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认同

2013-01-30祁海军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大众化符号

□祁海军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河南郑州 450002)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与大众化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营养和土壤。当前,以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愿望为契机,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成为大众化工作的新机遇、新动力、新抉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建设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文化维度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最终被确立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五四时期,除了外部国际环境的催化作用、国内形势的加速作用以及新的革命理论困乏之外,马克思主义快速传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大众化提供大批的革命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队伍,[1]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建设和改革的新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大众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在我们的时代更为成熟、更加优越、更为自觉。

结合民族文化这一历史土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党员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新形势下民族文化的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讲台、催化的平台和教化的舞台;通过民族文化的中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本土化、直观化、感性化、具象化、生活化;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文化发展互相促进、同生共荣、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合法性资源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从80年代的李泽厚关于近代思想史研究、历史本体论研究,到近年来学界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特色”[2]的争议,都试图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尝试揭示中国特色背后的“文化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解释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谐社会”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等内容都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这说明我们党非常重视从民族文化中汲取文化认同元素与合法性资源,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感召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这就要求我们把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结合起来,重新审视和阐述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的内在关联。在以民族文化吸收、内化、整合外来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科学性、民族主体性、人民大众性、开放包容性。

(二)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共同挑战

新时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积极吸取历史经验,发挥民族文化的催化教化、导向整合作用。建设和改革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遇到的障碍,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摆正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认识错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片面地强调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文化的指导,而不谈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仅仅从狭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经济效益观点出发来看待传统文化。(2)片面地宣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看不到民族文化的劣势和缺点,抛弃马克思主义,沦为民粹主义。片面强调我们作为民族国家的主体性,而忽视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特征。(3)片面地用西方普世价值的坐标系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和民族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和民族文化都加以否定。(4)片面地把马克思主义和民族文化作机械地折中处理,既缺乏方法论上的综合分析,也缺乏内容上的综合分析,既缺乏理论热情,也缺乏伦理立场,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文化外在地结合起来,缺乏理论说服力。

只有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民族文化的价值导向、民族文化的认同模式、民族文化的整合机制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把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资源转化为政治认同资源,才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民族文化应有的作用。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握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视把握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民族文化的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是民族群体日用而不自知的无意识习惯,具有深层性、群集性、渗透性、传承性等特点,也决定了民族文化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方式。改变历史长期形成的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使马克思主义更加适合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适合民族文化的表现形态和方式,适应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然后逐渐地改变它、形成新的文化心理结构。

(一)发挥血缘乡土情结的凝聚作用

在传统民族文化中,传统的血缘亲疏意识以及乡土意识非常浓厚,非常强调重亲、倡孝、尚忠。血缘关系形成的人际关系,向外推己及人,即是有差等的家庭伦理和差序格局的政治伦理。除了血缘关系外,乡土意识和地缘关系也很受重视。传统社会中,这种血缘乡土情结不仅渗透融入了民族文化之中,而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血缘关系和乡土意识所形成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成为群体认同、接受的最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中,民族文化的血缘乡土情结虽然淡化,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建立在血缘、乡土认同基础上的熟人社会道德伦理仍具有深厚历史的基础和重大的社会心理影响。

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人际传播,就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家庭、亲友、熟人、同乡之间的传播。在现代社会信息的二级传播中,人并不是直接接触社会,总是通过一定的社会中介组织来接触社会。与西方的意见领袖不同,我们的意见领袖大多不是由个人充当,而是由集体和群体体现。这里,我们看到熟人群体发挥了传播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在现代中国,通过报纸和电台、网络和传媒传播的信息,只是给人们提供了可供参考、选择接受的大致范围,最终人们还是通过家庭、朋友、熟人、同乡这些社会中介来选择、接受、认可事物,因为通过这些中介过滤后的信息,对人们来说显得安全可靠、亲切可信。

(二)注重心理情感原则中“人情”的聚合作用

有学者称中国文化为乐感文化,以情感体悟为本体。这一点在民族艺术文化中表现特别明显,如传统文化中的伤感、怀古、议政、惜别、思旧、忆故等情感,连自然界也因人的情感而具有了生命,充满了审美意味和伦理精神。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和普通群众的情感交流,注重老百姓的情感体悟和直观感受,避免纯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注重心理情感是民族文化的一大特点。国人非常注重人与人的情感交往、人与“天”情感感应,以此来判别是非、美丑与善恶。所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是要适应普通群众的情感体验,倾听普通百姓的情感诉求,解决普通百姓的情感烦恼,满足普通百姓的情感需要,同时提高他们的理性理解力、辨别力和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和群众的情感交流一定要真诚、随便、家常,减少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增加生活气息、文化气息和个人魅力。只有真诚的交流才能打动人、影响人、吸引人;通过真诚的交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才能深入人心。

