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高专类实践课程教育方略探索
——以环境类课程为例
2013-04-11朱睿刘艳霖
朱睿,刘艳霖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高专类实践课程教育方略探索
——以环境类课程为例
朱睿,刘艳霖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本文从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架构与制度,实验教学的企业能动性,建立生产性实训过程+毕业论文的培养模式,创建校内实训环境与实训教学车间,全方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高专环境类实践课程教育方略,并在探索的过程上形成工作思路和经验。
校企合作 ;实践课程 ;企业能动性 ;毕业论文 ;生产实训 ;双师型
自教育部2002年16号文件提出“职业教育要开展校企合作”[1]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实施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开展如火如荼。各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共同开发订单式、实习基地式、共享资源式、工学结合式、顶岗实习式等多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3],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单一,学生的实践课程多为模仿性操作,化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沦为以验证性操作为主,学生被动式教学;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校缺乏长远规划,盲目迎合企业需求、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机制不合理,对学生疏于管理,企业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只注重让学生做工,而忽略学生的学习真谛[4],这些因素降低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效率。如何借助“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自建设以来,在“工学结合”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同时也积极修炼“校企合作”这个“外功”,充分加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力度,提高实践教学比例,以“围绕产业结构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使人才培养贴近市场需求”为主旨,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环境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探索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工作思路。
1 成立环境类课程“校企合作”委员会,创建“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
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流于阶段性考核而建立的关系,在合作中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必须建立持久有效的合作机制。可在省市相关部门的牵头下,学院与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5]。委员会采取会员制,由各合作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专任教师组成,会员单位之间在解决企业用工、员工培训、学生就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建设中创建合作机制,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制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职业技能目标、职业道德标准、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等方面的用人标准[6],切实做好环境类实践课程建设的指导工作;创建适合“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加大鼓励性政策的建设力度。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生产实训管理、顶岗实习等制度,有利于规范的校企合作双方的职责,保障合作的长期有效[7]。“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每个会员,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的教师,都应当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在科研立项与职称晋升方面,应适当向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践课程教研项目,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服务的教师倾斜。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考核制度,在教学改革中,注重企业的信息反馈,关注企业的用人所需,为企业献计献策,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科研难题。
2 在实验教学中重视企业的能动参与
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不擅长抽象思维和演绎式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也提倡体验式教学手段。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老师须以教练员的身份引导学生,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体验知识学习的乐趣。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计应当注重校企合作组织实验过程,共同建设体验式教学环境,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模拟企业的技术服务行为,使学生在校企合作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其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借鉴德国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教学内容[8],组织实验方案策划、实验方法讨论、实验技能竞赛等形式来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结合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可联合企业开发持续应用的网络学习课程,打造环境类课程学习的资源库。利用网络平台,学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有目的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企业技师可以脱离课堂与师生进行交流,解答生活生产中一些实用性问题,共同探究现代环境检测实验技术。
3 建立生产性实训过程+毕业论文的培养模式
毕业论文作为大学生学习总体性的考察,占据非常重的分量,一些高职院校往往采取校内老师指导,学生放羊式完成的培养模式,实验形式千篇一律,难以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另外一方面,环境类专业高职院校,往往实验室建设力度不足,难以同时满足所有学生同时开展毕业论文实验。建立“生产实训——毕业论文”一条龙的实训模式[9],将生产实训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将生产实践与毕业选题结合起来,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选择命题,结合自己的实验技能完成毕业论文,并由校内专家与企业工程师组建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工作[6]。这样,学生不仅对过往学习的知识温故知新,提升专业综合素质,而且在毕业论文过程中获取实践经验,锻炼职业技能,实现对口就业的无缝对接,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必将广受青睐。
4 在生产实训环节构建教学车间,创建校内实训环境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企业进行的生产实训行为,大多为参与生产与服务的生产性工作,学生完成企业委派的任务后,没有后续的教育行动,缺乏完整的实践教育规划。在生产实训环节,设置校内教学车间,教育演示区等,利用生产间隙安排教学,可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的有效统一[7]。学生在实训中以企业提供的生产或技术服务任务为出发点,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参与指导,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成绩、验收产品及发放薪酬,可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生产化;在大多数环境类的职业院校,环境质量检测的模拟实训系统可通过购买而组建,但在环境治理等技术服务环节很难真实模拟,必须依靠实训基地的建设弥补。应大胆创新、“引厂入校”[14],积极寻找企业的合作洽谈,秉承互惠互利的原则,采取学校出地,企业投资金、投设备建实验室的做法,创建充足的学生实训岗位。“引厂入校”,学校和企业共建、共管、共享实践教学平台,可为指导实训的教师带来教学便捷,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同时也解决部分企业用地紧张,员工招聘可就地取材,当场培训,大大节约企业的用人成本。
