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2012-12-29詹利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经口颅脑气管

詹利红

河南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 洛阳 471002

重型颅脑损伤是创伤外科中一种严重损伤,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的疾病,病死率高达50%[1]。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不能有效排除呼吸道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极易引起窒息,因气道阻塞缺氧,加重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因此,开放气道,快速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对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和预后至关重要。我科2009-10—2011-10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分别采用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和经口/鼻腔吸痰,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院前急救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4~65岁,平均(36.25±15.24)岁。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5~64岁,平均(36.35±15.27)岁。颅底骨折17例,脑挫裂伤20例,硬膜外血肿15例,硬膜下血肿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脑疝3例,受伤后到达现场时间20min~6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转运回院后经CT或 MRI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 2组患者均未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到达现场后立即开放气道;头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2];脱水降颅压;止血抗感染;激素治疗等。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全程监控,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患者喉部有痰鸣音或哮鸣音,口腔或口咽通气管内看到分泌物时或SaO2下降时给予吸痰。吸痰前先常规给与翻身、叩背,使痰液松动。观察组安置口咽通气道,选择相当于患者门齿到下颌角距离大小的口咽管。操作者站与患者头侧,左手用压舌板将舌下压,右手持口咽管,口咽管凹面向上腭,将口咽管沿舌面向下插入,当口咽管插入约1/2时,旋转180°,然后顺舌面继续插入至舌根处。为防止口咽管移位脱落,可用胶布在患者面部适当固定[3]。需要时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应用电动负压吸引器,调节负压0.01~0.02kPa,吸痰管插入深度15~18cm[4],动作轻柔,左右旋转,边退边吸。分泌物多时稍作停留,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若患者颅内压(ICP)较高,吸痰管不能插入过深,避免引起ICP升高,并缩短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0 s[5]。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面色及SaO2,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吸痰,给予对症处理。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以纠正吸痰引起的缺氧和低氧血症。对照组经口/鼻腔吸痰,其余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吸痰前1min和吸痰后3min SaO2变化。(2)一次插管成功次数:吸痰管能一次迅速、顺利插入气管。(3)呼吸频率(R)减慢>3次/min。(4)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资料χ2值的连续性校正,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差±标准差(BZ_15_1694_320_1782_360)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吸痰前1min和吸痰后3min SaO2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吸痰前1min SaO2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3min SaO2上升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观察组一次插管迅速准确,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痰后R减慢>3次/min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痰后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吸痰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2组吸痰前1min和吸痰后3min SaO2比较

表2 2组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急诊外科常见重症,患者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引起窒息,及时有效吸出口/鼻腔及气管内的分泌物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传统的经口/鼻腔吸痰因刺激性强,多数患者不耐受,一次吸痰成功率低,易损伤口腔黏膜,效果差。放置口咽通气道可以避免舌后坠,防止舌咬伤,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吸痰。吸痰管经口咽通气管插入,减少了从口到咽部的解剖死腔,深度较经口/鼻吸痰深4~6cm[6],吸痰管可深达气管,有利于吸出患者呼吸道深部的痰液。

调查显示,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吸痰后3min SaO2上升明显,从而减轻了脑水肿,降低了颅内压,保护了脑组织,促进了患者的顺利康复。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一次迅速准确插入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减少了吸痰时间。吸痰时间过长、过频会影响患者的颅内压,使颅内压升高[7]。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后呼吸频率明显减慢、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明显。吸痰效果显著提高,间接减少了吸痰次数,吸痰次数减少,大大减少了肺部感染的机会,降低了肺部感染率,使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失去了主动清理气道分泌物的能力,易因气道阻塞加重脑水肿及颅内压,因此,保证气道通畅至关重要。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是一种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通气效果,达到通畅气道的目的。一次吸净痰液,大大提高了吸痰效果,减少了频繁吸痰对患者的刺激,降低了颅内压,减少气道黏膜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插管次数减少,也减少了肺部感染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院前急救中广泛使用。

[1]江基尧,朱成,罗其中 .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4.

[2]张爱萍 .3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66-67.

[3]徐丽华,钱培芳 .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5.

[4]李红梅 .口咽通气道在危重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57-258.

[5]朱丽芳 .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4):1-2.

[6]陈月妹,黄煌,魏小芬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 497-1 498.

[7]胡亚玲,王海燕 .不同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38-39.

猜你喜欢

经口颅脑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