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2012-10-09吕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例因丙肝合并症

吕伟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和防止疾病的意识较差,各种传染病也不断出现,人们只是一味的注重眼前的病变并未意识到潜在的疾病,其中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较常见,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传染类疾病已逐年递减,但是上世纪患病的人群已逐渐步入老龄化,本文将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关于老年病毒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8月的患者病例50例,其中男37例,女15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其中丙型肝炎轻度5例,中度20例,重度5例,代偿性肝硬化14例,失代偿性肝硬化6例。排除乙型等其他嗜肝病毒的合并或重叠感染。

2.发病病因: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根本原因,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也可以形成病变,如饮酒,劳累,化学性肝损伤等,均可使病情得到发展。

3.合并症和病发症:合并症包括很多种,在观察的50例中有43例(86%)有合并症存在,其中有的患者一人患有很多种疾病。在观察的50例中有28例(56%)患有并发症。见表 1、2。

4.治疗方案及治疗方法:丙型肝炎的一般治疗方法是采用保肝降酶类药物如护肝片、甘利欣等药物,严重者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对干扰素(IFN)的耐受情况,可以应用干扰素(IFN)、白介素Ⅱ(IL-2)和胸腺肽αl(Tαl)等化学手段进行抗病毒治疗[2]。病毒的应答类型:在治疗结束的24周内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HCV-RNA由阴性转为阳性,病情复发的患者为暂时应答(TR);患者在跟踪观察24周及更长的时间HCV-RNA依旧显示阴性,病情无复发者为持续应答(SR);从未获得过这两种应答者为无应答(NR)。

结 果

50例观察组患者中有8例(16%)患有多种合并症和病发症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仅用保肝将酶类药物维持。观察结束时本组患者均未出现HCV-RNA转阴。

30例(60%)患者应用IFN进行治疗,14例坚持应用普通IFN,周期24周,观察结束时达到TR11例,SR3例;6例应用短效诱导后转为长效诱导治疗,TR4例,SR2例;4例血小板减少或IFN应用剂量减少,其中1例因减量应用HCVRNA转阴后出现反弹,其余3例达到TR;2例诱发风湿骨关节类疾病;2例因不能耐受而停止抗病毒治疗;2例因过敏和其他症状发生停用IFN。本组共计TR18例(36%),SR5例(10%),NR7例(14%)。

其余12例患者因不能应用IFN治疗,5例应用IL-2,观察结束时 TR2例(4%),SR1例(2%),NR2例(4%);7例(14%)应用了 Tαl,观察结束时 TR3 例(6%),SR2 例(4%),NR2例(4%)。50例患者病毒应答类型见表3。

表1 合并症的观察情况

表2 并发症的观察情况

表3 观察者的并毒应答类型

讨 论

1.丙型肝炎的治疗现状和临床特点:在本次的研讨当中分别试用IFN、IL-2、Tαl进行抗病毒治疗,大多数达到了TR,仅有8例达到SR。但本组的老年性丙肝持续应答率较低,基本属于难治型丙型肝炎。其临床特点包括:①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不典型,病史迁延。导致这些情况主要原因是输血制品和手术史占的比例较大;②合并症和并发证较多且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合并症和并发症明显增多,各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给临床诊治带来极大困难;③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对IFN的耐受情况,一般患者的耐受性较差,使患者不能足剂量、足疗程治疗,导致了持续应答率降低。

2.丙型肝炎的治疗体会:老年人的器官衰退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加之丙肝的病情复杂,临床应充分重视,并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案,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时刻观察重要器官的功能变化,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和病情来选择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案。治疗中选择IFN的治疗时,如果身体状况不适应,则可以试用 IL-2、Tαl等免疫调节药物[3-4],也会有相应的治疗效果。

小 结

老年丙肝的治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治疗丙肝本身,也要兼顾到身体其他器官和疾病之间的影响。所以对丙肝的治疗,要进行严格的医学观察,针对个体化差异实施施治原则,尽全力达到效果理想化。

1 李松.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J].北方药学,2011(12):156 -159.

2 李永贵,刘富强.新一代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药--Incivek[J].齐鲁药事,2011(08):265 -269.

3 杨伍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PDGF、IGF-Ⅰ与血清HA、PⅢP关系的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05):98-100.

4 王颖萍,党冬梅.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01):103-105.

猜你喜欢

例因丙肝合并症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64例重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496例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分析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