5 全方位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
“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目标和途径,主要依靠建立健全专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培养方式和考核机制[17]。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好新入职教师去企业锻炼的思想和组织工作,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真正得以实现。另外一方面,学校还要多维度的考察教师在企学习的成果,塑造“双师型”教师的全面性。相比其他专业,环境类课程的教师往往是听课考试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及安排到科研部门进行交流与学习,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机会较少,更何况是在市场环境下完成技术服务工作。因此,在“双师型”环境类教师培养中,不仅要在企业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和实践中派遣老师学习交流,还须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下点“筹码”,安排专业教师到销售、市场和人力资源部门“转一转”,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形成完善统一的知识体系。二级学院还可以联合学校主管就业创业的部门,组织环境类课程的教师去参与职业规划、创业大赛等学生活动,另辟蹊径创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师生相互学习探讨,共同进步。
环境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包括国家层面有关“校企合作”相关法律的制定,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督查与考核等,都牵涉到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进度。环境类课程须从自身进行不断的改革探索,从“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寻求更多的实践教学方略,为塑造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素质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 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 陈德清. 试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内容及其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95-96.
[4] 王宗泽.校企合作中的认识误区实践偏差及有效途径探讨[J].职业与教育,2010,(9):66-67.
[5] 刘勇,段保才.以企业校区为主体探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9):47-49.
[6] 陈亮.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泸职院液气压课程为例[J].科技教育,2010,(27):187-188.
[7] 刘庆华,黄朝川,王傲冰.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133-135.
[8] 车娟.德国学习领域改革对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启示[J].科技资讯,2010,(25):245.
[9] 陈勇,曹万强,王文峰等. “实习-毕设-就业”一条龙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177
[10] 朱珍,陈章,王军.工科毕业设计选题原则、类型及方法[J].高教论坛,2004,(3):62-63.
[11] 贺小凤.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34-36.
[12] 熊超英.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4):69-70.
[13] 向大顺.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运作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63-165.
[14] 陈世民.校企合作之我见——以秦皇岛市高级技工学校为例[J].职业与教育,2010,(9):63.
[15] 焦峰.论以校企联合式课程促进成人教育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33-34.
[16] 张琼,郭德怀.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J].继续教育研 究,2010,(9):72-73.
[17] 程云燕.校企互利双赢共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J].教育与职业,2010,(27):53-55.
[18] 陈联.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观[J].大学教育科学,2006,(4):29-32.
[19] 刘凤云.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0):28-30.
[20] 王本轶,潘毅.基于教育服务的校企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践——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9-11.
[21] 韦林洪,葛洪,吕玉珍.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的探索.职业技术教育,2010,(29):19-21.
[22] 王冬.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四个转变.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01-102.
[23] 钟增胜,许江.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59-160.
[24] 蒋丽芬,许宁.高职化工专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154-155.
[25] 方向阳,丁金珠.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动机的冲突与治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0,(9):85-87.
Educational strategy for hands-on curriculum in light of school-business partnership
ZHU Rui, LIU Yanlin
(School of Traffic and Environment,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 R. China)
This paper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educational strategy for hands-on curriculum of the junior college in light of the “school-business partnership” model. Specifically, the exploration was made from five aspects,that is,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establishment of the school-business partnership, the role a business plays in the hands-on curriculum, educational model of the hands-on process plus diploma, providing campus-on internship fercilities,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double practitioner” faculty. Positive experiences are expected through the process.
school-business partnership; hands-on curriculum; business' initiative thesis; production practice; double-practitioner type
G712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2-6332(2013)04-0047-04
1672-6332(2013)04-0047-04
【责任编辑:羊玲】
2013-10-24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五批教研项目
朱睿(1982-),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E-mail:2546683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