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疏导联合抗抑郁及焦虑治疗伴焦虑及抑郁症状的NERD的疗效

2012-09-14陈思思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反流食管例数

刘 勇 王 斌 陈思思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1,2]。GER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近年来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在GERD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3]。GERD由反流性食管炎(reflexesophagiti,R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ex disease,NERD)和Barrett食管3个独立亚型组成,3个亚型互相不转换,发病机制不同。NERD占GERD的60% ~70%,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规治疗效果差,患者常伴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伴有焦虑症的NERD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住院)确诊为NERD的患者366例,诊断标准符合蒙特利尔GERD及NERD定义,排除在NERD症状前有精神类疾病史和服用精神类药物史者,排除伴严重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青光眼患者和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1.2 分组方法 对366例NERD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心理自评,根据HADS评分了解患者抑郁和(或)焦虑情况。将有单纯抑郁症状、单纯焦虑症状和抑郁并焦虑症状者随机、双盲抽取120例分成治疗A、B、C组和对照A、B、C组,每组20例。各对照、治疗组在性别、年龄、性格特征、病程及HAD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评分方法 ①抑郁、焦虑评分:HADS包括焦虑和抑郁2个亚量表,要求患者根据当时的心理情况回答HADS中的14个问题,针对焦虑和抑郁各7题,并予以记分,2项积分总和分别为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抑郁评分≥9分为抑郁症状,焦虑评分≥9分为焦虑症状。②NERD症状评分:详细询问患者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根据反酸、胃灼热、恶心及胸骨后疼痛的严重程度及发生频度进行症状记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不同记录为1、2、3、4;1-无症状,2-症状轻微,3-症状明显但尚可忍受,4-症状难以忍受,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最高分可达16分;根据症状发生频度不同记录为1、2、3、4,1-无症状,2-每2周发生1次(2周只有1次症状或介入1和3之间),3-每2周发生2次以上(≥2次/2周,但并非每日都有症状),4-每日发生1次,最高分可达16分。严重程度记分与发生频度记分相加为临床症状积分,最高分可达32分,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时由1名不知情消化内科资深主治医师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并评分。

1.4 治疗方法 各对照组予雷贝拉唑10mg,1次/天,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5mg,3次/天,口服;黛力新1片,2次/天,口服;雷贝拉唑为睡前服用,莫沙比利为三餐饭后服用,黛力新(丹麦灵北)为早中餐前各1次,疗程为8周。治疗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具体方法为医生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必要时)倾吐心声,从中了解患者的负性想法和行为,并深入浅出疏导不良情绪,引导患者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评判,安慰疏导、鼓励患者,激发其战胜疾病的斗志,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治疗时间和频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疗程为8周。

1.5 观察追踪方法 治疗前后记录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记录临床症状、各种焦虑、抑郁表现及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每2周随诊1次,所有记录均由同一资深消化内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医师负责。

1.6 疗效判定标准 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①NERD疗效判定标准:减分率≥75%为临床治愈,50% ~75%为显效,25%~50%为有效,<25%为无效。总有效例数为治愈、显效、有效例数之和;②抑郁、焦虑症状疗效判定标准:HADS评分<9分或减分率≥25%为有效。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366例NERD患者抑郁、焦虑患病情况 单纯抑郁症状112例,单纯焦虑症状101例,抑郁症状并焦虑症状89例,抑郁和(或)焦虑患病率为82.5%(302/366)。

2.2 治疗效果 治疗后2周治疗A、B、C组NERD有效例数分别为4、4、3,抑郁和(或)焦虑有效例数分别为 1、0、1;对照 A、B、C 组 NERD 有效例数为1、1、0,抑郁和(或)焦虑有效例数均为0;治疗后4周治疗A、B、C组NERD有效例数分别为 8、8、7,抑郁和(或)焦虑有效例数分别为 6、4、5;对照 A、B、C组NERD有效例数为3、3、2,抑郁和(或)焦虑有效例数均为0;治疗后6周治疗A、B、C组NERD有效例数分别为15、15、l4,抑郁和(或)焦虑有效例数分别为 11、9、10;对照 A、B、C组NERD有效例数分别为6、7、4,抑郁和(或)焦虑有效例数为1、1、0。疗程结束后各治疗组NERD总有效率均达到95%,分别与对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其抑郁、焦虑等症状也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其总有效率与相应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1),详见表1。

表1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抑郁、焦虑患者治疗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及HADS评分比较[例(%)]

2.3 不良反应 所有完成疗程的120例NERD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也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目前治疗NERD常规药物仍以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物等为主,但治疗效果不一,其原因有多方面,随着健康理念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NERD患者的情志症状和心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显示NERD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心理健康水平较低[4]。还有研究证实精神心理因素通过脑、肠肽轴引起食管内脏高敏感性,从而导致食管内微小刺激就会诱发烧心、疼痛等症状,使患者对常规抑酸药治疗反应差[5]。Koloski等[6]认为心理行为因素是影响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就诊频率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卫生资源的利用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NERD患者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治疗的重要性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11]。尽管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综合医院非心理专业科室,仍然重视的是患者的躯体疾病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国外研究发现综合性医疗机构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较精神专科医院更为普遍,但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只有大约为55.6%,而在国内这个比例仅为21%[7]。其结果是延误了病情,而过多的检查和治疗又增加医疗费用支出[8]。因此在综合医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本研究的目标之一。

国外研究发现药物治疗NERD患者,在完全缓解烧心等症状的同时,患者的综合心理健康指数得到明显改善[9],这肯定了患者疾病症状受到心理情绪状态的明显影响。Haug等[10]对人群的调查研究显示,焦虑和抑郁与烧心等消化道症状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因此对NERD患者在应用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及抗焦虑、抑郁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治疗的重要性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11]。

本研究采用心理疏导联合抗抑郁及焦虑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非糜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结果显示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明显缓解,HADS评分亦随着NERD症状的改善而降低,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雷贝美拉唑治疗组。表明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师应注意在应用药物的同时对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的NERD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Pan GZ,Xu GM,Guo HP,et al.An epidemiologic study on symptomatic GER in Beijing and Shanghai[J].Chin J Dig,1999,19:223-226.

2 Fass R.Epidem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symptomatic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2003,98(Suppl3):S2-7.

3 Jansson C,Nordenstedt H,Wallander MA,et a1.Severe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symptoms in relation to anxiety,depression and coping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6(5):683-691.

4 Locke GR 3RD,Weaver AL,Melton LJ 3RD,et a1.Psyehosocial factors are linked to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a population based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J].Am J Gastroenterol,2004,99(2):350-357.

5 Fass R,Tougas G.Functional heartburn:the stimulus,the pain,and the brain[J].Gut,2002,51(6):885-892.

6 Koloski NA,Talley NJ,Boyce PM.Predictorsof health care seeking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nonulcer dyspepsia: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symptom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J].Am J Gastroenterol,2001,96(5):1340-1349.

7 Wu WY,Liu ML,Li CB,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tropic therapy of depressive and anxious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somatic diseases[J].Natl Med J china,1999,79:509-511.

8 Shi SX,Lu Z,Zhu SY,et al.Seeking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and interfering factors[J].Natl Med J China,2000,80:75-78.

9 Revicki DA,Crawley JA,Zodet MW,et al.Complete resolution of heatburn symptom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gastrooesohageal reflux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9,13:1621-1630.

10 Haug TT,Mykletun A,Dahl AA.Ar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to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Scand J Castroenterol,2002,37:294-298.

11 杨玉芹,江新华.不同职业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抑郁基线状况调查及分级干预策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6):9-10.

猜你喜欢

反流食管例数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
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