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寒喘型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2012-09-14苏淑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射干呼气支气管

苏淑丹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临床特征为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甚至张口抬肩,端坐呼吸,是常见病、多发病。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寒喘型支气管哮喘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本院门诊或住院的寒喘型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46.66±10.12岁;病程2~14年,平均4.21±2.42年。对照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40.43±12.52岁;病程1~13年,平均4.78±2.4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①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反复发作,多与接触冷空气、变应原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为主的哮鸣音;③经治疗症状可缓解;④支气管扩张实验阳性,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20%以上;⑤实验室检查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中喘证的诊断标准。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气短喘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口唇发绀,不能平卧,多有慢性咳嗽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寒喘型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喘咳气急,胸部胀闷,咳嗽,痰多清稀色白,兼有恶寒发热、头痛、口不渴、无汗等,舌苔薄白,脉浮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规则吸入β2激动剂,必要时采用持续雾化,静滴茶碱,静滴糖皮质激素至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合并感染者,根据情况酌情选用抗生素,7天为一疗程。

1.3.2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以射干麻黄汤为基本方治疗,药物:麻黄12g(后下),射干、半夏各10g,细辛3g,紫菀、款冬花各 9g,五味子 6g,陈皮、茯苓各 15g,生姜 8g,桔梗6g,大枣6枚。

加味:若症见咳嗽气喘,痰稠黄者加双花、连翘;若症见咳嗽无痰或痰少黏稠难出、鼻燥咽干者,加麦冬、沙参;若症咳剧,吐稀痰,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白芥子、莱菔子;若无表证,而见咳嗽、痰多、痰白而黏、苔白、脉弦滑者,加厚朴、茯苓等;若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者加厚朴、杏仁。

用法:每日一剂,上药加水2000ml,清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30分钟,纳诸药煮取200ml,顿服,7天为一疗程。

1.4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前后喘息、气急、肺部啰音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1%)。

1.5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4]中的相关标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完全控制,双肺哮鸣音等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双肺有少量哮鸣音;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在SPSS 13.0软件上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肺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均有改善,经统计学比较,治疗组FEV1、FEV1%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FEV1%/L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2 1.66±0.64 2.86±0.53*# 64.72±7.16 84.66±6.42*#对照组 40 1.68±0.50 1.94±0.62 65.55±6.92 70.18±7.56 FEV1/L组别n治疗前 治疗后

3.讨论

支气管哮喘具有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一种难以根治的慢性病,其病因多数认为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西医一般采用抗过敏、吸氧、抗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等综合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而且对控制哮喘再次发作效果不佳,加上抗生素、激素等反复使用,使哮喘反复发作的患者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本病属中医学“喘证”、“哮证”范畴,病位在肺,病理在痰,病变在气。病机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塞气道,气道不利,肺气宣降失司,引动伏痰,而致哮鸣如吼,气息喘促。治疗当以温肺定喘、祛痰下气为法。射干麻黄汤中麻黄平喘宣肺、射干利咽祛痰,两药开肺郁,散痰结;细辛、生姜散寒行水;细辛又可与五味子开阖互用,利肺气之升降;冬花、紫菀温肺化痰止咳;半夏降逆祛痰;茯苓利水化痰;陈皮宽胸利气;大枣和中调胃;桔梗引药上行,全方共奏宣肺化痰、下气平喘、散寒温肺之功。现代研究也证实射干麻黄汤具有解痉平喘,提高肺组织抗缺氧能力,减轻气管免疫炎症,降低支气管反应敏感性等作用[5]。

通过本临床观察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60.

2 张文康.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5.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

5 余金全.射干麻黄汤化裁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J].福建中医药,2001,10(5):32.

猜你喜欢

射干呼气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射干与川射干的鉴别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创新药物二乙基射干苷元的杂质研究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川射干中7个异黄酮成分的含量
射干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