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28例疗效观察
2012-11-01戴冲华
戴冲华,马 斌
(陆良县人民医院,云南 陆良 655600)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高能量损伤是其最常见的原因。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病情危重,常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大出血甚至休克[1]。因此,如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意义重大。目前,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多为手术治疗,其首要目的是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避免继发性损伤[2]。由于骨盆特殊的解剖结构,重建骨盆环稳定性的关键之处在于对骨盆后环的解剖复位和固定。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2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取经皮骶髂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5~68岁,平均(39.1±10.5)岁;本组患者入院进均主诉腰骶部疼痛;入院在伤后4~12h,平均(4.6±1.2)h;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5例,交通事故伤8例,其他原因5例;合并伤:5例合并胸腔或腹腔脏器伤,2例脊柱骨折1例合并肾挫伤。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骨盆三维CT摄片,明确损伤情况。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积极处理合并伤,包括止血、抗感染及抗休克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根据CT三维摄片及重建情况,对患者行胫骨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并定期进行X线复查进行牵引重量调整。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下手术,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借助透视机对骨折移位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采用外固定架Schanz螺钉对移位较明显者进行闭合复位,复位后在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连线中后1/3处进针,并作一小切口常规分离组织直至显露髂骨。在C臂X线机的监视下,在骨盆横断面水平线处以20°角从后外方向向前内方向,盆冠状面横切线成10°角由下至上,在切口处插入直径为2cm的套管[3],在C臂X线机的监测下,观察套管定位准确后再将直径为2mm的导针植入,再次在透视机监测下确定定位准确后植入螺钉。骨盆前环骨折患者在植入螺钉后,根据骨折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固定。本组2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植入1枚螺钉,5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2例单纯重建钢板,余3例联合支架外固定。所有患者术毕第1天进行肌肉功能锻炼,术后第3周鼓励患者借助于拐杖并进行少量负重行走,而后逐渐过渡至完全负重,负重行走时应量力而行,不可随意过度负重,术后8个月恢复正常行走。
1.3 疗效评价
术后定期进行三维CT摄片,按Matta评分标准即以术后骨折移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4mm为优,4~10mm为良,10~20mm为中,>20mm为差。对患者骨盆功能及运动采用Majeed功能评分,85~100分为优,70~84分为良,55~69分为中,<55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较成功,无1例死亡,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11~28d,平均(19.5±2.6)d;手术时间68~288min,平均(145.2±53.8)min;患者术中失血量1000~1600mL,平均出血量(1321.3±124.0)mL;回访所有患者6~18个月,与治疗前相比,Matta评分及Majeed功能评分结果见表1。
表1 本组28例患者治疗前后Matta评分及Majeed功能评分比较
3 讨论
骨盆骨折是临床上骨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两种,不稳定型骨折较稳定型骨折病情更为危重,若不及时救治,易引起死亡或遗留后遗症。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下肢牵引及骨盆带外固定等治疗[4,5],但临床实践证实,这些方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后期易发生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复位后丢失率较高,而且骨盆带外固定等手术治疗创伤大,术中术后出血多,易导致骨盆组织的损伤,目前,已不再作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常用的治疗方式[6]。本研究中的28例患者我们均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复位效果好,患者骨盆功能恢复快。通过本组手术,我们体会到,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需熟练掌握以下两方面技术:
(1)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螺钉植入有单S1螺钉、S1、S2平行双螺钉及骶髂短螺钉,本组28例患者,我们均采用单S1螺钉,S1骶椎骨密度较高,而骶髂螺钉的固定效果与骨密度密切相关[7],因此,我们认为采用单S1螺钉固定效果最佳。文献报道表明,S1、S2平行双螺钉固定可更好地重建骨盆后环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其损伤骶神经的风险较单S1螺钉更大[8],因此,综合考虑多因素,我们选择单S1螺钉固定。
(2)手术过程需在透视机透视下进行:为了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损伤,本组手术整个过程均在C臂X线机引导下完成,因此术中操作不仅简单,价格较低,而且可实时监测,而单一平面CT对病变部位不能三维显示,且成像模糊,而三维CT又需对骨盆正位及入口位、出口位反复进行摄片,操作较为繁琐。
综上所述,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不仅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而且患者术后早期就可进行功能锻炼,恢复快,效果显著。但是此法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高,而且手术需在C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对设备有一定要求,在基层医院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1]张文捷,张新武,任先军,等.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确定性处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4):422-424.
[2]SHLAMOVITZ GZ,MOWER WR,BERGMAN J,et al.How(un)useful is the pelvic ring stability examination in diagnosing mechan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in blunt trauma patients[J].J Trauma,2009,66(3):815-820.
[3]COLLINGE C,COONS D,TORNETTA P,et al.Standard multiplanar fluo-roscopy versus a fluoroscopically based navigation system for the percutaneous insertion of iliosacral screws:a cadaver model[J].J OrthopTrauma,2005,19(4):254-258.
[4]SAGI HC,ORDWAY NR,DIPASQUALE T.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xation for vertically unstable sacroiliac dislocations with iliosacral screws and symphyseal plating[J].J Orthop Trauma,2004,18(3):138-143.
[5]丁浩,马金忠,黄建华,等.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49-50.
[6]姚彩娟.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J].天津护理,2005,13(5):257.
[7]吕涛,吕元杰,胡春明.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与展望[J].吉林医学,2005,26(1):97-99.
[8]张前法,庞清江,葛志斌.骨盆后环损伤内固定重建方法的选择[J].中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12):121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