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2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

2013-01-22赵帅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期
关键词:核分裂组织化学胃肠道

赵帅华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独立发生于胃肠道肌壁间存在分化潜能的非上皮性、非淋巴造血组织及血管脂肪组织的间叶源性肿瘤[1]。通常在胃和小肠部位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放化疗治疗效果不佳,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以往在胃肠间质瘤的诊断过程中,由于其形态多变,容易被误诊为神经鞘瘤或平滑肌瘤,但目前由于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胃肠平滑肌瘤的确诊率也大大提高[2]。为进一步加深对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8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1.2±8.7)岁,82例患者中,45例腹胀、腹痛,21例为呕血或黑便。7例腹部包块,3例腹痛并伴黑便,5例小肠穿孔,2例贫血,2例排尿困难。全部患者原发肿瘤部位中,34例位于胃部,约占41.5%,24例位于小肠,约占29.3%,8例位于小肠系带,约占9.8%,6例位于腹膜,约占7.3%,5例位于直肠,约占6.1%,3例位于腹后腔,约占 3.7%,2例位于结肠,约占2.4%。

1.2 方法 采集8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标本予以10%的甲醛进行固定,采用石蜡包埋,3μm切片,均予以HE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过程中采取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或部分采取内对照。采用免疫组化一抗有CD117、NES、CD34、S-100、vimentin、HHF35、desmin、CK(AE1/AE3)、SMA、Ki-67。全部抗体及试剂均购自上海新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MA、Desmin定位于细胞质,CD117、CD34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膜,S-100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对82例患者临床情况、胃镜检查结果、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细胞的排列、形态、核分裂相、浸润及转移、肿瘤的大小及出血坏死情况进行观察,并结合免疫表型进行总结。

1.3 胃肠间质瘤生物学行为判定标准[3]及分组 按照胃肠间质瘤生物学行为判定标准,将82例患者分为四组:(1)A组(极低度侵袭危险组):6例,肿瘤直径在2 cm以下,且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不超过5个。(2)B组(低度侵袭危险组):21例,肿瘤直径范围为2~5 cm,且且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超过5个。(3)C组(中度侵袭危险组):25例,肿瘤直径在5 cm以下,且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为6~10个或肿瘤直径范围为5~10 cm,且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不超过5个。(4)D组(高度侵袭危险组):30例,肿瘤直径不小于10 cm,或肿瘤直径不小于5 cm且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多余5个,或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超过10个。

2 结果

2.1 常规病理检查 (1)肉眼观察:A、B两组的肿瘤直径范围为0.9~3.8 cm,平均为(2.2±0.6)cm,肿瘤质地坚实,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切面呈灰白色,编织状。C、D两组的肿瘤直径范围为4.2~26.5 cm,平均为(9.7±1.6)cm,肿瘤质地较软,与周围组织或存在界限清晰,或存在假包膜,或出现浸润性表现,切面呈灰白色或灰红色,肿块较大时存在出血、坏死或囊性病变等情况,12例消化道黏膜出现继发性溃疡。(2)镜下观察:瘤细胞形状为上皮样或梭形,全部患者中62例为梭形细胞型瘤细胞,7例为上皮样细胞型瘤细胞,13例为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混合型瘤细胞。细胞质成透明或淡染伊红色。30例患者梭形细胞型瘤细胞在核两端存在明显空泡,28例患者上皮样瘤细胞核呈印戒状,向一侧偏向,胞质透明,排列形式呈轮辐状、弥散片状、交织速状、旋涡状或栅栏状等形态进行排列。19例患者表现为间质玻璃状或黏液状变性,出现骨化或钙化以及软骨化生。5例患者位于小肠的胃肠间质瘤的细胞间质中可观察到团丝样纤维。A、B两组肿瘤切片少见核分裂相,瘤细胞异型性小,且少见肿瘤继发性改变,无转移患者。C、D两组患者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在3~15个,可见出血坏死或囊变等继发性病变。C组患者中无肿瘤转移患者,D组患者中5例存在肿瘤腹腔转移,3例存在肿瘤肝转移。

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全部患者中73例CD117呈阳性表达,约占89.0%,62例CD34呈阳性表达,约占75.6%。31例SMA呈阳性表达,约占37.8%。13例Desmin呈阳性表达,约占15.9%,表达呈散在或局灶性分布。7例患者S-100蛋白呈阳性表达,约占8.5%,表达呈局灶性分布。

3 讨论

胃肠间质瘤通常发病年龄在55岁左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胃部和小肠部[4]。本文研究中,患者平均年龄(61.2±8.7)岁,且男女比例为1.83:1,胃部、小肠部发病率分别为41.5%、29.3%。

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主要通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其瘤体细胞形态通常为上皮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及混合型。梭形细胞与神经性肿瘤、平滑肌瘤等梭形细胞肿瘤在光镜检查下相似度较高,因此需要配合免疫组织化学进行检测。本文研究中,CD117阳性表达率约占89.0%,CD阳性表达率约占75.6%。关于CD117属于属于C-kit原癌基因蛋白产物,也是酪胺酸激酶跨膜受体蛋白,在肥大细胞、造血干细胞亚群、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及黑色素细胞中表达[5]。本文研究中,CD117在消化道各个部位的瘤细胞呈现阳性表达,而在神经鞘瘤或平滑肌瘤均呈阴性表达,而CD34特异性较弱,所以,需要联合CD117来进行诊断。同时,胃肠间质瘤的生物行为目前尚存在争议,而针对肿瘤直径的大小及核分裂相的数量来进行生物学分组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6]。

总之,胃肠道间质瘤属于胃肠道较为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D117在此病的阳性表达率较高,可作为诊断标志物。而CD34需要联合CD117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用于此病的诊断能有效的提高确诊率。

[1]黄伟健.胃肠道间质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7):806-807.

[2]周潮平,彭钧,张亚铭,等.胃肠道间质瘤90例诊治分析.安徽医药,2011,15(10):1262-1264.

[3]王波,姚伟明,于亚威.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临床消化病杂志,2008,20(5):288-291.

[4]付娟娟,宋新兰,贺家勇.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2):155-157.

[5]蔡昶,孟宪良,李军,等.胃肠道间质瘤53例临床病理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10):911-913.

[6]张宪.胃肠道间质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现代肿瘤医学,2010,18(3):534-536.

猜你喜欢

核分裂组织化学胃肠道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4 例临床病理分析
卷丹的显微及组织化学观察
勘误声明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