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道德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2013-02-01胡颖蔚李睿
胡颖蔚 李睿
【摘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过渡的桥梁。近年来,我国初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缺失严重。本文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生道德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情感;缺失
一、学校德育工作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应试教育”是以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为目标,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近几年,我国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若第一学历是重点大学的本科,那么就业就相对容易,否则即便读到博士,第一学历是专科或者一般院校的本科生,也会被用人单位打入另册。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升学率和分数高低便成为学生家长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在他们看来,学生初中毕业考不上好高中就意味着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的教育都是无效或者无用的教育。校际竞争激烈,学校为了生存,为能多招些好生源,不得不一面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一面为提高升学率,把“应试教育”抓的严严实实,其它的素质教育也好,情感教育也罢,全都要让位于高考。学生们的成绩家长和老师关注有加,但他们的思想和道德情感教育则得不到重视。
二、学校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当前学校评价教师的工作主要依据教师所教学科的考试成绩,还有职称评审制度和绩效工资也都和考试成绩密切相关,其后果是:那些易于用分数评估工作量、易出成绩的工作有人愿干、抢着干,工作量不好评估,考试不考的工作没人愿干,学校也不会重视。和学校其他教育相比,道德情感教育更难以操作,且效果难以用分数量化,中考和高考也不考。同时由于道德情感教育是一个长期隐性的培养过程,其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另外,道德情感教育的手段也存在争议,它在教育中的作用往往被局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这给我们的教育评价带来了困难。
三、学校德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圣人”化倾向明显
初中的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没有情感的道德说教,它灌输给初中学生的只是一些思想与行为的教条,而这些教条很多方面和社会现实不相符合。首先,德育目标被圣人化。例如:“大公无私”、“舍己救人”等品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这种“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普通的初中学生,会让他们觉得遥不可及,心生反感。其次,道德教育被理想化。初中道德教育传递的内容有很多是经过层层筛选的道德典范,呈现给学生的是美好的但并不真实的生活,它回避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带有极大的片面性。这让学生一出校门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世界并非德育课上所讲的那样完美,不都是纯善的,这种反差会让学生感到困惑,甚至会动摇他们对道德的信念。
四、教师的处境和能力导致道德情感教育缺失
情感教育缺位还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初中生已能根据事实来理解成人的行为,教师“身教”比“言传”影响力更大。道德情感教育,教师是关键。一个不受学生信任和欢迎的教师的道德情感教育的效果必然是低效或无效的。如今的初中教师危机四伏:首先是经济收入难以养家糊口。近些年,物价飞涨,为养家部分教师不得不放下尊严,逢年过节收受家长礼物或利用调座位等手段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有偿家教,变相强制推销资料,这让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榜样力量”荡然无存。其次是工作压力大,难有好心情。当前,初中一线教师任务繁重。既要面对越来越难管教的学生,又要面对家长、社会舆论和领导的强大压力;既要面对新教育理念开展素质教育,应付上级检查,又要面对现实狠抓“应试”教育;既要在晋职和绩效方面和同行激烈竞争,又要忍受校领导的种种腐败和不公;这让一线教师的心时常都处在煎熬之中,生活太苦太累,对学生难有爱心和耐心引发教师不该有的不道德行为。最后是教师的道德情感教育能力匮乏。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以传统教育为主,对道德情感教育了解的不多,不能够掌握情感教育的技巧与艺术。
五、家长观念和能力不足导致难以正确教育孩子
访谈发现多数初中生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大都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观念落后。家长们总认为孩子的德育是老师该做的事,家长应以孩子的智育为重,有些家长偶尔也会关心孩子的德育,但更多时候,他们对孩子的道德情感世界漠不关心。其次是家教方法不科学:(1)不注重言传身教。有很多家长常报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却很少反省自己的行为。他们在家不读书,不看报,有时间就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夫妻吵架,有不道德的行为,从不避开孩子。(2)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家长们对孩子平时的交友情况和节假日的活动情况很少问及,一般也不想知道,但一旦知道孩子有什么不良行为,他们又往往克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动辄就责骂或惩罚孩子。(3)不善于表扬孩子。很多家长总担心孩子有了成绩会骄傲,在他们有进步时,从不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4)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在大部分家长眼里,教育孩子就是管住孩子,让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旨意行事,很少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他们与孩子说话常常是大道理、小道理一大堆,全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