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2013-01-31刘健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造影术乳头状造影剂

刘健华

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刘健华

目的对乳腺导管造影术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选择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4例乳腺疾病,作一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乳腺导管造影术的患者87例,84例成功,3例失败,发现乳导管内乳头状瘤42例,乳腺导管癌6例,单纯导管扩张症12例,乳腺囊性增生24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诊断乳腺导管内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乳腺导管造影术;钼靶摄影;乳腺导管疾病;诊断价值

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很多,而乳腺导管造影是一种简单易行,诊断率很高的检查方法之一。对钼靶下片不能发现的导管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具有指导作用。近年来我院对怀疑乳腺肿瘤及导管疾病患者87例进行导管造影检查,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乳腺导管造影8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51岁,平均35岁;左侧39例,右侧35例,双侧13例,单侧多见占86%;局部不适伴肿块和益乳液84例,益血性分泌物24例,乳头回缩6例,周围皮肤改变6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长1年。

1.2 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钼铑双靶乳腺摄影机,常规消毒皮肤后,找出病变乳腺导管开口处,将自制的穿刺针插入乳腺导管内约1cm左右,再连接容量2~5 ml一次性注射器,固定穿刺针后注入造影剂碘海醇1~2 ml,以推注稍感压力或患者感发胀时停止注射。然后为防止造影剂溢出,可用火棉胶暂时封住乳头,即行摄乳房侧轴位片,加压压力不宜过大,摄片条件较平片高1~2千伏。对急性乳腺炎不宜做此项检查。

2 结果

87例除3例失败外其余造影检查皆成功,较好显示了一、二、三级乳导管,获得了良好的可供临床诊断的影像信息。发现乳导管内乳头状瘤42例,乳腺导管癌6例,单纯乳腺导管扩张症12例,乳腺囊性增生24例。X线表现如下。

2.1 乳导管内乳头状瘤42例,多发于二、三级导管造影剂突然受阻中断,断端呈杯口或呈一小充盈缺损边缘光滑。近端导管扩张,壁柔软,无不规则僵硬及破坏,走行柔软且很少引起完全性梗阻。本文42例,主导管8例,二级导管17例,三级导管17例,其中1例为多发性乳头状瘤。

2.2 乳腺导管癌6例,表现为主导管,二、三级导管,远端突然性或连续性中断,断端完整,管壁僵硬;有的可表现为导管轻度,扭曲,排列紊乱,充盈缺损或完全性阻塞;周围其它分支导管受侵犯呈鼠尾征。近端导管轻,中度扩张。

2.3 单纯乳腺导管扩张症12例,导管树形态柔软,曲度自然,各级无充盈缺损,导管增粗扩张,呈柱状或囊状,可发生于各级导管,管壁光滑无僵硬改变。

2.4 乳腺囊性增生24例,小导管及末梢导管呈囊性扩张,病变广泛,扩张导管与充满造影剂的囊腔相连,囊壁光滑。末梢分支显示欠佳。

3 讨论

乳腺钼靶平片是诊断乳腺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CT及MRI的临床应用以来显示其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优越性,由于其价值昂贵,基层医院不能广泛应用,而乳腺导管造影术的开展大约已有70多年历史,其技术日益成熟,并且得到广泛应用。其对乳管内外病变更能显示直接征像,但对乳腺末梢病变诊断价值不限。

乳腺导管造影主要适用于伴有乳头溢液的患者,该类患者的导管选择容易,阳性率高,X线表现具有特异性改变及非特异性改变两种。如乳腺导管癌的管壁僵硬,破坏,呈串珠状显影及鼠尾征。导管乳状瘤则表现为圆形,半圆形充盈缺损等特征性X线表现可以明确诊断。非特异性X线改变,如导管扭曲,粗细不均,导管树枝样结构紊乱等导管炎症,导管扩张,均有上述表现。对此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被软组织影综合分析,对此不可忽视。

对不伴有溢液的乳腺疾病如纤维癌,囊肿,单纯乳腺癌等因寻找乳腺开口不易者,造影成功率低,一般不作为导管造影适应症。

实施乳腺导管造影时,应注意排净针头内空气避免误入气泡造成假阳性而影响诊断。穿刺时应掌握针头插入的深度,遇到阻力时应缓慢进针,勿用力过大,以免突破管壁或造影剂进入间质内。

4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乳腺导管造影,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可清晰显示导管内细微结构,病变范围以及病变与导管周围浸润等关系,并在术前明确导管病变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因此乳腺导管造影是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是一种极具临床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当然影像学检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出病灶的定位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年龄、月经及内分泌变化等综合分析。

[1] 邹群.乳腺导管造影术在乳腺导管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1):93-94.

[2] 郁武,章龙娇,吴雪梅,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4):354-355.

[3] 周丹阳,陈志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造影检查和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13(4):292-293.

[4] 张晓丹,潘芝梅.乳原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J].实用放射杂志,2006,8(3):991-992.

[5] 杜红文,张蕴.乳腺疾病影像诊断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7-8.

[6] 曹国锋,张春辉,尤其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C-crbB-2的关系[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1):13-15.

R445.5

A

1673-5846(2013)06-0299-02

江西景德镇第二人民医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

猜你喜欢

造影术乳头状造影剂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胰管塑料支架和/ 或鼻胆管引流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应用研究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