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樊城山陕会馆碑刻及史料价值

2012-10-30张平乐李秀桦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碑记商号重修

张平乐,李秀桦

(1.湖北文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湖北 襄阳 441021)

碑刻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料形式,其载体决定了碑刻文献具有很强的保真性和持久性[1],有着其它文献形式所不可取代的学术价值,在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众多学科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清康熙以降,有山西、陕西商人来襄阳经商,为崇祀关公和“聚乡人、联旧谊”、“敦梓谊、睦同人”的需要,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所立的《建修关帝庙碑记》考察:他们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开始在“樊城西北隅”修建关帝庙(具体位置待考),始称关帝庙。其后,山陕商人不断对“山陕庙”集资修整和扩建,最终将其建成为建筑群总面积达到了数千平方米,殿阁楼堂100余间的规模宏大的山陕会馆,其发展演变中的每个环节基本上有立碑勒石给予记载。

一、碑刻的概况

山陕会馆现存从建修以来的17通碑刻,分别立于襄阳二中操场南山墙,立于或嵌入会馆过殿、大殿天井及檐廊下南北山墙。其中立于操场南山墙碑刻3通:《建修关帝庙碑记》、《关帝庙创置石狮小记》、《重修碑记》。嵌入过殿碑刻2通:《重修院墙碑记》和《应验不计》。立于或嵌入会馆过殿、大殿天井及檐廊下南北山墙碑刻12通,南北相对而立,实为记述有关山陕会馆修建的5件大事和资金捐输资。北为记述事件,南为捐资人(商号)名单。计有:《初建山陕庙碑记》2通;《樊镇西庙初建三官殿碑记》2通;《山陕会馆重修山门门面乐楼碑序》2通;《功德不昧》2通;《重修山陕会馆并初建荧惑宫碑记》4通。

以上碑刻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山陕会馆由关帝庙,演变为山陕庙,最后成为山陕会馆的发展过程,为会馆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文献资料。根据《樊城会馆》课题组从2010年至今对山陕会馆所做的田野调查,现将会馆现存碑刻文献加以梳理,以下表的方式呈现。

表1 樊城山陕会馆碑刻一览表

表注:(1)秦行捐74两;汾酒坊捐银15两;□□及后捐银13两。以上可确认捐资合计102两。众姓22排捐银商家和商人,每排17家,约共374家,字迹不清,捐银数目不可考。(2)首人25人,督工首人10家(人),可准确计入的商号(商人)捐银108两。捐银可辨认的有商号(商人)124个,可统计的捐银801.7两。合计909.7两。(3)应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初建山陕庙捐资的山陕籍商人(商号)名单及捐款数。每行约45捐资人,约28行,合计约1260人。因风化严重,捐银数不详。按每(人)家1两计算,捐银1260两。(4)首人共12人,捐银26.4两。共84名商人(商号),捐38.03两,加上历年做会余银98两,合计162.43两。(5)乾隆贰拾伍年,即1760年。此碑1760年为重修山陕会馆捐输银两功德碑。重修事宜不详,应有另碑记述重修事宜。官员李敏学资助20两,山西盐商捐银36.8两。其他商号(商人)共195家。“合盛长记”以上可考捐银365.6两。加李敏学和盐商共捐银422.4两。“合盛长记”以下捐银不可考,未计入内。(6)初建三官殿首人、督工总理首人等及捐银数。首人共60人(商号)。总理督工首人共10人。城内众姓共捐银20两。永丰店众客布施银16.17两。马义和施银3两。合计捐银29.17两。(7)此碑记载约735个商号,按目前可识读商号捐资数,计算捐银1043.4两。另有”合□兴号”以后有名称商号48家,173家商号空缺,计221家,按每家捐银1钱估算,共捐资22.1两。总合计956家商号,捐银1065.5两。(8)地方官员将军明亮捐银50两,署襄阳同知郭渊极捐银8两,候补分县雷其凤捐银10两;众棉花客厘头银270两,山西众木客捐银50两。合计捐银388.0两。首士中有高录捐银二两,单独列出。各行首士57人(家)。(9)共有商号801家,捐资3289.76两。另8家字号无捐银数,未计入内。(10)地方官员共6人,捐银190两。(11)以上合计有名称商号共357家,加众号,捐银10296.5两。(12)有名称的284个商号,另加众号(具体数目不可考),捐资不少于4296.5两。(13)合计商号365家,另有众客号,不可考具体数目,共捐银7342.1两。(14)此碑立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此时山陕会馆管理制度已经成熟,从厘金中义捐用以维护会馆运作,五年期满,说明勒石原由。并将期间捐资的商号、商人名单列上以资表彰。涉及到山陕商人在襄樊的各个行当。并按捐资多少依次排列。主要有当行、三义行、汉中帮、汾酒行、通城会、五福会、骡店等。另列纠首和值年首士,说明会馆每一年都有专人管理,制度相当健全。该碑合计231家商号。捐款合计4975225文。有始松和、松生和两字号捐款纹银一两,按1000文计算。(15)此碑立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内容为会馆运作而捐输资金的山陕商号商人名单及捐资数。山货行共商号260家,捐银1694.7两。其余186家商号共捐银72.6两。合计商号446家,捐银1767.3两。

