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2013-01-31周晓丽陈玉兰郭晓川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血糖颅脑胰岛素

周晓丽 陈玉兰 谢 碧 郭晓川

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周晓丽 陈玉兰 谢 碧 郭晓川

目的就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48例,对其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于伤后4~7d血糖开始升高,9 例患者于伤后7 d后血糖升高,28 例患者于伤后1~3d内血糖升高。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15例患者血糖在7d内逐渐恢复正常,27例患者的血糖在l~3d内恢复正常,只有6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不降,预后均不良。结论对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应该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促进重危患者的早期康复,降低伤残率,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高血糖;颅脑损伤;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以及由此造成的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颅脑损伤病死率高,在临床上有多变、易变、突变、来势凶猛的诸多特点,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1]。与此同时,有14%的颅脑损伤患者都会在24小时之内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48.53%,血糖升高率为55.76%~76.4%[2]。本文就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48例,其中女20例,男28例,平均年龄为49.89岁,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75岁。5例患者为硬膜外血肿,5例患者为硬膜下血肿,7例患者为脑干损伤,18例患者为脑挫裂伤,10例患者为弥漫性轴索损伤。全组患者都没有既往糖尿病、胰腺B细胞瘤及其它糖代谢障碍性疾病史,手术治疗30例,保守治疗18例[3]。

1.2 方法对伤后24h内入院,入院时未使用含糖液体且患者既往无糖尿病、胰腺B细胞瘤及其它糖代谢障碍性疾病。抽血检测空腹血糖(抽血时间为入院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晨起),以此为诊断胰岛素使用和合并高血糖的依据[4]。胰岛素用量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糖高低进行及时调整,动态监测末梢血糖。在静脉泵入胰岛素期间,每30~60min监测1次末梢血糖,待血糖稳定、病情好转后改为每天监测4~8次,直至停用胰岛素,血糖监测正常时,可隔周监测一次或停用胰岛素后清晨空腹血糖连续2次正常不再监测[5]。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于伤后4~7d血糖开始升高,9 例患者于伤后7d后血糖升高,28 例患者于伤后1~3d内血糖升高。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15例患者血糖在7d内逐渐恢复正常,27例患者的血糖在l~3d内恢复正常,只有6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不降,预后均不良。

3 讨论

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是由于机体下丘脑垂体直接或间接损伤以及机体应激反应引起的儿茶酚胺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增高以及胰岛素与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的能力下降等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6]。根据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脑外伤后的血糖升高与脑损害的程度和预后成正比,即伤后血糖越高,脑组织的损伤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采用合宜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救治水平[7],笔者所在医院SICU科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控制中枢性高热:颅脑损伤患者往往很容易出现中枢性高热的现象,进而使得患者脑损害症状进一步价值。应该将颅脑损伤患者防止在室温在22℃左右、且易于散热的环境中。将冰块放置在高热患者的腹股沟、腋部、颈部、头部等部位,或应用医用控温毯,或行物理降温。同时,要注意对颅脑损伤患者行冬眠疗法或者动态体温监测,以便大幅度降低脑水肿的发生率,保护细胞膜,减少耗氧,降低机体代谢率。②饮食护理:病情稳定后能经口进食者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等食物。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每日匀速滴入流质饮食1500ml,流质饮食保证清洁、新鲜,温度38~40℃为宜,鼻饲期间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泻等不适。③预防低血糖: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增强认知、加强责任心、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加强护理巡视,防止发生低血糖,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呼吸浅快、血压下降、脉速、恶心、呕吐、昏迷,测血糖均<3.0mmol/L时,提示发生低血糖,应立即停用胰岛素、抽血检验血糖[8],轻者用白糖以温水冲服,重者静脉注50% GS 40ml,一般注射后几分钟后逐渐清醒,此时再让其进食以防再昏迷。④预防感染:对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如叩背、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若有伤口敷料应注意观察引流液情况。如引流液外渗应立即更换。对有静脉置管或PICC管.应注意观察置管处皮肤的色泽[9]。如有红肿应及时给予更换输液贴膜,以此保持输液通畅。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每天予以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⑤按照患者体重的10%来补充生理盐水,在最初的2~3h之内快速滴注2000ml的生理盐水,如果周围循环衰竭出现改善,那么每隔6~8h之内补液1000ml,个别患者的补液量可达8000ml,对于持续不恢复、且有休克现象的患者,为了有效地提高血容量,可以给予血浆。首先注入0.1U/kg胰岛素,然后测尿常规和血糖的频率为每1~2小时一次,胰岛素用量的调整按照患者的血糖下降情况而定[10]。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在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瞳孔、意识、GCS计分同时,还应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应该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促进重危患者的早期康复,降低伤残率,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1] 王玲.重型颅脑损伤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289.

[2] 姚伟丽.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109.

[3] 黄洪,朱大龙.加强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30(9):791-792.

[4] 李家容,侯力,黄瑾,等.危重症高血糖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及护理现状[J].护理学报,2010,17(9):9-11.

[5] 刘芳,李惠娟.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意义[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02).

[6] 边善堂,张霞,赵占文.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06(06).

[7] 徐文媛,许卫东.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性肾病检测中的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 2007(11).

[8] 桑更生,冯燕娴,石增刚.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03).

[9] 周志宏,袁平宗,殷运忠.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0(14).

[10] 唐振媚.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内科,2008(06).

R472

A

1673-5846(2013)06-0483-03

罗江县人民医院SICU,四川德阳 618500

猜你喜欢

高血糖颅脑胰岛素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