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流配合复方紫归膏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1例

2013-01-21陈朝晖陈红霞张瑞芳代述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脓腔窦道尾部

陈朝晖,陈 林,陈红霞,张瑞芳,代述东

引流配合复方紫归膏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1例

陈朝晖1,陈 林1,陈红霞1,张瑞芳1,代述东2

目的:评价引流配合复方紫归膏换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方法:11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顺脊柱方向梭形切开窦道和脓腔,彻底清除窦道内坏死组织、着色瘢痕组织,并彻底搔刮创面,创面敞开充分引流,术后采用复方紫归膏纱条换药。结果:11例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20 d,平均换药时间35.4 d,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充分引流并复方紫归膏换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疗效确切,疗程短,一期治愈率高。

藏毛窦;切开引流;复方紫归膏;换药

骶尾部藏毛窦是指发生在臀间裂软组织内的反复脓肿形成、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的一种炎性疾病。2010年4月—2012年10月,我们共收治11例,采用手术充分引流并复方紫归膏换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7~35岁,平均22.5岁。病程7 d~3年,平均1.1年。其中4例均在外院以肛瘘、肛旁疖肿局部切开引流,创面迁延未愈;3例有2次手术切开史,5例因骶尾部急性红肿包块疼痛就诊。瘘口或包块均位于骶尾部后正中线附近,距肛缘3~10 cm,红肿,触痛明显,波动感不明显,瘘口挤压见少许脓性分泌物。直肠指诊未触及条索状物。探针探查窦道走向颅侧,窦道不与肛管、直肠相通。磁共振检查示骶尾部软组织块状影或液性暗区,均未与椎管相通。

1.2 治疗方法 全麻,俯卧位。2例腔内发现黑色绒毛发样组织。腔内或窦道内予以2%双氧水、亚甲蓝2∶1混合液染色瘘道及腔内病变组织,顺脊柱方向梭形切开窦道和脓腔,彻底清除窦道内坏死组织、着色瘢痕组织并彻底搔刮创面,注意勿伤及下面骨膜。用2%双氧水、生理盐水及碘伏反复冲洗创面,腔内碘伏纱布填塞,纱布加压包扎。切除组织常规送病理检查。术后第1周用2%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碘伏纱条换药。1周后采用复方紫归膏换药至创面愈合。

2 结果

本组11例全部一期愈合,住院时间10~25 d,平均20 d。换药时间25~45 d,平均35.4 d。病理结果均显示炎性组织伴部分纤维化改变。随访6个月~2年,切口无不良反应,无复发。

3 讨论

骶尾部藏毛窦多见于年龄青壮年男性,体型偏胖且毛发浓密以及臀间裂过深和臀部经常受伤的患者易发。常因急性感染而就诊,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有时破溃形成多个窦口,病程迁延难愈。本组中2例系大学新生军训中急性发病就医,1例数年前骶尾部外伤后逐渐局部包块破溃发病,提示骶尾部局部受力、摩擦、外伤易诱发。

根据发病的位置、体征,本病诊断不难。有文献报道,藏毛窦中毛发阳性率约40%~50%[1]。本组中仅有2例肉眼发现窦道内黑色绒毛发样组织,术后病理均未证实为毛发组织,所以腔内有无毛发不是诊断该疾病的标准之一。临床中主要需警惕误诊,应与以下疾病鉴别:⑴肛瘘。肛瘘指检可触及与之相对应的条索物,肛内有内口。藏毛窦包块或外口距肛门较远,皮下无条索物,肛内无内口、探针检查窦道多向颅骨侧走行而非肛内,不与肛管、直肠相通。⑵肛周脓肿。病发时肛门疼痛、坠胀明显,包块距肛门近,镜下可见对应位肛窦深大凹陷、红肿充血明显。急性期藏毛窦病变范围局限于骶尾部,一般疼痛不明显,镜下亦无阳性体征发现。⑶结核性或梅毒性肉芽肿。血液学检查可鉴别。⑷脊索瘤、骶前囊肿或骶前畸胎瘤。骶尾部核磁共振检查可排除诸病。为了避免误诊,除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外,我院还常规行骶尾部磁共振检查,以排除脊柱及脊髓病变,避免误诊误治。

我们主张,藏毛窦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⑴单纯瘘道或囊肿切开引流术,手术简单,但可能存在残余病灶清除不彻底、容易复发等缺点。⑵一期切除缝合术[2],对病变较局限、脓肿较小或单一瘘道,可采用一期切除缝合术。优点是愈合时间短,局部瘢痕组织少。但由于骶尾部位置特殊,缝合后局部张力高,疼痛剧烈,且复发病例增多[3]。⑶创面切开引流植皮术[4],对于术后复发、反复感染的骶尾部藏毛窦,采用切除病灶后伤口开放,待肉芽充填后二次植皮治疗。我们采用切除病灶,充分敞开引流并用中药复方紫归膏纱条换药治疗,术前用亚甲蓝染色脓腔和窦道,以指导手术的范围。由于骶尾部病变局部感染,常用的骶麻或局麻均无法使用,我们采用全麻。顺脊柱方向梭形切口,切口宽约0.5~1 cm,长度应超过脓腔并充分切开各支管。术中尽可能剔除着色的腔壁、坏死组织以及潜在的瘘管。近骶尾部时需避免伤骶尾浅筋膜,更不可伤及骨膜。术后腔内用碘伏纱条填塞压迫止血。术后第1周由于创面分泌物较多和利于腔内坏死组织的排除,我们采用碘伏纱条换药。待创面肉芽组织开始生长,1周后采用院内中药制剂复方紫归膏每日换药。复方紫归膏主要由紫草、当归、乳香、没药、白芷、儿茶、象皮、麻油等中药制成的外用油膏,有消炎、止痛、生肌、长皮的功效。方中紫草味苦寒,凉血活血,清热解毒;当归活血祛瘀,能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二药共为主药。乳香、没药活血散癖和芳香通络,借助白芷辛散之力,儿茶、象皮拔毒祛腐之功,合用共起清热解毒止痛,生肌敛疮之功效。复方紫归膏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小术后瘢痕[5]。本组结果表明,充分引流并复方紫归膏换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骶疗效确切,疗程短,一期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1]陈叶红,费凤珍,林才照.13例骶尾部藏毛窦外科治疗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5):419-420.

[2]孙巍,孙志勇,王祥惠.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治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0):3308-3309.

[3]McCallum IJ,King PM,Bruce J.Healing by primary closure ver⁃sus open healing after surgery for pilonidal sinu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J,2008,336(10):868-871.

[4]詹学斌,陈朝文,刘东生.藏毛窦切除术后切口开放、缝合或皮瓣转移的疗效回顾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12): 1127-1129.

[5]陈朝晖,代述东,曲小伟.复方紫归膏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2):129-131.

(收稿:2013-03-16 修回:2013-04-26)

(责任编辑 司呈泉)

R635

A

1007-6948(2013)05-0559-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3.05.025

1.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科(成都 610500)

2.都江堰市中医院肛肠科(都江堰 611800)

猜你喜欢

脓腔窦道尾部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游离股外侧肌皮瓣治疗合并巨大脓腔的慢性脓胸疗效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海洋大探险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N的最大值是多少?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慢性窦道的诊治
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治疗窦道的临床研究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