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髓填精法在中医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3-03-31李巧莹张静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髓海脑髓中风病

于 兰,李巧莹,张静术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脑病科,长春 130021)

《灵枢·海论》谓:“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说明脑是诸髓之海,脑髓是脑功能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肾生骨髓”,脑髓首先来源于肾精,并依赖肾精的濡养,脑髓亦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方能发挥其对生命活动的调控。脑髓,借气血津液精髓以行,借气血津液精髓以养[1]。脑病病机,不外风、火、痰、虚、瘀、毒邪等,而以精髓不足为其病机根本,故益髓填精法在中医治疗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中风一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发病早期应当先以祛邪为主,到后期,证候逐渐由实转虚,是本虚标实而侧重在本虚,上盛下虚而侧重在下虚。中风病多见于老年人,因年老肾虚精亏,脑髓失养,或肾阴不足,且久病体虚,精气自衰。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不语,头晕目眩,腰酸耳鸣,手足心热,心烦失眠,舌质红绛少苔脉细。肝肾精血亏虚,脑髓失养贯穿中风病的整个病理过程,而后遗症期尤为突出。其病机关键为肝肾阴亏,脑髓失养,是中风病发病的基础,在中风病急性期,任由风火痰瘀肆虐,精血号上,脑髓更虚,至恢复期标实渐去,本虚之象渐现,俟后遗症期肝肾阴亏之像更甚。正如《明医杂著》所云“然在于体者,肝肾所居之地,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精血枯槁,不能滋养,故筋骨偏废而不用也”“如树木一枝,津液不利,则此枝枯槁,被风所害。由此观之,实因肝肾二经精血枯槁之所致也”。《冯氏锦囊秘录·卷一》所述:“中风一症,多由肝阴不足,肾水有亏,虚火上乘,无故卒倒,筋骨无养,偏枯不遂,故滋肾养肝,治本之至要”。所以治疗上应以填精益髓为法,更适用于中风病后遗症者。从临床上看,老年中风患者大多合并有脑萎缩,故补肾填精益髓之药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流循环及增强脑营养,且可长期服用,并能防止复发[2]。代表方剂为地黄饮子及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加减。

2 在痴呆证中的应用

痴呆一病,其病位在脑,且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因多与老年肾亏,或久病耗损,肾精亏虚,或痰浊阻滞,气血运行不利有关,本病乃为虚实夹杂之证,虚则以脑髓不足为要,实者以痰浊、瘀血为主,二者相互影响,发为本病。王雅轩[3]认为,痴呆病位在脑,其本在肾,人体的衰老是由肾气亏虚所决定的,形衰神衰皆由脑衰所致。治疗关键在于涤痰化瘀,填精益髓,使痰祛瘀消,髓海充足,则气充血旺,脑窍得养,窍开神醒而病向愈。血管性痴呆继发于中风之后,起病相对较快但根源于长期积损故祛邪不可图一时之快滥用克伐之品,而应该注意补肝肾、益脑髓[4]。韩桂华等[5]采用涤痰化瘀,填精益髓法对3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60.7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王彦华[6]应用益髓增智汤治疗60例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经治疗4周后,患者在智力障碍程度、肢体功能、中医证候等疗效方面观察到明显改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王永炎院士将血管性痴呆分为3期,提倡分期辨证及综合治疗,平台期治以补虚通络祛痰之法,提倡通补兼施;波动期治以化痰清热通络熄风之法,强调以通为主;下滑期治以疏散诸邪、条畅气机、降浊解毒、醒神开窍为主[7]。在平台期运用补肝益肾、填精益髓、活血化痰的药物,能够阻止病情发展,从而达到延缓脑功能衰退的作用。但在短时间内服药治疗大多难以显效,还需通过调节饮食,调理情志,针灸治疗或气功疗法及加强心理保健,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利于本病的康复。