(三)把握人文主义倾向的导向作用

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倾向就是重人事轻鬼神,强调以现实现世的作为和行动为本,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看待人世生活,对于人死后的问题或宗教问题很少关注和探讨。“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尽人事而听天命”、“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等都是传统文化中人文主义倾向的具体体现。这种人文主义一方面使我们的民族不会去深入地追求自然知识、探寻自然奥秘,另一方面使得我们的民族把自然的“天”人格化、伦理化了。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民族非常善于协调群体和人际关系,注重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欲望的满足与平衡。

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注重把握民族文化的人文主义倾向。首先,结合这种人本倾向,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人道主义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改善民主状况、民众生存和发展现状。这和十八大提出的“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脉相承的。其次,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引导人民群众,反对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充分尊重、合理引导群众的宗教信仰,启蒙群众的科学、民主意识。其三,把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推进低碳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这与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最后,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统筹协调群体利益、群体观念冲突,在日常生活中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保持人民群众愿望的满足和平衡。

(四)发挥群体意识思维的“家国”意识

群体意识就是认为个人都是群体的一部分,群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群体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比如历史上长期形成和存在的宗族、家族群体、民族群体、阶级群体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民族文化的群体意识是指中国人具有潜在的合群意识,重群体轻个人。在这种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人际交往礼节、观念和族群意识。个人在看待自己时,多把自己作为一个群体的成员来看待,缺少独立人格。古代人读书做事,首要的事情是光宗耀祖,其次才是为了实现个人抱负。这种潜在的合群意识既可能演变为非理性的集体无意识行为,也可以演化为革命的集体主义精神。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不借助这种群体意识来形成爱国主义的集体精神和集体认同。但是,借助这种群体意识的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反对把群体意识族群化,反对种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群体意识。其次,不宜把这种群体意识非理性化,造成集体无意识在外在社会环境的刺激下集体爆发,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动荡。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自主,逐步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公民,替代群体认同的符号、观念、行为、习惯,把群体意识的认同转化为政治认同和身份认同。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创制民族文化新的认同模式

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人民的脑海中都客观地存在着一种忠诚、持久而且强烈的对“中国”的归属意识。这种观念受到来源于传统的具有既定性、持久性和传承性的“被给予”因素,以及与后天的对现实利益需求的被满足程度密切相关的“选择”因素的制约,对中华民族的中国认同有着重要影响。[3]历时近半年的2011年“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等入选最具代表性前10项。调查报告还显示当代文化符号的被认可度普遍落后于传统文化符号。[4]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在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仍然保持着巨大生机、活力和魅力;另一方面,这种活力和魅力在当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中还没有完全地体现出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也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对此,我们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应当增强文化危机感、加强文化传承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大众化,尤其要反思如何借助民族文化认同强化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叠加、相互渗透。政治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政治权力机构对其自身及所属生活区域所行使的某些权力(立法、司法、行政等)是可以接受的,因而愿意承担某种义务。它们的关联和区别应该说集中体现在:政治认同所需的道义合法性依据须由得到认同的文化系统之价值原则来判别提供;作为文化共同体之民族的发展有必要通过搭建政治结构来完成。文化原则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或政治运作调整的最佳尺度;对于民族或社会的凝聚延续来说,它是某种更深刻更深层的东西。[5]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民族文化的认同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强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中国化;另一方面则需要深入研究传统民族文化认同符号与模式,扩展和替代政治认同符号,创制政治认同模式。

(一)强化文化符号认同

哲学家卡西尔在其著作中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并且认为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6]P47人的符号态度和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就是人具有言语能力,并且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了一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符号系统既渗透在宗教、神话、文学艺术、典章制度等言语行为各个方面,又渗透在建筑风俗、服饰饮食、娱乐休闲等非言语符号方面。起源于人的劳动的符号能力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同时人们又以一定的文化符号来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历史,来区别他人与世界。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认同符号有利于强化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感召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所当然地要借助民族文化认同符号的传播,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效性。但是,这种传播和推广中的经济意图、意识形态色调要和文化色彩、民族风情结合起来,要注意推进方式、时机、节奏、力度和文化符号选择。在增进民族情感、民族理解,引导人们对民族文化产生向往、敬畏心态的同时,增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力。把民族文化中象征爱好和平、勤劳勇敢、智慧美德、厚重历史的文化符号与当前中国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历史相对接,以民族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和解读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红起来、火起来、兴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象征符号融入、渗透到民族文化的符号之中,实现文化符号替代、融合和创新。

