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2013-04-16王玉香
王玉香
【摘 要】创新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加强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训练,达到创新能力、建立创新意识的目的。学校的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创新素质为主,内容主要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旧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手段、途径,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 创新精神 设置障碍
开展创新教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七点。
一 正确认识小学思想品德课在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一个人成才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思想品德课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力、自信心、控制情绪、处事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能够发现并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开展创造性教学
作为一个创造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把握和处理教材,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主意和构思,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还要乐于从事创造活动,让学生的头脑敏捷,使其具备清晰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观察力、精细的思维力和精深的创新能力。教师只有成为能够发现并不断开发自身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发现并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三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心情舒畅没有压抑感,才能思维自由奔放,展开想象的翅膀。创新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思想,树立创新教学观,而且要求教师把创新教学观落实到学科教学实践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引思探究法、发现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活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各种教具、学具、现代教学设备等,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究、研究,并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性思维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
四 尊重学生因势力导,不搞强迫性教育
在为学生创设外界教育条件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独立发展的特性,要从学生内心的需要出发,不能强迫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对他们在认识世界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情绪、兴趣等予以重视,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潜力与才能。在这方面要尽量把握好三点:一要注意家庭教育的民主气氛,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二是注意发展孩子的求知欲望;三是坚持正面教育,凡事以鼓励为主,鼓励孩子积极向上。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儿童充分发挥思考、想象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去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认识外界事物的积极性。
五 多参与,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儿童的性格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品质也在活动中有所表现。因此,经常让孩子参加一些活动是培养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这里应着重抓好两个环节:一要注意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使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发展教育的主导作用。二要注意及时引导。对于儿童在活动初期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显露出的性格弱点,要注意及时加以指导,帮助儿童认识什么是美好的事物,什么是丑恶的事物,使孩子养成与人为善的良好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特性。
六 设置障碍,适度进行挫折教育
现实社会中既有鲜花也有荆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从小就应让孩子树立起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具体实施挫折教育中,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小逆境,让他们吃苦头,碰碰钉子,使他们在困境中动脑筋,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二是坚持摆事实、讲道理,适当地进行全面教育。帮助他们冷静分析遇到的问题,果断地处理问题,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的顽强精神,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品质。
七 细心观察,细处着手,点点滴滴抓养成
所谓细处着手,就是要一点一点地加以纠正,千万不要因孩子小、不懂事,而放松教育。教育的办法可以是讲清道理,积极引导,不可胡乱指责,粗爆训斥,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也可以做出榜样,让孩子模仿。俗话说,“谁带的孩子象谁”,就是讲的榜样的力量。做好样子的教育办法,适合儿童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一般说来,效果较好。此外,还要注意分析儿童心理的个体差异,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克服了自身心理缺陷的孩子,个性心理品质才会更加完美。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教师应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智力价值,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素质、德才兼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