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探析

2012-08-15张文琦李化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大学建设文化

张文琦,李化树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 637009)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探析

张文琦,李化树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 637009)

高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正确理解大学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明确和谐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对当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和谐文化;大学文化使命;和谐文化建设

当前,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化进步状况的标尺之一,抢占文化制高点也已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凸显自身优势的重要手段。大学满载诸多汇集卓越思想的人才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因此,大学文化的发展指导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引领其前进的进程。发展,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必须建立在和谐的前提之上,大学和谐文化是一切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点与原动力。

一、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大学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

和谐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和谐理念指导下构建文化体系。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文化也就应运而生。相应地,大学文化就出现在大学诞生之日。随着高校的不断壮大,大学文化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而发展的一切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大学文化和谐。具体来说,就是建设高校的和谐精神文化、和谐环境文化以及和谐行为文化。

(二)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仅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还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次讲话明确地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第四职能,体现了党中央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高校在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社会文化发展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上所扮演的示范、引领作用,使社会文化建设的重点就应该落在大学文化建设之中。大学和谐文化的建设,可以为社会和谐文化发展做好铺垫、扫清障碍。由此可见,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应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起点和重点。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不但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建成,而且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大学将培养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这使学生体现出的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烙上了大学文化熏陶的印记。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们期望学生在学校的培养下,实现全面发展,而和谐文化的感染作用就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就是在尊重教育培养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良好环境的感染作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1]。和谐的大学文化为学生良好文化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有利于学生以大学文化的和谐理念为依据,完善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规范、约束自身思想和行为,从而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因此,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大学本身对于文化的示范、引领功能,还在于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文化和谐发展以及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大学和谐文化担当的使命

(一)整合多元文化,形成和谐校园文化网

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而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理念也使大学一直保持着新鲜的血液,掌握着先进的思想。相应地,大学对于文化的态度也是较为开放的,这促使大学文化一直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因此,大学和谐文化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整合多元文化。而整合多元文化是一个逐步推进、环环相扣的过程,这使大学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和谐寝室文化—和谐班级文化—和谐院系文化—和谐大学文化为关系网的建构体系。这为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实现文化育人,培养和谐文化践行者

“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最早也是最基本的社会职能”[2]。大学富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齐全的教学设备以及资深、博学的名师,这些作为大学所独有的硬件条件保证了学生局部的发展。大学和谐文化作为校园软实力,让每一位莘莘学子感受其魅力,并逐步地被和谐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使自己得到更为全面的、充分的发展。和谐文化的育人作用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和正常的教学活动相辅相成,使人在情感、意志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相对地,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自身对和谐文化起到的传播、发展以及建设作用。因此,也使人主动地成为了和谐文化的宣扬者、保卫者、创新者以及践行者。

(三)形成文化自觉,推进和谐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这种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3]。而大学正是形成文化自觉的最好载体。大学师生活跃、独特的思维使他们在文化交流中更能够担任起推动文化自觉的重任。他们善于运用批判思维对已有的文化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出更适合大学文化和谐发展的方案。而“这种文化创新对于推动和引领整个社会的文化创新和文化自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大学和谐文化不但承担着形成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创新的使命,而且只有大学更能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三、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以树立和谐校园理念为重点的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识”[5]。因此,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应该以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为基点,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发挥高校职能、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重点,使师生的价值观与学校整体办学理念保持一致,并愿意为推动校园文化和谐发展做贡献。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与保持有利于师生树立坚定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可以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6]。

(二)注重以创建和谐校园环境为落脚点的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作为隐形的方式,对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也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大学的地理位置、建筑、景观都应与学校这一育人机构的身份相适应。大学地理位置应处于宁静、单纯的自然环境中,这符合学校单纯、向上的特点。大学内应建有赋予文化内涵的建筑,如名人雕塑、小型纪念馆等。大学应定期举办音乐会、书画展以及运动会,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大学应做好绿化工作,在景观建筑中应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强化学生爱自然的决心。

(三)凸显以加快校园和谐文化进度为活动出发点的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促进文化发展的活动。高校应开设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及举办文化艺术节、知识竞赛、科技观摩活动,定期开展回顾历史、传唱红色经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体意识。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中,无疑会加快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步伐。

[1]李宝富,王海燕.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科技教育创新,2007(22).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60.

[3]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344.

[4]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

[5]朱小翠.大学和谐文化建设探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2).

[6]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52.

G640

A

1008-178X(2012)08-0103-02

2012-05-19

张文琦(1988-),女,青海西宁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建设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