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家长在聋儿社交恐惧心理形成中的作用及对策

2013-04-11蒋春阳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聋儿恐惧心理社交

蒋春阳

(山东省临沂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山东临沂 276023)

社交恐惧心理是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具有的一种正常心理体验,但社交恐惧有时会表现得较为严重和持久,并伴有像恐慌、呆立不动、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儿童的心理问题。具有社交恐惧心理的儿童在交往时有明显的表达困难和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并伴有情绪的不稳定等。[1]经过几年的教学观察,笔者发现社交恐惧现象在聋儿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听力语言障碍,聋儿在社会性交往时往往会碰壁而引起胆怯、退缩、消极等社交恐惧问题。上述种种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聋儿的一生,对社交恐惧心理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是十分有意义的,结合聋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笔者从影响其社会性发展的家庭因素入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一、聋儿社交恐惧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

聋儿社交恐惧心理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由于聋儿自身的年龄及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决定了其对家庭的依赖性比较大。因此,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

(一)家长自身的素质

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素质相对也不同,对聋儿采用的教育方式也就不同。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考虑的层面比较高,他们不但能采用有趣的方法调动聋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且还善于思考如何做才能使聋儿的身心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这样的家长对孩子比较有耐心,在自然的状态下聋儿就对学习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顺利地就掌握了有声语言,交往时也表现得既活泼又大方,社交恐惧现象在这类聋儿身上表现较少。

笔者就曾经历过这样一位聋儿的母亲,她是一名中学教师,现在她的孩子已经顺利地升入小学三年级随班就读,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也极为优秀,与同学们相处得也很融洽,令正常孩子都非常羡慕,为此她付出了很多。据介绍,无论是在语训机构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还是上了小学,她都没有因为学习打骂过孩子,孩子在正常的状态下健康成长。语言康复没有遇到困难,社会性发展也比较顺利,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二)家长的心理状态

聋儿被确诊以后,家长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心态却呈现出面面观。有的对孩子感到内疚、有负罪感,不能面对现实,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中,抚养中对孩子过分溺爱,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了固执、任性、霸道、暴躁、自私等社交恐惧心理;有的埋怨不休,把怨气撒到孩子身上,让弱小的心灵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使孩子形成了胆小、怯懦的社交恐惧心理;还有的急于求成,期望值过高,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于是产生了焦虑情绪,对孩子失去了耐心,继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孩子,使孩子对一切产生了恐惧。

上述家长的心态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教育方式使孩子失去了交往的机会,逐渐养成了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遇事总是无所适从、害怕见外人的习惯,可以说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从主观上限制了聋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并间接造成了社交恐惧心理问题。

(三)家长的教养方式

家长的素质决定了其在辅导孩子时所采取的方法,家长的心态决定了对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孩子耳聋以后家长所采取到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溺爱型

溺爱型教育方式是指家长经常对孩子做出妥协和让步,较少利用权威控制儿童,对孩子的要求较少,主张孩子进行自我管理。该类家长在教养时总是充满温情和接受,在生活中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律包办代替,舍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迁就孩子的各种不合理要求。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固执、过分依赖、独立性差等不良行为和不健康心理。对聋儿的溺爱在家长中普遍存在,表现在生活上就更加骄纵溺爱,这无形之中给聋儿身心的正常发展设置了阻碍,溺爱是引起聋儿社交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2.忽视型

忽视型教育方式是指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反应采用漠视的态度对待,他们不指导孩子的行为,也不支持孩子的兴趣。该类家长在教养时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视而不见、放任不管、听之任之。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小而且又听不见,管教也没有用。这种漠视的态度和消极的方式使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不良行为习惯,给后天的言语康复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并且也进一步加剧了聋儿的自我中心倾向,家长的冷漠与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聋儿的社会性发展,并最终导致聋儿社交恐惧心理地产生。

3.专制型

专制型教育方式是指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要求严格,孩子必须无条件地顺从,家长的权威地位不容任何质疑和挑战。该类家长在教养时给予的奖励和表扬较少,在语训初期聋儿的发展能取得较快的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自主性变差,依赖性增强。他们对父母的要求只是无条件地服从,缺乏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加之正面鼓励较少,逐渐地孩子丧失了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家长越是专制孩子越是懦弱,相关研究也进一步证实,父母的专制力与儿童的恐惧性呈现很大的正相关。

