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2018-04-20张醇陈春燕胡瀚予朱鸿静陈广业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13期
关键词:核分裂平滑肌病理学

张醇陈春燕胡瀚予朱鸿静陈广业,(通讯作者)

(1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病理科 中国 重庆400061)(2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病理科 中国 重庆402460)

子宫平滑肌肿瘤属于是常见妇科的常见恶性肿瘤的,一种其发生原因尚处于不明确状态,但临床研究多认为受激素水平影响[1]。此肿瘤共包括三种类型,即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三种类型的肿瘤鉴别有一定难度。此次研究对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病理学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旨在进一步认识此肿瘤的病理学特点,现报道研究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共纳入51例患者为对象,均为患子宫平滑肌瘤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年龄29~74岁,平均(51.52±5.73)岁,肿瘤直径0.2~16.3cm,平均(8.24±4.21)cm。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有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1.2 方法

取手术切除标准,通过10%的福尔马林进行固定,以石蜡封埋,常规切片,确保切片厚度4~5μm,展开HE染色处理,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放大400倍)。

2.结果

51例患者,23例为经典型平滑肌瘤,占45.09%。镜下观察时,可见癌肿瘤细胞相似于正常的平滑肌细胞,呈梭形、束状、旋涡状,纵横排列,可见长杆状的细胞核,两端钝圆,核分裂较少。少数患者可见玻璃样、黏液样变性、囊性变等。

15例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占29.41%。于镜下进行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密度较周围肌层高,细胞异型不可见,核分裂不明显。

10例为特殊组织学平滑肌瘤,占19.61%。分为四种类型:(1)上皮样。,共3例,占30.00%(3/10),肿瘤细胞主要呈上皮样,可见丰富的胞浆,呈索状排列;(2)多形性。,共2例,占20.00%(2/10),瘤细胞形态多样,核多形,正常细胞背景上可见高度异型细胞分布,核分裂较少,凝固性坏死不可见;(3)核分裂活跃。,共3例,占30.00%(3/10),核分裂在10~20个/10HPF之间,无异型细胞,病理性核分裂不可见;(4)脂肪型,共2例,占20.00%(2/10),平滑肌瘤组织中有不同比例的脂肪细胞混合。

3例为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瘤,占5.88%。2例可见核分裂为2~4个/10HPF,有中-重度异性细胞,无坏死细胞;1例核分裂为2~3个/10HPF,有中-重度异性细胞,可见少量坏死细胞。上述分析具体见表。

表5 1例患者病理分型情况

3.讨论

子宫平滑肌瘤在妇科临床上较为常见,典型的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诊断难度相对较小,但其他类型的平滑肌瘤鉴别难度较多,如富于细胞性、特殊组织学平滑肌瘤、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瘤[2]。现阶段,临床上对子宫平滑肌展开诊断时,常用方法为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与病理学分析,病理学分析一般被应用于定性、分期等诊断。

基于病理学角度,综合多篇文献与本文分析,不同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学特点如下:(1)经典型平滑肌瘤。肿瘤细胞不具丰富性,一般无显著异型细胞,伴有变性,如玻璃样、黏液样变性、囊性变等,核分裂象在5/10HPF及以下。(2)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可见丰富的肌瘤细胞,细胞形态、大小基本一致,核分裂象为1~10/10HPF。(3)特殊组织学平滑肌瘤。①上皮样,肿瘤细胞丰富,呈上皮样,胞浆丰富,核分裂象为5~10/10HPF。②多形性,核多形,细胞呈多种形态,可见多核、叶核、巨核细胞,无核分裂,可见凝固性坏死,周围组织与血管一般无浸润。③核分裂活跃,形态与经典型平滑肌瘤有一定相似性,细胞不丰富,无异型,肿瘤洗白凝固性坏死不可见,核分裂象为5~15/10HPF。(4)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瘤。恶性潜能未定子宫平滑肌瘤属于特殊类型的一种子宫平滑肌肿瘤,细胞存在异型性,有核分裂像,但尚未达到肉瘤诊断标准,其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相关研究认为,通过病理学诊断对此类肿瘤进行鉴别时,可参考异型依据:第一,可见异型的细胞学,存在核分裂像,数目为2~4个/10HPF;第二,有15个/10HPF以上的核分裂像,但细胞无异型性,细胞密度较低;第三,核分裂在15个/10HPF以下,可见病理性的核分裂像,或者瘤细胞出现坏死[3]。

病理学诊断中对不同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进行进行区分时,临床常以核分裂数量为指标,但并非唯一指标,还需注重肿瘤细胞坏死情况、异型情况等分析,以确保子宫平滑肌瘤鉴别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核分裂数目对良性、恶性子宫平滑肌瘤进行鉴别时,还需考虑患者是否有口服避孕药或者妊娠,这可能会致使核分裂数目增多。本次研究,51例患者,45.09%为经典型平滑肌瘤,29.41%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19.61%为特殊组织学平滑肌瘤,5.88%为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瘤。

综上,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诊断有一定难度,组织学分型、变异型较多,且诊断标准较多。对此,临床上对此类肿瘤进行诊断时,应该积极展开病理学分析,通过核分裂数目、细胞形态等进行鉴别,以使不同类型的子宫平滑肌肿瘤得到准确分型。

【参考文献】

[1]谢春燕,谢刚,王安群,等.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11):1717-1719.

[2]张静.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其相关临床病理学问题的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2):48.

[3]余茂武,丁顺.1543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7-9.

猜你喜欢

核分裂平滑肌病理学
PHH3改良计数方法在核分裂计数中的应用价值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左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细胞性纤维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