二、碑刻的主要内容

1.碑刻的分类

山陕会馆碑刻按记载内容区分,主要有以下三类:

从康熙四十四年(1705)以来,由僧团或会首主持所进行的历年修建、修缮关帝庙(山陕庙)、会馆建筑工程的记事和捐输碑刻。此类碑共有15通。

反映会馆内部管理制度的碑刻。仅有《功德不昧》1通。

反映关公保信仰崇拜的碑刻1通,即嵌于山陕会馆过殿南山墙《应验不计》碑,立石时间待考。

2.碑刻的内容

以下按碑刻立石时间为序,一一介绍山陕会馆碑刻内容。其中《应验不计》碑石时间不可考证,列于最后。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修关帝庙碑记》碑为红色砂质岩石材,风化严重,字迹严重漫漶,全文500多字,约155字不可辨。碑文记述修建山陕庙的缘由和捐资商号名单。事由是山陕商人“訾其非秦晋古刹”而“是以戮力”“建昉于康熙三十九年”,说明关帝庙开始修建于“康熙三十九年”,即1700年,经过五年的修建,关帝庙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正式落成,后经历年扩建演变、完善功能,从而成为山陕会馆。在残缺不全的碑文中可以看到秦行、汾酒坊是山陕商人中财力雄厚的商家。秦行从事行当待考。汾酒坊指山西经销酒业的商人团体。为显示对关公的崇拜,碑文中出现两处敬空(空格另提一行)。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初建山陕庙碑记》,记述初建山陕庙的过程。原因是“关圣之英风与日月同光,而刚直且以克塞两间悠久无息,而亿万世之后尤得以过化存神也,况我山陕之俗,人多意气,性多刚直,抑或关圣在天之灵所默移而格化,行至近始邪?”准确标明山陕庙的地界为“樊之官街,卜于马乡绅之宅右,徽州圣庙之左,置陈杨汪王四宅之地,建立行宫,印契输纳。”此碑记载首人25人,督工首人10家(人),可准确计入的商号(商人)捐银108两。捐银可辨认的有商号(商人)124个,可统计的捐银801.7两。合计909.7两。与《初建山陕庙碑记》之相对的续碑,风化严重,缺字达95%,仅有右上角有数人名可辨认。应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初建山陕庙捐资的山陕籍商人(商号)名单及捐款数。每行约45捐资人,约28行,合计约1260人。因风化严重,捐银数不详。按每(人)家1两计算,捐银1260两。以上两碑捐资数相加,不少于2170两。此碑给我们另外一个重要信息:明确修建的是“山陕庙”,一个以地缘为纽带的符号出现,说明了山陕庙是为山陕籍商人而服务的信仰崇拜和联谊场所——一座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物。

