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缓解老年癌痛的临床治疗进展
2013-01-25崔贤镒沈雪勇
崔贤镒 沈雪勇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 201203)
根据WHO的统计显示,老年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70%的患者疼痛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30%的患者存在难以忍受的疼痛〔1〕,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也对癌症化疗后的老年患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老年癌痛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在抗肿瘤治疗基础上加药物三阶梯止痛法、生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等。尽管如此,经过常规治疗,仍有36% ~50%的老年癌症患者忍受的疼痛程度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2,3〕。另一方面,癌痛使老年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加重了社会和国家的负担。针灸治疗以经络穴位理论为据,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可缓解癌痛,避免了西药治疗的弊端,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经济适用、疗效显著等特点,现综述如下。
1 针灸在老年癌痛的临床应用
1.1 针刺治疗 陈仲杰等〔4〕将66例晚期癌症伴疼痛老年患者按癌痛的轻中重分为3层,每层再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采用以痛为腧,在疼痛部位选取3~5个压痛明显点作为针刺点,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每日一次;药物组按WHO三阶梯给药原则给口服药,轻度疼痛给阿司匹林,中度给可待因,重度给吗啡,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发现两组均能控制疼痛,但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3),且针刺组无依赖性和成瘾性。胡侠等〔5〕随机选86例肝癌疼痛老年患者治疗,单纯腕踝针治疗36例,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单纯服药组5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4%,愈显率86.11%;认为腕踝针治疗与按三阶梯服药的镇痛疗效上无显著差异,但持续缓解时间较服药组长,且无毒副作用。孙亚林等〔6〕采用天应穴(疼痛点)行针刺治疗老年肝癌疼痛80例,显效率85% ,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说明针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癌性疼痛。
1.2 穴位注射治疗 将药物注入穴位内,根据经络腧穴的理论,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治疗癌痛,临床有效率较高。张银珠〔7〕对34例宫颈癌腹腔转移性疼痛老年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氯胺酮加放松训练减缓疼痛。观察组常规消毒皮肤后采用小剂量氯胺酮0.15 mg于阿是穴(疼痛点)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肌注度哌替啶或吗啡法止痛。研究表明穴位注射氯胺酮加放松训练疗法止痛效果明显。郭炼等〔8〕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肝癌介入后腹痛42例及老年恶性肿瘤放疗所致腹痛52例,运用盐酸山莨菪碱、地塞米松、注射用能量合剂足三里注射和维生素B:血海穴注射与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对照,结果表明注射结束及注射后4~72 h,两种治疗方法比较,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介入后引起的中度以上腹痛及放疗引起的腹痛起效快、疗效持久,效果优于肌注盐酸哌替啶。谢玉兰〔9〕用穴位注射治疗各种老年癌性疼痛92例,并与肌注组对照,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耿志国〔10〕报道,用神门穴位注射利多卡因0.1 ml,结合耳针及毫针针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阿是穴,治疗84例老年癌症疼痛和放、化疗反应患者,收到良好效果。
1.3 穴位贴敷治疗 时宗泽〔11〕以传统阿片类药物为对照组(42例),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老年癌症(46例)的镇痛效应。贴敷的穴位以老年患者的肿瘤的类型为依据。肺癌选肺俞、膻中穴;胃癌选胃俞、中脘穴;肝癌选右侧期门、肝俞穴配肾俞、关元;乳腺癌选患侧天池、膻中穴。贴敷前消毒穴位处,准确按压穴位,直至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后贴敷,贴敷后运用按揉的方法在穴位周围5 cm内按压3 min,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对照组则予以阿片类药物Q12 h肌肉注射。结果,对照组治疗后30 min,8例疼痛消失,34例明显减轻,有效率100%,但7例出现胸闷,呼吸困难,2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症状,6例出现呕吐症状,仅1例无明显不适。而观察组中治疗后2~4 h,6例疼痛消失,38例疼痛不同程度减轻,2例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91.3%,但是治疗后患者无明显不适,无1例出现副作用反应。因为穴位不仅是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部位,也是脏器病变反应在体表的表现。运用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从现代的药剂学分析穴位对药物具有外敏感性和放大效应,因为穴位皮肤角质层较薄,较周围皮肤阻抗低,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道,贴敷后能迅速在相应的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作用,起到单向或双向的调节,达到治疗效果〔12〕。
1.4 毫米波照射治疗 宋莉红等〔13〕运用毫米波照射治疗老年癌症30例。治疗方法是:乳腺癌取乳根、内关;肝癌取肝俞、太冲;肺癌取肺俞、脾俞;食管癌、胃癌取内关、脾俞;淋巴瘤取大椎、三里;白细胞降低者加大枢、内关。应用毫米波多源循经肿瘤治疗仪,频率控制在36 GHz为主,每日一次,每次30 min,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0个疗程。结果是止痛10例中显效2例,良效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健胃升白20例中显效4例,良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因为毫米波通过照射促使谐振导入体内,引起生物学反应,其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淋巴回流、增进细胞能量代谢机制,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细胞学研究发现其能降低癌细胞的克隆能力,抑制细胞的增殖,促使细胞发生表面微绒毛粘连、融合、肿胀或退变,细胞膜出现小裂孔,胞浆出现空泡〔14〕。
1.5 火针治疗 米建平等〔15〕将62例老年胃癌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分为3层,分别将每一层患者随机分配到火针组和对照组。火针组采用火针结合普通针刺疗法,配合WHO三阶梯止痛法给药。对照组仅按WHO三阶梯止痛法给药。结果:火针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控制癌痛,但火针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火针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
2 针灸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
卞镝等〔16,17〕比较了穴位注射吗啡加灸法与单纯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探讨了针灸治疗老年癌症疼痛的机制。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的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针灸治疗组老年癌症疼痛患者外周血中的β-内啡肽(β-EP)、白介素2(IL-2)含量及IL-2m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常规吗啡注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灸是通过促进体内β-EP的合成与分泌,与吗啡竞争结合吗啡受体,促进IL-2的分泌和IL-2mRNA表达,从而起到直接和间接治疗老年癌症疼痛的作用。β-EP为内啡肽家族成员之一,研究证明针刺通过促进中枢和外周β-EP的释放参与了针刺镇痛过程〔18,19〕。
