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并用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

2013-01-31王红洁王黎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排石胆结石胆汁

王红洁 王黎君 田 谧

针药并用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

王红洁1王黎君2田 谧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共选取40例胆结石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联合自拟清热排石汤口服,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21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胆结石效果较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针刺;中药;胆结石;临床研究

胆结石属于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且常常并发胆囊炎[1]。其临床表现以右上腹疼痛为主,亦见右胁肋部疼痛,多呈放射痛,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腹胀、纳差等。近年来,胆结石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与饮食结构改变密切相关。由于本病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西医学治疗本病以手术为主,但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且可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将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40例胆结石患者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40例,均为吉林省人民医院于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8~69岁,平均49.8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4.5年,胆囊结石19例,胆管结石21例,结石最大直径8~15mm。

1.2 治疗方法在治疗期间,应嘱患者注意饮食,如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生冷腥膻之品,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1.2.1 针刺疗法取穴:胆囊穴、肝俞、胆俞、日月、期门、阴陵泉、丰隆、内庭等。采用规格为0.3mm、4cm的毫针。治疗时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穴位处常规消毒,根据穴位不同选择直刺或斜刺,并行提插、捻转等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10d为1个疗程。

1.2.2 中药治疗给予自拟清热排石汤:大黄(后下)10g,茵陈30g,郁金15g,金钱草30g,海金沙(包煎)15g,鸡内金20g,川楝子15g,黄芩15g,枳实15g,虎杖15g,山栀子10g,柴胡15g。每日1剂,加水适量煎煮,取汁200ml,每次100ml,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10d为1个疗程。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2]①病史:既往有胆囊炎、胆结石的病史;②症状:右上腹部疼痛,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有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厌食油腻等;③体征:胆囊区有压痛和叩击痛;④理化检查:血常规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多,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可增高,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增厚,光滑或粗糙,有单发或多发性的强回声,其后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1.3.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3]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痛时可牵引至肩背部或剑突下,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发热,或见身目发黄、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4]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常规、转氨酶等异常指标恢复正常,超声检查提示胆囊、肝内胆管结石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或部分消失,血常规、转氨酶等异常指标有所改善,超声检查提示结石数目减少,或结石体积变小,肝内胆管结石位置下移;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血常规、转氨酶、超声等检查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21例(占52.5%),好转16例(占40.0%),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

3 讨论

正常胆汁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胆盐和卵磷脂,这些物质保持胆固醇呈溶解状态而不析出,因此正常状态下胆囊不会出现结石。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如长期的饮食失宜,如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不按时进餐,禁食、静脉营养,妊娠,或某些疾病如肠道疾病、胆道感染、胆囊炎、肝硬化、胃大部分切除术等,均可导致胆汁内的抗成核因子减少,促成核因子增加,胆固醇较易析出,形成结石[2]。

中医学认为胆结石属于“胆石症”、“胁痛”、“黄疸”等病症,胆属六腑之一,六腑以通降、下行为顺,内藏胆汁,若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或手术、外伤等原因,导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湿热内蕴等,均可引起胆汁的分泌、排泄异常,湿热邪气煎熬胆汁,日久凝为结石,结石阻滞于胆道而产生诸症。针刺方法具有促进胆囊功能恢复正常、止痛等作用。针刺胆囊穴具有止痛的作用,而针刺肝俞、胆俞、日月、期门、阴陵泉、丰隆、内庭等穴位则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行气止痛的作用,合用可收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止痛的功效。自拟清热排石汤方中,大黄、枳实行气、泻下通府,茵陈、郁金、海金沙、金钱草、虎杖、山栀子清热利湿,柴胡、黄芩和解肝胆、清热利湿,鸡内金、川楝子行气止痛,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排石止痛的功效。药理研究显示,郁金、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川楝子等均具有促进胆结石排出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联合中药的方法治疗胆结石,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结石排出,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故值得推广应用。

[1] 胡天喜,陈浩.中药加穴位推拿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症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85.

[2] 赵兰才,吴丹明.简明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318-320.

[3] 雷光辉,罗显波.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0,17(6):80.

[4] 许国,张立欣.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胆结石8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47.

R969.3

A

1673-5846(2013)06-0273-02

1吉林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吉林长春 130021

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猜你喜欢

排石胆结石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教你一套排石操
练习排石操助排石
5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