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2012-08-15于钦明崔国红
于钦明,崔国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于钦明,崔国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信息全球化是当今网络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在网络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构建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和历史任务。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
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网络信息全球化时代。虚虚实实的网络世界像一场深入持久的革命,给当代大学生的观念、心理、行为带来了持续的震荡。在网络信息全球化时代,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分析
1.认知心理冲突。网络的跨地域性使每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更容易受到其他的、非本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每个国家都企图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观点,而压倒、战胜或征服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随着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追求奢侈的生活风气乘机而入,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国当代大学生一般都为“80后”或“90后”,他们的思维模式、道德情感、行为准则还未最终定型。他们长期面对网络世界充斥的繁杂信息,思想活动难免受到负面影响,进而造成他们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辨别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逐渐减弱。在西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冲击下,一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产生了动摇。
2.人格心理冲突。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电影、色情资料等都有可能导致大学生过于沉迷网络,逐渐脱离现实世界,导致人格心理冲突,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成本较为低廉,传播方法较为隐蔽,传播手段更为迅捷,各种有害信息通过网络更容易传播。由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纵式的、单向的,受众大学生群体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政府、高校易于控制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途径。而当今“平面式的、双向的”网络传播途径则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作为受众的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强,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对身心不利的不良信息。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便在网络环境里寻找虚无飘缈的体验,久而久之,其是非鉴别力和道德约束力将逐步削弱,其心理必将受到极大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
3.网络综合症。网络上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虚拟的“朋友”、人际关系总在不断而迅速地增加着,对于易于接收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迷恋而“上瘾”。美国心理学家汤格提出诊断“网瘾”的十条标准:(1)从网络上下来之后仍然念念不忘“网事”;(2) 总觉得上网的时间太少而不满足;(3) 无法控制上网;(4) 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5)一上网所有的不愉快症状马上消失;(6)网络重于一切;(7)为上网可以失去人际交往、工作和事业;(8)不惜支付巨额网费;(9)对他人掩盖上网行为;(10)下网后有严重的疏离感、失落感。汤格认为,上述症状一年间只要有四种即可判断为“网瘾”。这种过分迷恋网络的行为状态有损于心理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网络信息全求化视野中,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面对挑战,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引导大学生们正确对待网络。
1.利用网络开展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思潮的冲击。应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人类科学文化的结晶,是指导我们思想和政治方向的理论基础。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体现时代精华的科学武器,大学生才能学会并自觉抵制各种腐朽、错误思潮的侵蚀。其次,通过红色网络大力弘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文化之精华越来越具有生命力。在多种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当今世界,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扬秀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此,应广泛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资料放到红色网站上,使之成为世界网络资源的一部分。通过红色网络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和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传播于世界各地,从而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制定网络政策法规,加强道德教育,营造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绿色网络环境”。一是国家应健全网络法律,制定网络政策,完善网络法规,保证网络信息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适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绿色网络环境”。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的教育,制定网络规则,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建立、健全具有适应性普遍、层次较高的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标准,以加强网络的宏观监督和微观引导。要加紧研制能过滤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的软件监管系统,设立专门机构对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网络”进行追踪监控。努力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加强有效的“道德指引”,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自觉抑制不良思想文化的社会环境氛围。二是应在大学校园网上专门开辟“展示大学生风采”的思想政治工作专栏,吸收大学生骨干参与管理,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社会实践活动上来。通过网上调查、网上评比、网上表彰,能更直接、更准确、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便于师生共议热点话题、难点话题,使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部门与学生之间多条沟通的桥梁,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三是应建立网上党校,聘请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定期进行讲座、报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丰富生动的形势与政策传教育,通过专家的辅导、答疑、询问,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引,提升心理关爱程度,提高大学生个体免疫力。当代青少年大学生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和习惯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一些家长言行不一致且疏于对孩子的关心和指导,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沉迷网络后,在劝说无效之下,就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指责或打骂孩子,使孩子要么继续在网络“网瘾”中寻找情感的寄托和情感满足,抑或是在网络暴力游戏中寻找情绪的发泄点。因此,现代思治教育理论指出,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应更加关注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心理健康。大学教育应积极指导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指导,加强对家长育人方式方法的培训,校正家庭教育理论与方法,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青少年在家庭中获得安全感和情感上的满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内在动力,从而摆脱“网瘾”。
三、结语
我们必须创新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深刻剖析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进而遵循大学生发展的心理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不断取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胜利。
[1]于钦明,郭加利,崔志林.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2012(5):137.
[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G641
A
1008-178X(2012)08-0115-02
2012-04-11
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HGJXH B1110804)。
于钦明(1979-),男,黑龙江泰来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