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2-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肾造血块瘘管

谢 轶

无锡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江苏 无锡 214000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目前已成为治疗较大的,复杂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重要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和恢复快的优点,但PCNL后仍会出现并发症。如早期观察不到位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患者肾实质受损甚至死亡。如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已成为术后重点护理内容。现对2009年2月—2011年5月间行此类手术的196例患者术后情况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出血是PCNL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原因为肾血管损伤,多发生于术后1~7 d。PCNL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隔30min测量血压一次,直至平稳,同时观察肾造瘘管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以及单位时间内出血量的变化。若出现造瘘管引流液呈现暗红色,量有增无减,多为肾实质较大血管损伤出血,应即刻汇报医生,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翻动,并立即夹闭肾造瘘管,使肾盂内压增高和凝血块形成,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同时即刻建立静脉通道,配合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遵医嘱迅速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给予输血补充血容量。膀胱血块填塞者,行膀胱血块清除术,重新留置三腔导尿管,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若经上述处理,出血仍反复存在时,可在DSA下行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本组有3例严重出血患者行DSA造影和栓塞,术后出血均被止住。

2 术后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肾脏结石为肾脏异物,因而尿路大都处于感染或带菌状态,在碎石过程中,快速灌注冲洗造成肾内压升高、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易形成菌血症或脓毒血症。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 (38.0~39.5℃)症状,在护理上,我们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降温护理,给予物理降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行双氯酚酸钠肛塞应用,配合采取血培养及尿培养标本,遵医嘱准确应用抗生素,同时保持引流管畅通,定时挤压肾造瘘管及导尿管,防止血块或碎石堵塞管腔,保证尿液引流通畅和碎石顺利排出,保持肾内低压状态,降低或减轻感染的发生。

3 术后管道移位、引流不畅的观察与护理

PCNL术后常规留置肾造瘘管及导尿管各1根,留置时间一般为一周。体内留置双J管,一般术后1~2个月在膀胱镜下拔除。复查KUB平片可了解支架的位置,若发生移位,可在膀胱镜行调整术。行PCNL术后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应保持引流管在位通畅,顺着造瘘管的插入方向固定,同时做好管道标识,定时挤压引流管,更换引流袋或换药时,小心操作,避免用力不当造成管道脱出或移位,避免打折、受压,并给予妥善固定,同时预留一定活动度,以利患者翻身。肾造瘘管一般不主张冲洗,若堵塞时可在无菌操作下慎行低压冲洗。尿管堵塞亦较常见,主要原因在于肾脏内出血沿双J管下流至膀胱形成血块,嘱患者多饮水,生理盐水冲洗即可保持通畅。

4 呼吸系统变化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手术时均采用全麻插管,因而术后呼吸道的护理亦至关重要。由于插管刺激,加之卧床,患者呼吸道积痰较多,术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及时给予翻身拍背,鼓励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利于痰液排出,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对于高位(胸10肋间)穿刺患者,应警惕气胸发生的可能,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猜你喜欢

肾造血块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对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干槽症可治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两种不同方法固定肾造瘘管的效果比较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抢救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中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常规夹闭肾造瘘管的必要性研究
肾造瘘管在PCNL术后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