.当代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原因探析[J].天中学刊,2009(4),129.

作者简介:

韩俊香(1979-),女,河北沧州人,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孔庚(1980-12-21),女,汉族,河北高碑店人,讲师, 硕士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工科院校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提炼大学精神内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