乾隆十七年(1752年)《关帝庙创置石狮小记》,正文467字,记述乾隆十七年(1752年)设置山门前石狮一事。现立于襄阳二中门口石狮为蹲狮,保存完好。碑文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时任湖北布政使司分守安襄郧道兼理水利事务按察司佥事的李敏学撰写。“樊为水陆交通,南极湖湘,北控关洛,舟楫蹄轮之所经,商贾百货之所集,称繁会焉!”说明了樊城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碑文撰写者时为“湖北布政使司分守安襄郧道兼理水利事务按察司佥事纪录卅次”的“晋绛李敏学”。李敏学,山西绛州人,监生。乾隆十五年(1752年)分守安襄郧道。会馆延请家乡官员撰写碑文,一是为显示荣耀和骄傲,二是官员也乐意为本帮人士扩大声势。这也是商界人士与地方官员相互影响的佐证。碑的另一部分为创置石狮而捐输的商号名单。首人共12人,捐银二十六两四钱26.4两。共84名商人(商号),捐银38.03两,加上历年做会结余98两(做会,是庙会还是融资活动,值得考证),合计162.43两。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碑记》,记述重修山陕会馆捐输银两功德碑。重修事宜应有另碑记述。在为会馆创置石狮五年后,山西官员李敏学又资助20两,山西盐商捐银36.8两重修山陕会馆。除官员资助重修外,“山西众盐商共捐钱叁拾陆两捌钱”位于第二。《襄樊港史》第61页载:“清初,定准盐每引为200斤,襄阳府食盐的输入每年达596万斤(折合3557吨),与明代相比增加了一倍左右。”说明盐商已经成为山陕商人的一支劲旅。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樊镇西庙初建三官殿碑记》,记录初建三官殿的过程。“樊西庙药王殿后基址宏敞,山陕诸君子谋建三官殿久矣。”除记载建三官殿原因外,还记录了首人、督工总理首人等及捐银数。首人共60人(商号),总理督工首人共10人。数量之多,说明了会馆协议管理和运营机制。与之相对《樊镇西初建三官殿碑记》续碑嵌入会馆大殿天井南墙,内容为初建三官殿捐输的商号众姓及捐银数。为修建出资的商号(商人)约956家,捐银约1065.5两。在商号之末同时列入了住持僧湛熙、湛炆、湛熤等人,僧人的持续管理,表明会馆对外仍然有庙宇的功能。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院墙碑记》,记载为重修山陕会馆院墙捐银的商号、商人及捐银数。共有商号17家,行业涉及到南货行、当行、靛行、三义行、故衣行、钱行、成衣行、水烟行、秦行、汾酒行、草帽客、京货铺、铁货行、草帽铺、木行、毡帽客。其时山陕商人们的经营范围之广、分工之精细、门类之齐全可见一斑。

嘉庆六年(1801年)《山陕会馆重修山门门面乐楼碑序》,为重修山陕会馆山门、门面、乐楼和“定中门外有地藏庵一所”而立。山门门面是会馆脸面,也是山陕商人社会形象的外化,注重修缮装饰自不待言。乐楼一向是会馆重要组成部分,既有酬神目的,亦为岁时节日同籍乡贯而自娱。碑文中称“今山陕会馆历有年所,自康熙三十九年山陕二省客商建立庙宇,前后殿阁参差,廊舍整齐,其崇峨壮丽,非仅气势之雄浑而绕梁遏云,尤有歌声之嘹亮。”再次证实关帝庙的修建时间。续碑为捐银的山陕籍商号(商人)及捐银数。地方官员“将军明亮捐银伍拾两,署襄阳同知郭渊极捐银捌两,候补分县雷其凤捐银拾两;众棉花客厘头银贰佰柒十两”,山西众木客捐银伍拾两,合计捐银388两。地方官员和商人联合修建山陕会馆也成为一个传统。地方官员借机张扬,商人也借官员之威,官商联手,相得益彰。续碑为捐银的山陕籍商号(商人)及捐银数。根据统计共有商号801家,捐资3289.76两(另8家字号无捐银数,未计入内)。其中捐银最多的是“广信典一百六十两”,“瑞成典一百六十两”,捐银最少诸多小商号才“一钱二分”,商号实力上的区别很大,说明山陕商人的典当业是从业人员多、经营规模大的暴利行业,同时表明典当业经济地位高,经济实力雄厚,是财大气粗的龙头行业。