3 小结与展望
癌痛是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肿瘤控制中4个优先考虑的课题之一,虽然三阶梯止痛法已普遍施行,WHO也提出2000年达到全世界范围内“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但是癌痛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20〕。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针刺、艾灸、耳穴、穴位注射都有较好的止痛疗效,各地不同的临床研究都显示其单独的镇痛作用达70%以上,而联合应用则镇痛作用更强,临床癌症疼痛的针灸治疗方面,体针穴位的选择,以足三里、合谷、内关和阿是穴较多,有的再根据原发病变和疼痛部位配合相应的配穴和背俞穴。如内关穴是心包经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合于胃心胸,所以善治以上部位的毒副反应和疼痛。合谷穴是镇静止痛、通经活络之要穴,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穴,是强壮要穴,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效。历代医家对肿瘤治疗重视“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等原则,在治疗上或先补后攻,或者先攻后补,或者寓攻于补等;而在针灸治疗上就是运用提插捻转等方法予以补泻等达到攻补的目的〔21〕。
一般来说,对病情轻、病程短、并发症少的患者,采用一种或几种针灸结合的方法即能缓解癌痛,但是,这要控制好刺激强度和针灸时间等。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准,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 min左右,且通过临床实践看,结合2种或者以上的方法效果更加明显〔22〕。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就针灸对老年癌症的治疗作用仅涉及癌痛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而针灸缓解老年癌痛机制方面的研究开展甚少。在治疗穴位上缺乏标准化,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未涉及完全的标准化特定穴位治疗癌症作用方面的研究。另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以及日常的疾病指导工作,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对癌症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23〕。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以其安全、无镇痛药物的成瘾性及毒副作用等优势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以后需要扩大研究的范围,深层次研究其治疗过程中的机制,探讨其在减少药物副作用上的优势所在,更好地发挥在缓解癌症疼痛,降低癌症并发症,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力和增强抵抗力,提高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优势。
1 Marvin Omar Delgado-Guay.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ntanyl buccal for cancer pain management by administration through a soluble film:an update〔J〕.Cancer Management Res,2010;2010(2):303-6.
2 Schaffer D,Florin T ,Eagle C,et al.Risk of serious NSAID-related gastrointestinal events during long-term exposure:a systematic review〔J〕.Med JAust,2006;185(9):501-6.
3 Ameringer S.Barrier to pain management among adolescents with cancer〔J〕.Pain Manag Nurs,2010;11(4):224-33.
4 陈仲杰,郭宇鹏.以痛为腧针刺治疗癌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4):251-3.
5 胡 侠,凌昌全,周庆辉.腕踝针治疗中晚期肝癌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3):149-51.
6 孙亚林,于连荣.齐刺针法治疗肝癌疼痛8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0;20(4):211.
7 张银珠.氯胺酮穴位注射加放松训练用于宫颈癌疼痛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8):70.
8 郭 炼,魏君丽,王绍霞.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介入后腹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8):3518-9.
9 谢玉兰.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观察〔J〕.辽宁医杂志,2006;33(1):47-8.
10 耿志国.针灸治疗癌性疼痛和放、化疗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2(3):362.
11 时宗泽.穴位贴敷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干预〔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7):74.
12 孙六合,杨庆有.抗癌膏穴位贴敷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癌细胞周期移行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2;22(9):625-7.
13 宋莉红,吴敏兰.毫米波与氦氖激光联合治疗中晚期癌痛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4):523-4.
14 Vermeulen L,Todaro M,Mello FD,et al.Single-cell cloning of colon cancer stem cells reveals a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capacity〔J〕.Proceed Nati Acad Sci U SA,2008;105(36):13427-32.
15 米建平,邓特伟,周达君.火针为主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疼痛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2(10):2018-9.
16 卞 镝,张宁苏,成泽东.穴位注射加灸对癌痛患者外周血中β-内啡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46-7.
17 卞 镝,成泽东,张宁苏.穴位注射加灸对癌痛患者外周血中IL-2/IL-2R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9):641-4.
18 杜小正,秦晓光,方晓丽.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及其对关节局部组织β-内啡肽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9;34(5):319-23.
19 陈 谨,刘光谱,周春阳.下丘脑β-EP及POMC mRNA的表达在针刺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J〕.针刺研究,2004;29(1):5-9.
20 Rajagopal MR,Joranson DE,Gilson AM.Medical use,misuse,and diversion of opioids in India〔J〕.Lancet,2001;358(9276):139-43.
21 蒯 乐,陈 颢,杨华元,等.癌症疼痛的针灸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2):197-202.
22 杨小奇,倪光夏.针灸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8;40(3):88-90.
23 何 巍,赵英凯,李凤玲,等.基于PUBMED文献的国外针灸治疗癌症的现状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32(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