3 在颤证中的应用

颤证,中医亦称“颤震”“颤振”“振掉”,大多发于中老年,肝肾亏虚,髓海不足是其发病本源。本病病位在脑,与脑髓有关,以肾为根,脾为本,肝为标。王肯堂于《论治准绳·杂病》中就已指出这一点:“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颤证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年迈肝肾亏虚,髓海不足,气虚痰结,血瘀动风而致。故治以填精补髓以熄风止痉,健脾益气以化瘀散结为其大法[8]。李种泰等[9]采用的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法治疗帕金森病,经治疗前后Webster积分证实有较好的疗效,但能否替代西药及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益髓填精亦可贯彻于针灸治疗中,头针舞蹈震颤控制区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震颤麻痹综合征,选之益髓填精、消颤通络之效。百会、四神聪居于巅顶之上,开窍通络止颤,又补下元虚损,疏泻肝风;风池、风府为治风要穴,为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可清泻内风;足三里健脾益气,扶正培元;阳陵泉为筋会,主治筋病,舒筋活络,能解全身之颤动,绝骨为髓会,益精填髓,补肾壮骨,平肝熄风;外关熄风活络除颤;太冲、太溪为肝经肾经之原穴,育阴潜阳,熄风止痉。诸穴合用共奏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化痰熄风,开窍止颤作用。现代医学研究[10-11]发现,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脂质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4 在痿证中的应用

痿证的病机之本在于肾精亏损,督脉空虚,标为络脉瘀阻、失于荣养。肾精亏损,督脉空虚,四肢肌肉百骸失于温煦濡养则表现为肌肉萎缩无力;督阳匮乏,温煦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络脉瘀阻。故治疗当填精益髓充养督脉以治其本,养血活血通络以治其标。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中医学对痿病的治疗仍沿用“治痿独取阳明”的古训治疗,但临床疗效无突破,故此理论并不适用于各种类型痿证。赵建军教授[12]以脑髓理论为指导,创新性地提出益髓通经治疗方法,用之于GBS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阐明益髓通经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效应机制和作用靶点,奠定益髓通经法的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将向其他痿病放散,使益髓通经法更好的应用于重症肌无力、脊髓炎等痿病患者。多发性硬化亦属于中医痿病范畴,多发性硬化的病因病机,以髓海空虚为发病之本,毒邪为诱发本病之因。《素问·五脉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空虚,易感外邪,外邪以六淫之邪为主,而六淫之邪毒以湿毒为著,湿浊内蕴,化生邪毒,毒邪阻碍气机,耗气伤津,精血上充脑髓之道受阻,髓海更虚而发病,本病脑髓空虚为本,邪毒侵袭为标,髓虚毒损而发病。在脑髓理论为指导,益髓填精,通络解毒法治疗多发性硬化。[13]

[1]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玄府概念诠释(六)——玄府为神机运转之道路门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12-13.

[2]钱成勇.早期多元化中风中医康复治疗心得[J].医学导刊,2007(12):64-65.

[3]王悦礼,王仲举.名老中医王雅轩先生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经验介绍[J].中医药研究,1991(4):52-53.

[4]武煦峰.“填精通窍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42(2):30.

[5]韩桂华,常明华.涤痰化瘀填精益髓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45.

[6]王彦华.益髓增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0):118.

[7]谢颖桢,高颖,邹记怀,等.血管性痴呆分期辨证及综合治疗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3):325.

[8]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69.

[9]李种泰,杨文波.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法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58.

[10]何建成,袁灿兴,李亚明,等.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对实验性帕金森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3):1971.

[11]何建成,袁灿兴,卫洪昌.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对帕金森病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2):114.

[12]黎明全,赵建军,王庆伟.益髓通经方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恢复期3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43.

[13]王殿华.龟鹿益髓胶囊配合针灸治疗脊髓空洞症60例[J].中医杂志,2007,48(6):530.

猜你喜欢

髓海脑髓中风病
伍大华应用脑髓理论治疗痴呆经验*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连接研究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基于脑髓生成理论探讨补肾化痰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应用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