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乾隆朝上谕档》看乾隆帝的驭臣策略

2012-08-15

关键词:张廷玉吏治相济

张 杰

(浙江海洋学院图书馆,浙江舟山316000)

《乾隆朝上谕档》是乾隆一朝日常政令的集本,主要是乾隆帝的上谕在发出之前所录副本的汇集,具有鲜明的原始性、真实性和系统性,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卷帙浩繁,为清史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在翻检是书时发现其中保存了大量关于乾隆帝吏治的上谕,较为清晰地反映了乾隆帝是如何使天下臣工代行君命的。乾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统治才能可圈可点,文治武功颇有作为。在如何驾驭天下臣工、妥善处理君臣关系这一考验皇帝用人智慧的历史课题面前,乾隆帝明确提出了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显示了出众的吏治才能,将数以万计的官员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这对于维护清朝的吏治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一、宽严相济驭臣策略的表现

乾隆帝总结康、雍两朝的吏治得失,运用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处理君臣关系主要从宽(恩)、严(威)两个方面着手,具体表现为恩威并施,执两用中。

首先,乾隆帝驾驭臣工常宽大为怀,常对官员其家人施以恩泽。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安徽桐城人,雍正帝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获配享太庙资格。乾隆帝即位后对其信任有加,赏赐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念其年逾古稀,多次颁旨允其白天进内办事,夜晚不必照例直宿,以免操劳过度。“大学士张廷玉服官数十年,日侍内廷勤劳敬慎,夙夜靖共,靡间寒暑。今年逾古稀,每日晨兴赴关,未免过劳,朕心轸念。古大臣有于居第视事,数日一至朝堂者,嗣后可仿此意,不必向早入朝,或遇炎蒸风雪,或自度宜于少休,亦不必勉强进内,其有应办事务可以在家办理,俾得从容颐养,精力自加强健,以示朕优眷老臣之意。”①乾隆帝对张廷玉的家庭也格外关心。张廷玉子张若霭去世,乾隆帝颁谕“加恩照伯爵品级赏银一千两,料理丧仪。大学士张廷玉年逾古稀遭此伤痛,殊难为怀,可传谕令节哀自爱,勉朕轸念之意。”②关怀之意溢于言表。不久又命张廷玉次子张若澄在南书房行走。乾隆十二年(1747)正月初七日又任命张若澄为翰林院编修。乾隆十三年(1748),张廷玉已七十七岁高龄,多次请求致仕,甚至老泪纵横。乾隆帝数颁温旨慰留,并说“每见其神情矍铄,深用惬怀,以为邦家祥瑞。……朕向谕以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则日日同堂聚处之人,一旦远离,虽属朋友尚有不忍,况在君臣,岂其恝然。”③言辞间流露出深厚的君臣之谊。

对待另一位托孤重臣鄂尔泰乾隆帝也有厚遇。鄂尔泰(1677—1745),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雍正帝称其“洵为不世出之名臣”。乾隆帝初年,屡委要务,平苗匪,治河工,还突破常例以大学士身份兼管部务,在其本人请辞和其他大臣参奏的情况下,仍让其继续留任。遇有祭祀等事宜亦任命鄂尔泰等司礼,并说“点主大礼攸关,必取其人品望素优,老成端悫者,俾之敬谨将事,方克称尊奉之隆仪。卿等皆国家大臣,夙荷皇考恩遇,倚任有年,名望素着,故藉卿等襄此钜典,其体朕哀慕悃忱,斋庄俨恪,静虑凝神,以对越皇考在天之灵,庶得仰邀皇考歆鉴,朕有厚望焉。”④乾隆帝对鄂尔泰的子嗣亦颇多照顾。乾隆五年(1740)六月,补授鄂尔泰长子鄂容安为詹事府詹事。鄂尔泰再三请辞,依然任命。乾隆七年(1742)鄂容安卷入仲永檀泄漏密奏一案,仲永檀系鄂尔泰门生,鄂尔泰自难逃干系。乾隆帝却并未深究,鄂容安“理应惩治,但鄂容安从前在阿哥书房行走尚好,且伊父大学士鄂尔泰,年老有疾,鄂容安从宽免发台站,仍在阿哥书房行走。嗣后当闭户读书,不预外事,倘因现经革职,在书房行走,不似从前尽心,朕必重治其罪,大学士鄂尔泰,当严切教训之”。⑤乾隆十年(1745),鄂尔泰病情日剧,乾隆帝派御医诊治,甚至亲自到府邸看望,加太子太傅衔。鄂尔泰病逝,乾隆帝亲自登门祭奠,并准其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其次,乾隆帝的吏治方法也有极为严厉的一面。仍以张廷玉和鄂尔泰为例。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帝恩准张廷玉原官致仕,允配享太庙。张廷玉派其子张若澄代其叩谢天恩,乾隆帝不悦,欲明发谕旨治罪。汪由敦认为谕旨一旦明发,事情将很难挽回,遂免冠叩首为恩师张廷玉求情,第二天张廷玉便入宫谢恩。乾隆怀疑汪由敦将此事私自告诉了张廷玉,否则张廷玉为何能如此迅速地亲自入宫谢恩,汪由敦身为军机大臣泄漏军机事务,竟置师生之义于公义之上,十分震怒。“张廷玉身受三朝厚恩,罕有伦比,且膺配享太庙之旷典,宜何如感激报效,以尽匪懈之谊,即年已衰惫,亦当依恋阙廷,鞠躬尽瘁,不忍言去。乃伊早时则容默保位,及其既耄不得复行己私,但思归荣乡里,于君臣大义遂恝然置之不顾,以如此存心,不惟得罪于朕,并得罪于皇考。是以天地鬼神显夺其魄,俾一生居心行事尽行败露,情罪实属重大,既褫其官爵,加以严谴亦不过。”⑥乾隆帝全面否定了张廷玉的功绩,毫无建树,措辞之激烈,字里行间充满了难以控制的愤怒,简直恨之入骨。张廷玉惶恐万分,上书谢罪。

