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管无气和肝风内动为纲辨治中风
2013-01-22王培利童晨光段文慧孟宪亮
郭 明,王培利,童晨光,段文慧,孟宪亮
缺血性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要症状,亦称之为“卒中”,西医称之为“脑梗死”。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现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史大卓教授以中风患者临床中出现“筋缓无力”和“痉挛强直”之不同,以血管无气和肝风内动为首辨要点,结合不同兼证的特点,采用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执简驭繁,临床易于掌握。
1 病因病机认识
中风发病后,患者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但往往忽视“弛缓无力”与“痉挛强直”两种临床症状病因病机的差异,而这两种症状正是中风病辨证论治的关键。“肢体弛缓无力”,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论述甚详:“元气藏于血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2]”。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无气则血行呆滞,四肢筋脉失养,继而废弱无用,弛缓无力。因此,血管无气、筋脉失养是中风病“弛缓无力”主要病机;“拘挛强直”,内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此处的风为内风。内风的成因,与肝气血阴阳相关,正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病机有如下几个方面:①肝血不足,血虚不能养肝敛肝,肝阳化风,虚风内动;②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而化风。肝主筋脉,肝风内动,横逆筋脉,影响气血运行,故见肢体痉挛、活动不利。就中风病不同阶段而言,亦有“弛缓无力”与“痉挛强直”的不同。中风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脏腑虚衰为本,风阳内动为标。起病阶段,多表现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痉挛强直,内风较为显著,且往往形成风夹痰、瘀、毒等邪气上扰脑窍的病机;病情相对稳定并好转之后,肝风内动之象渐熄,痰浊瘀毒之邪渐减,虚的本质显现出来,表现为元气亏虚,精血不足,虚风内动,筋脉失养,肢体废弱无力,迟缓无用。
2 针对主证,辨证治疗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的关键环节在于虚实两端,虚主要在气行血无力;实则在于内风横逆经筋。气行血无力多表现为“筋缓无力”,内风横逆经筋则多表现为“痉挛强直”。有其内必形其外,以症测因,治以熄风和补气为主,根据不同症状的兼夹,因证变化治疗方法,是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的主要环节。
2.1 阳亢化风 对于中风后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痉挛强直”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多为血虚或肝肾阴虚不能敛肝阳,肝阳亢逆无制而动风。这类患者平素血压偏高,性情急躁,突然出现半身不遂,肢体痉挛强直等表现。对于这类患者,治当首先平肝柔肝熄风、养血活血通络。肝阳得平、内风被熄,再辅以益气活血方药。平肝柔肝熄风、养血活血通络,多选用天麻钩藤汤、羚角钩藤汤等加减。肝阳暴涨,头痛、面红、目赤、眩晕者,当重用矿石类药物,以镇肝熄风汤加减,重镇暴涨之肝阳。但临床应应中病即止,以免闭郁气机,遏制血脉。
2.2 元气亏虚 中风后突然出现“弛缓无力”,或中风恢复期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色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细弱的者,病机多为元气亏虚、瘀血阻脉。此类患者,临证可参照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的配伍特点,重用补气药,轻用活血化瘀药,以达“气行血行”的目的。补益元气宜用人参或西洋参,也可用大剂量黄芪,其虽可补肺气、宗气,但补益元气之力稍弱。王清任言中风多属元气亏虚,半身血脉无气,但非人参、西洋参不能大补元气。人参或西洋参,上可补心肺,下可补肾元,和黄芪相伍,可大大增强补气活血之力。但若患者脉弦有力,切不可大剂量应用人参、西洋参或黄芪,否则气与血并上于脑,可导致脑出血等凶险之象。
3 重视兼证,灵活配伍
古代医家对痰、瘀致中风多有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指出中风与瘀血的关系。《本草新编》指出:“中风未有不成痰瘀者。”现代研究认为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如斑块破裂,可致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形成血栓致脑梗死。缺血性中风者多有痰瘀互结之象,痰瘀互阻是中风发病及临床症状缠绵难愈的病理基础,同时可致久病痰瘀酿毒的病理转化。若痰瘀互结,久聚成毒,损伤脑络,亦可出现失语、神昏、偏瘫等。
3.1 风痰阻络 中风多见于中老年人,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克伐脾土,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之邪滞于脉道,阻滞气机。中风后期,骨节疼痛、肢体虚浮、水肿、痉挛不利等症,均为经络风痰阻塞之征。常用药物如半夏、茯苓、橘红、竹茹、胆星等健脾化痰,并可用搜剔经络风痰之虫类药物,如全蝎、僵蚕、地龙等。
3.2 瘀血阻络 肝风内动与血行紊乱、筋脉失养密切相关。经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治风重在养血活血,在中风病的治疗中活血尤应注重通络。活血化瘀通络是中风病的常用治法,常选用当归尾、丹参、川芎、赤芍、桃仁、鸡血藤等;同时,对中风日久,经筋挛缩者,可合用搜络之品,如海风藤、青风藤、豨莶草等。
3.3 毒损脑络 本世纪初,国内学者提出“毒损脑络”的中风病病机特点[3]。中风后引发的脑组织损伤坏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病理损害,与中医“毒”邪致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直中脏腑和腐肌伤肉等特点多有相似之处。中风后痰浊、瘀血阻滞脉络,血行缓滞或不循常道,溢出脉外,瘀久不消,组织器官变性坏死,则蕴化成毒。同时,毒邪亦可致瘀,表现为主要如下三个方面:毒邪伤津耗阴,阴伤血滞为瘀;毒壅气机,气机不畅而血脉凝滞;热毒损伤脏腑,血行失司。现在医学的氧自由基、兴奋性神经毒、钙离子超载、炎性介质等病理因素,也与中医毒邪损络特点相似。临床可根据患者病症特点采取解毒祛瘀方法,药用大黄、黄连、胆南星、丹参、三七、川芎等配伍以清热解毒化痰活血,临床往往可获得较好疗效。
3.4 肝肾阴虚 《景岳全书·非风》中提出肝肾阴虚而致中风的病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浮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经曰:四十而阴气自半。中老年中风病人即使无明显肾虚表现,亦存在一定程度的肾气亏虚。中风后出现筋脉拘挛、骨软废用之症,宜用补肝肾填精,强筋壮骨药,用药宜甘温,即使偏于阴精亏虚病人,亦应在补阴精的基础上,佐以甘温补肾之品,以助阳化气,阳主升主动,阳气复,则筋骨恢复运动。药如熟地黄、骨碎补、川续断、千年健、山萸肉、菟丝子等。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复杂,病情发展多变,为古今难治病之一。临床以“弛缓无力”与“痉挛强直”表现出的虚实为纲,结合气血阴阳之盛衰,或以平肝熄风为主,或以补益元气为主,辨证辅以剔痰搜邪、活血通络、清热解毒、调补肝肾等法,有执简驭繁的作用,易于临床应用。
[1]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26.
[2] 三结合评注小组.《医林改错》评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98.
[3] 李澎涛,王永炎,黄启福.“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44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