道光三年(1823年)《重修山陕会馆并初建荧惑宫碑记》序碑1通,另有续碑3通。记述重修山陕会馆并建修荧惑宫和捐资情况。“荧惑”是火星的别名,故祭火星,就是祭“荧惑”。古代人祭礼“荧惑”为五天神之一。原“会馆一区建自康熙三十九年,内奉关圣、三官、药王诸神”,因“奈岁经百余而殿宇见形朽坏”,住持湛汶采取“按生意大小分别秩序起拔厘头,营运生息因微致广,积少成多”的方法,“自嘉庆十六年起至二十年凡累数万金,乃购买隙地重加区画,庀材鸠工,聿新建造中修正殿三间,崇奉天尊。庄严圣像,画栋丹楹,瞻依之下洋洋如在前。建拜殿三间、钟鼓楼二座、东西看楼,重修乐楼,大展山门,巍然焕然,庙貌增辉”,另外修建“正殿之右初建荧惑宫,奉祀火德星君、平水明王、增福财神”,展示了山陕会馆从单一的乡土神供奉到多神崇拜过程。同时,山陕会馆的建筑也在道光三年(1823年)的大型营造后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此外,“又于打铜街新开便门,增置铺面十间,以及山门左右并瓷器街东旧有铺面七间,以所得房租均为香火补修之费”,通过出租房屋的租金来补贴庙宇的香火费用。《重修山陕会馆并初建荧惑宫碑记》与续碑一共用同一碑座。续碑(1)为重修山陕会馆并初建荧惑宫捐银商号(商人)名单。按行当和捐银多少分列:当行共商号15家、汉中帮共商号167家、义长会共商号5家、虔诚会共商号11家、汾酒行共商号54家、铁货行共商号4家、铜货行共6家、布行共商号11家、众水客共商号18家,加众号,不可考具体数字,捐银262两。靛行共商号11家、草帽客、20家、京货行商号2家、老汾酒行商号4家、染坊商号4家、土账行、力行、草绳行、皂君会、灯笼铺商号3家、新打洪商号7家、谦和行商号2家、柴行、义诚花行、合兴行等。续碑二与续碑三立于大殿廊檐下南侧同一碑座。内容为捐银商号(商人)名单。涉及到山陕商人经营的多个行当。如三义行、粮行、南货行、估衣行、府城会、陕西衣庄、西货行、骡店、粮行、过载行、外船众客号、山货铺、秦行、毡帽行。以上统计表明,此次捐银达到22095.1两,是历次修缮山陕会馆涉及到商号最多,募集资金最多的一次。捐银者有名称商号、有姓名官员和商人计有1110家之多。碑文中因诸多捐银“众号”的存在,亦无法准确统计具体数字。募集资金所涉及行业亦无所不包,在同一同籍乡贯的旗帜下,还有一些同行业商号组成了小行会。如三义行、粮行等。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功德不昧》碑,立于大殿檐廊北山墙。此时山陕会馆管理制度已经成熟,从厘金中义捐资金中拿出来用以维护会馆运作,五年期满,说明勒石原由。因为会馆的经营需要长期维持,管理工作需要稳定的经费,所以会馆发展出一套如何实行管理团体捐款和管理团体产业的内部规章制度。“率前任之旧章更当料后日之机宜,是以前者义捐厘金,原谓资富永年,豫绸缪计。”管理团队如现代理事会制度一样五年一换届。并将期间捐资的商号、商人名单列上,有以资表彰的意思。厘金制度本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也是商帮用于募集资金的方法。从此碑刻中可以看到,当时涉及几乎所有山陕商人在樊经营的各个行当。并按惯例按捐资多少依次排列。行业主要有当行、三义行、汉中帮、汾酒行、通城会、五福会、骡店等。另列纠首和值年首士,说明会馆每一年都有专人管理的“轮值”制度,其内部运作制度相当健全。此时币制亦发生变化,不再使用银两,而改为使用制钱,单位改成“文”。但续碑依然采用银两制度,值得研究。

《应验不计》碑石嵌于会馆过殿南山墙。因年代久远,石材不佳,碑石风化严重,大部分文字已不能辨。碑文分两部分,上半部为经文《关夫子觉世真经碑文》。查阅文献资料,三言和四言编成的《关夫子觉世真经碑文》的内容为劝世人积德行善等作为准则,实为支撑山陕商人的行为规范。碑刻下半部为《帝君真经》,记载关公显灵事件,“蒙神庥示”,“辛己八月,偶梦跪迎帝君”,再次神化关公。因山陕会馆历来都是庙宇与商人社会组织的综合体,借关公之神力来约束商人的行为。