4.权威型

权威型教育方式是指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要求和一致的反应,主张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该类家长在教养时尊重孩子,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他们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的估计并能提出适宜的要求,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探索、玩耍的机会并能给予必要的帮助,及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这些都能使孩子经常性的获得成功经验来更好地帮助语言康复训练,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也能采用合理的方式来指正。这种和谐的教养方式势必促进聋儿的语言和行为良性发展。

二、消除聋儿社交恐惧心理的策略

总体而言,个体通常所惧怕的不会对自身造成影响或伤害,而社交恐惧心理本身却限制了个体的动机与行为,阻碍个体的成长与进步。因此,调节社交恐惧心理、降低恐惧对聋儿身心的消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解了聋儿恐惧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后,结合对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调节策略:

(一)外部因素——从提升家长综合素质入手

1.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升家长知识水平

临沂市康复中心通过举办每月一次的家长培训班及不定期的家长信函和电话咨询业务较大幅度地提升了聋儿家长的知识水平,通过开展有关聋儿生理心理知识、语言建立知识、聋儿交往技巧和方法等公益讲座,提高了广大聋儿家长的整体素质,为后期聋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听力语言的康复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2.积极建立家校互联机制,形成双方教育合力

教师与家长定期联系,相互交流。并根据每个聋儿的不同状况制定详细的个训实施方案。鼓励并指导家长多看有关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同龄正常孩子应该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习语言时多采用适合聋儿特点的鼓励法和游戏法,遵循语言形成的自然规律。相信家长怀着爱心、耐心和恒心,定会创造奇迹,消除聋儿的社交恐惧。

3.努力调整心理预期,耐心对待聋儿的失误

聋儿能否将习得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来,还取决于他们是否已具有相关的技能,在第一次尝试时,观念极少能被准确无误的转化为行动,若要与榜样行为精确匹配,通常需要多次调整并不断尝试。[2]因此,家长应正确对待聋儿行为上所出现的失误,通常情况下聋儿行为出现错误不是有意的,只是没有掌握行为的技能。这时一味的批评于事无补,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给予孩子再次尝试的机会。

(二)内部因素——从培养聋儿优秀品质入手

1.培养聋儿的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培养聋儿自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聋儿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多加关注,无论任何时候,不管孩子的行为多么不尽如人意,家长都要先给予肯定,以鼓励表扬的方式为主,使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孩子摒弃社交恐惧心理的第一步。

2.发展聋儿的语言能力

课堂内的各种活动、师生间及孩子间的交往,都建立在语言基础上,提高语言能力是促进聋儿社会性发展和消除社交恐惧心理的必要条件。语言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社会交往主要靠语言,语言表达主要靠说话,语言理解主要靠听话,发展聋儿的语言要从培养看话技巧和说话技能两个方面入手。

3.锻炼聋儿良好的个性

聋儿良好个性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及教师对他们的态度。预防和改变聋儿消极个性特点的关键,在于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环境中聋儿并不会将其学到的每一种社交行为都表现出来,通常是那些受到鼓励和表扬的行为会更多的表现出来。榜样行为的后果以及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都会强化榜样行为的学习。[3]通过不断强化,聋儿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良好的个性特征。这些都对聋儿的社交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聋儿的社交恐惧心理有其特殊性,一些聋儿对社会存在着戒备心理。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包容、理解、关爱的家庭环境,让聋儿切身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和爱护;其次要学会观察,运用聋儿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方式与其进行交流;再次还要充分理解聋儿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同时还要认识到聋孩子同正常儿童有着一样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最后是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以顽强的毅力、极大的耐心投入到聋儿的每一天教育中来,同聋儿康复工作者、学校教师密切配合起来,共同担负起聋儿教育这一项艰巨的任务,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使之早日康复,回归主流社会。

[1]汪道之.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80-185.

[2]高新平.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儿童教育的现实意义[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33-34.

[3]王段霞,陈溪,刘艳春等.观察学习理论对听障儿童常规教育的启示[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1(1):50-52.

猜你喜欢

聋儿恐惧心理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无声之歌 生命之舞——浅谈聋儿芭蕾舞教学
携手聋儿 奉献爱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