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线与CT诊断39例周围型肺癌的对照分析
2012-11-21邓海
邓海
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诊断困难、预后较差以及发病率逐年上升等因素,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本研究回顾性对比分析39例术前做胸部X线与CT检查、术后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组资料来源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确诊为周围型肺癌的39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在27~63岁之间,平均(48.3±5.9)岁;腺癌21例(53.85%),鳞癌 8例(20.51%),腺鳞癌 4例(10.26%),肺泡细胞癌 3例(7.69%),大细胞癌 2例(5.13%),小细胞癌 1例(2.56%);肿块明显者 29例(74.36%),无明显肿块者10例(25.64%);肿瘤大小在1 cm以下者10例,1 cm~2 cm者25例,超过2 cm者4例;右肺22例(上叶12例、中叶3例、下叶7例),左肺17例(左上叶11例、下叶6例);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咳嗽、咯痰等肺部疾病。
1.2 检查方法 本研究期间所有胸部X线和CT检查的机器未改变,均行摄正、侧位胸片,图像清晰,无伪影,必要情况下配合透视检查。本研究39例患者中,先行正、侧位片胸部检查而后行透视检查者20例;仅摄取胸部正、侧位片者14例;先行透视检查而后行胸部正、侧位胸部检查者5例。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以层厚7 mm或10 mm,螺距0.75~1.5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病灶或可疑层面采取从肺尖至肺底高分辨率CT扫描,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和边缘情况适当调整使用肺窗及纵隔窗摄片检查[2]。
1.3 统计学方法 用χ2线检验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定性准确率的差异进行分析。
2 结果
经胸部X线和CT检查显示结果见表1。
表1 胸部X线和CT检查显示结果(例,%)
3 讨论
根据胸部X线和CT检查,经病理学确诊结果,总结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特点。癌体大小:CT检查方便,患者认可度高,能清晰显示肿块的大小和密度等特征,尤其对2 cm以内的结节影更确切,X线检查对2 cm以内的结节影显示有限,当癌体在3 cm以上时二者差别不大。CT检查有便于临床分析和量化的癌体密度值作为标准,而X检查依据肉眼观察和检查者的经验,误差较大。癌体结构结构:CT检查分层能力较强且清晰可见空洞和壁厚,是否钙化及大小等,而X线检查对空洞的发现率较低[3]。边缘与轮廓:CT检查对结节状肿块的轮廓可直接评价,而X线检查分辨2 cm以下肿块时较差,需要进一步检查分析。毛刺:CT肺窗可清晰显示毛刺的特征,而X线显示较差。空泡征与细支气管气象征:X线显示不明确,而CT薄层断面显示较强。血管凝聚征:本研究X线检查3例,CT检查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肿大:CT显示淋巴结等清晰,而X光平片发现大于2.0 cm的淋巴结肿大较明显。骨转移(破坏):X光平片查出3例骨转移,而CT扫描出7例,两者在显示椎体破坏方面,CT有明显优势。胸水:胸水的有无并不是诊断肺癌的指征,但发现胸水能缩小诊断范围,CT对积液发现敏感,特别是少量胸水亦能查出。
CT检查费用较贵、密度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低、扫描时间相对较长、辐射较大,而X线检查费用低廉、操作简单,在普查和初步诊断肺癌时,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对肺癌的诊断作用。
[1]陈为军,陈书林,张辉,等.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附36例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8):673-674.
[2]李铁一,牵辉,龚学玲.胸部结节影象诊断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299-302.
[3]孙希刚,李吉臣,陈冰,姜金杰.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5):6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