三、碑刻的史料价值

山陕会馆碑刻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厘清山陕会馆历史沿革

从碑刻中我们可以看到,山陕会馆修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时称关帝庙,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竣工;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增建拜殿、正殿及戏楼,扩建山门、增建门面,并重塑关帝圣像,改称“山陕庙”;乾隆十七年(1752年),创置山门外石狮两尊(今仍保存于山门之外);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对“山陕庙”集资修整;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新建了祭祀天、地、水诸神的三官殿;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院墙;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山门、门面和戏楼,改称“山陕会馆”;道光三年(1823年)再次重修山陕会馆,并于正殿之右新建荧惑宫、增建花园和香积禅寺(僧房)等,经过123年的不断修建经营,山陕会馆建筑群总面积达到了数千平方米,殿阁楼堂100余间,达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其建筑之宏伟,规模之浩大,居樊城各会馆之首。

2.会馆建筑形制的佐证

会馆建筑不民于一般传统民居,又与官绅阶层的豪宅大院迥异,它是明清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各地域文化在异地的窗口。它体现出多元文化发展共荣的特点,同时又是不断顺应社会发展所需,有效地进行社会整合的功能。比较完备的会馆是高屋华构,它们追求符合礼制。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物,坐北朝南,最南端为戏楼(乐楼),依次为客厅、正厅和东西厢房,有的会馆还设有魁星楼,在会馆后院设置假山,建亭掘池。因大多会馆亦是崇拜神灵的空间,中轴线上要布置山门、戏楼、钟楼、鼓楼、拜殿、大殿等,有些空间也与商人活动空间共享。

从会馆历年不断修建增建的偏殿、拜殿、荧惑宫、戏楼、石狮,修理院墙等事宜中,一是可以看到山陕商人为了显示雄厚财力物力,会馆也随着实力增强壮大而不断扩大规模。“区画经营,大解囊橐,鸠工庀材”,山陕商人不惜重金数次扩大会馆规模。二是可以看到会馆建筑形制。会馆建筑通常由山门、戏楼(乐楼)、钟鼓楼、过殿、大殿、偏殿、花园等组成。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因“药王殿后基址宏敞,山陕诸君子谋建三官殿”,“士士欣从,人人乐输”,从而“阅时未几而工告竣”。在嘉庆六年(1801年),修“拜殿三间、钟鼓楼二座、东西看楼”,重修之后,“门面之辉煌较前倍丽,乐楼之灿烂比昔加观。”在道光三年(1823年),主事者不但重修了山陕会馆,“修正殿三间”,而且还大兴土木“初建荧惑宫”,其捐资商号超过1000家,捐资达到22095.1两。

从碑刻中可以考证,经过不断营建的山陕会馆建筑为一规模宏大的建筑组群,分左中右三路,中间一路为中轴对称布置,从前往后,依次为石狮、照壁、山门、钟楼、鼓楼、拜殿(过殿)、大殿(后殿)。左边一路为厢房、假山、花园等。右边一路为荧惑宫、花园和香积禅寺。目前,“会馆仅存旧建筑仅原貌的十之一二”,其重要组成部分拜殿、钟鼓楼依然保存,其他毁损年代不详。

清代会馆建筑形制的变化也折射了山陕商人从单一乡土祝的崇拜到多神崇拜的过程[2]。因山陕商人崇拜的主要神祗是关公,关公又是历代统治阶级所弘扬的至高无上的神,所以,山陕会馆建筑等级高,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完备的建筑组群和异于一般会馆的建筑材料。

3.会馆功能的扩展

“祀神、合乐、义举、公约”是会馆的基本功能,山陕会馆亦不例外。从纯粹祀奉关公到成为商人会馆,偏殿、拜殿、荧惑宫、戏楼、石狮的不断增建,会馆兼具信仰崇拜和商人制订公约、联络乡谊的所在,从而成为进行神性和俗世活动的公共空间。