(二)维护价值观念认同

任何文化符号认同如果没有深层的价值观念认同,都不会持久。民族文化符号认同正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认同的具体表现。价值观念的认同是文化符号认同的深层推动力。体现在传统宗教、节日、祭祀、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体制中的价值观念对文化和政治认同有着深入持久的影响。对民族文化任意一种符号的解读,也必然是对一个民族历史、地理、风俗人情、典章制度等价值观念的解读。近年来,在推进传统的民族价值观念认同方面,我们也逐步重视起来。比如更加注重传统节假日的经济功能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传统节假日的社会文化功能;大力推进传统文化遗产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加强立法和资金资源支持,增强保护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倡导传统价值观念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优秀道德伦理思想。

在推进传统价值观传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首先,要充分尊重、合理引导、传承创新传统价值观念认同,注重传统价值观念的经典解读、时代阐释和榜样引导,使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作为马克思主义认同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社会效应。其次,开发传统文化价值认同资源汇聚民心民意和精神力量。注重传统节日、生活方式、祭祀礼仪的经济价值,更要注重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社会文化效益。杜绝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过度商业化和牵强附会的肤浅解读。现在某些领域的社会失范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就是整个社会失去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民族传统文化。即使是再严峻的法律,如果没有人们文化上的信仰,也得不到必要的遵守。最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根植于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价值观念认同的变化。在对于当代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农村强、城市弱,内地强、沿海弱。因此在价值观的宣传和导向上,要有针对性。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相一致,是确保人们身心和谐健康、缓和人际关系张力、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推动理性的血缘族群认同

无论是文化符号,还是价值观念,在我们民族文化中都体现出了强烈的血缘族群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对祖先的神秘敬畏、根亲意识、归属意识对传统社会中的政治认同具有很大影响。在当代社会,传统的家族和宗族制度逐步瓦解,但是根植于血缘群族的家族意识和宗族意识仍然存在。这一方面强化了政治和伦理上的亲疏有别意识,增强了民族主义意识,有利于政治认同;另一方面也弱化了人们的法律和平等意识,使陌生人社会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成本增加。血缘族群的认同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导致认同度越高而社会反而越不稳定的局面。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传播血缘族群认同意识一定要注意尺度。首先,把血缘族群意识与传统文化中的裙带关系政治区分开来,以“德—才”认同来改善政治生态。只有这样才不会使群众根据传统文化产生不良猜想,误判政治生态,避免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不信任、不尊重的感情。其次,要把族群认同与种族主义区分开来,传播理性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理念。这就要发挥民族文化的多元传统,淡化血缘意识,淡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传统意识形态,强化历史文化意识。最后,要把血缘族群意识与民主法制意识结合起来,使法律和道德之间融洽一致、互相强化,把这种自愿认同纳入法律和政治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对民主法治认同、对政治制度和民族团结的认同。

(四)深化历史地域认同

传统文化还存在着浓厚的历史地域认同。不同的历史地域有不同的方言和习俗,历史地域认同的方式既受到以上认同方式的影响,又是以上认同方式叠加的结果和具体体现。这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民族文化中的乡土故国意识特别强烈,恋旧守旧、忆往思来、故土情结在文学作品以及普通百姓的意识中都有反映和体现。反映这种认同的观念有士人的“天下”、“家国”意识以及普通百姓的“故土难离”、“同乡”意识。这种历史地域的认同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影响积淀而成的。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不注意历史地域认同所形成的国家认同。首先,要注意历史地域文化的影响,不仅要使马克思主义本体化、中国化、民族化,还要使马克思主义逐步地域化,会说方言俚语,适合地域民族习惯。其次,要贯通民族的古代史与近代史,融合国家历史和地方历史。要把古代史和近代史,国家历史和地方历史结合起来,以家乡人、乡土话、朴素的思想、草根的命运来打动普通百姓。最后,还要防止历史地域认同转变为历史地域歧视。由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以及历史原因,我们国家地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地域认同有时很容易转化为对国家政策的抱怨和不满、对其他地区的歧视或妒忌,这些地域认同会起到分化作用,不利于转化为国家认同,也不利于现代化建设。

四、结语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文化的指导,不仅要注意以上问题,还要把“双百”和“双为”的政策方针进一步具体化,优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合机制,使民族文化、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有机地交融起来,建设好精品文化和大众文化,提高文化产品品位与群众文化鉴赏水平,真正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奉者和传播人才队伍。

当前,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无论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还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都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起来,通过民族文化的发展来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会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1]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十年研究综述[J].河北学刊,2005(6).

[2]陶文昭.中国特色探析[J].学习论坛,2012(10).

[3]何博.中华民族的中国认同意识及其影响因素[J].云南社会科学,2006(4).

[4]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中国文化符号排名的背后[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1-01-04/113921755994.shtml.

[5]陈明.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补议——以《从明儒困境看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在矛盾》展开[J].博览群书,2002(4).

[6]〔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大众化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符号的由来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