《襄樊市文物史迹普查实录》一书中,及不少相关研究文章,有关山陕会馆的时间起点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3]。我们认为需要商榷的问题是,从山陕商人兴建关帝庙开始,当时的山陕庙已经具备部分会馆功能。且各地的会馆并不直接称会馆,而是以庙、宫、书院等名代之,但实具有会馆的功能,如四川会馆称川主宫,湖南会馆称禹王宫等。《建修关帝庙碑记》中称关帝庙“建昉于康熙三十九年”。同时,也可从《山陕会馆重修山门门面乐楼碑序》中“自康熙三十九年山陕二省客商建立庙宇”,《重修山陕会馆并初建荧惑宫碑记》中“会馆一区建自康熙三十九年,内奉关圣、三官、药王诸神”得到佐证。在现在碑刻中,从崇祀关公到“聚乡人、联旧谊”所修乐楼、门面、创置石狮,乃至修补院墙这样的事件都有记载。其中规模较大的修建活动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初建三官殿、嘉庆六年(1801年)的重修山门门面乐楼、道光三年(1823年)的重修山陕会馆并初建荧惑宫。从关帝庙到山陕庙,再到山陕会馆,是山陕商帮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会馆功能单一到齐全;会馆建筑从简陋局促到华丽庄重的逐步完善的渐进过程。

4.研究经济贸易史的路径

山陕会馆碑刻中,相当部分是山陕籍商号、商人捐输名单,其商号数量之多、经营门类之全可见一斑。从字号直接可以考察山陕商人主要以经营典当、茶叶、盐业、酒等行业为主。如《重修山陕会馆并初建荧惑宫碑记》续碑(二)中,从事典当行的有复玉典、瑞成典、广信典等15 家。盐、茶来自荆湖、江准,因清代以来襄阳贩运盐茶的商人多是山西、陕西商人,所以在商界素有“秦晋盐茶”之说。汾酒行中有集合馆、天锦号、宏顺馆等商号54 家。实力雄厚的商号和行业捐资数量多,排名靠前。会馆建设与商帮发展相辅相成。从碑刻中各地所开商号(分号)可以看到山陕商人经营门类涵盖了典当、盐业、茶叶、酒业、铁货、铜货、布行、水客、染坊、颜料、粮行等诸多行业。会馆在每一个行业中又细分出诸如汉中帮、当行、花行、三义行、粮行等二级行会,说明在同一地缘组织中,也有以业缘为纽带而组织的类似商业行会的次级组织。

5.与汉水流域其他地方会馆和商号的关系

在我国会馆发展史上,会馆在地域分布的一大特点是:沿海沿河地区分布多[4]。汉水做为长江最大支流,且襄阳也是汉水重镇,所以有山西、陕西、江西、福建、安徽、湖南、河南等11 个省在樊城设立了21 所会馆。鉴于樊城“南船北马”的重要地理位置,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从而成为水陆码头、商埠重镇。在汉水干流和支流沿线城市集镇,不但建有山陕会馆,还有这些商帮所建樊城商号的分号。

在会馆碑刻的捐资商号、商人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樊城本地商人外,还有大量外地,主要是汉水流域山陕籍商号、商人为之捐资,体现了会馆这种社会组织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同时这也对研究汉水流域山陕会馆的分布和商业形态有所助益。比如在《重修山陕会馆并初建荧惑宫碑记》续碑(二)中,有唐邑、马家店、源潭等40 个地方的商号、商人捐资。以上这些地方多为汉水流域的商业重镇。由此可见,上到汉水上游的汉中、白河,中游的老河口,下到汉水下游岳口、汉口,都活跃着山陕商人的身影。同时,其商业影响力由汉水沿线城镇辐射到汉水各支流城镇。在汉水流域的支流各个城市、集镇码头,如白河流域的南阳、赊旗店、汲滩,蛮河流域的武安堰,也有同仁们为修建会馆慷慨解囊。

山陕会馆碑刻是目前樊城会馆群中保存最为完整,内容最丰富的珍贵碑刻文献,是研究晋商、陕商在樊城乃至汉水流域经商活动以及山陕商帮人文特征的重要历史资料。本文仅限于对山陕会馆碑刻文献的初步整理和研究,对具体碑刻的解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碑刻的文献史料价值将得到充分认识和利用。

[1]王立军.谈碑刻的文献性质分类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5-99.

[2]张平乐.山陕会馆与关公崇拜[J].襄樊学院学报,2011(6):27-31.

[3]叶 植.襄樊市文物史迹普查实录[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720.

[4]王日根.中国会馆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45.

猜你喜欢

碑记商号重修
乾隆《翼宿神祠碑记》与戏神信仰的正名
基于商号权保护之法律问题研究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续改进路径研究
浅谈我国驰名商号的保护问题
论商号权的法律保护
《重修建立玉皇庙记》碑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重修龙泉寺碑记所见明代寺院经济
关于独立院校重修现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