乾隆二十年(1755),胡中藻因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将“浊”字置于“清”字之前,遂引发《坚磨生诗钞》文字狱案。胡中藻系鄂尔泰门生。乾隆帝认为该诗集中多悖逆之语,异常震怒,胡中藻及其族人被斩,鄂尔泰之侄鄂昌与之往来唱和,亦被赐死。乾隆帝仍不罢休,追究鄂尔泰植党之罪,牵扯人员甚众,多为鄂尔泰一派。此时鄂尔泰去世已近十年,被撤出贤良祠。惩处之严厉实属罕见。

当然,如此严厉处罚的背后另有深层次的原因。张、鄂为乾隆前期重臣,客观上形成了以二人为首的汉满两个阵营。乾隆帝对张廷玉和鄂尔泰的态度是复杂的,既需要他们的才干,又担心他们广植党羽。“上之初年,鄂、张二相国秉政,嗜好不齐,门下士互相推奉,渐至分朋引类,阴为角斗。上习知其弊,故屡降明谕,引宪皇《朋党论》戒之。胡阁学中藻为西林得意士,性多狂悖,以张党为寇仇,语多讥刺。上正其罪诛之,盖深恶党援,非以语言文字责也”。⑦

朋党之争是历代吏治的顽疾。康熙朝有索额图、明珠两党,相互倾轧,产生严重影响。乾隆帝引以为鉴,力图尽革积弊,消除朋党危害。乾隆帝对张、鄂两党的情况心知肚明,故此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加以抑制。乾隆帝宽严相济,恩威并施,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张、鄂等人的才能,又将两党势力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二、宽严相济驭臣策略的成因

乾隆帝驾驭臣工素以“宽严相济”著称。这种以追求臣工们高度顺服为主要目的驭臣策略,其形成有儒家思想影响、父祖施政经验和乾隆帝的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乾隆帝作为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自幼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儒家过犹不及、持两用中的中庸思想是其宽严相济驭臣策略的来源之一。孔子曾明确提出宽猛互济的治国原则,“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⑧。乾隆帝登基之初便颁布上谕“从来为政之道,损益随时,宽猛互济。曰:张而不弛,文武勿能;弛而不张,文武勿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此至当不易之理”。⑨这一思想表现在具体吏治中,就是恩威并施,治贵得中,不偏不倚,既重德治仁政,亦强调法律法规,二者形成互补,互不偏废。

其次,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吏治得失是乾隆帝提出宽严相济驭臣策略的重要因素。乾隆帝是经康、雍帝两代皇帝精心培养的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幸运帝王。康熙前期,经历了“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等多次大规模战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遭受了巨大摧残,因此康熙帝为政尚宽,与民休息,希望通过修养生息快速恢复国力。但康熙末年宽流于纵,政令不通,诸多谕旨奉行不善,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雍正帝即位后执政尚严,力图扭转宽纵之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贯的严刑峻法也造成了诸多不安定因素。乾隆帝清醒地认识到父祖为政策略的利弊,或失之于严,或失之于宽,鉴于得失,总结两朝吏治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指出“明罚敕发贵乎持平,过于宽则失之纵;过于严则失之刻,俱非明允之道”,⑩“至于政务之日陈于前,亦惟物来顺应,初无成见成心。若豫立意见于事先,则宽严赏罚之间,必有不得其平者矣。人臣事君,于事之是非可否,一当以理为准。若存揣摩迎合之意,妄稀有当上意,而不顾事理当然之则,则偏陂轻重之弊,不可胜数矣。……愿内外诸臣,各矢悃忱,屏除旧习,以赞成国家荡平正直之治”。(11)反复申述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实为治国理民之至法,源自父祖,一脉相承,并训诫臣工为政应摒除迎合上意和先设成见的陋习,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宽严相济的策略处理政务。

再次,乾隆帝个人的性格特征亦是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形成的重要原因。乾隆帝自幼天资颖悟,深受祖父康熙帝的宠爱,曾被带入宫中抚养半年之久,二十五岁时以秘密建储的方式即位,最高权力的过渡较为平稳,未出现历朝历代皇权交接过程中的血雨腥风,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平静。乾隆帝的性格至孝、宽厚、仁慈、友善。在其父推行严刑峻法时,乾隆帝曾作《宽则得众论》,提出了与其父不同的施政理念,其中讲到“诚能宽以待物,包荒纳垢,宥人细故,成己大德,则人亦感其恩而心悦诚服矣。苟为不然,以褊急为念,以刻薄为务,则虽勤于为治如始皇之程石观书,隋文之躬亲吏职,亦何益哉。孔子举宽、信、敏、公,以明历圣之道,而以宽为首。圣人教人之意,其深切而着明矣乎!”(12)这足以说明乾隆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并不支持一味的严刑峻法,而是主张将宽与严二者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三、宽严相济驭臣策略的影响

乾隆帝实际驭国六十余年,国家总体安定昌盛,经济文化繁荣,涌现出了刘墉、纪昀、傅恒、阿桂等诸多名臣,军事上有“十全武功”,把新疆、云南、贵州等边疆地区纳入到中央的有效统治之内,最终巩固了中国的版图,将“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萧一山肯定了乾隆帝宽严相济驭臣策略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弘历(乾隆帝)深悉历来为治之要,故首揭宽猛互济之政策,所谓刚柔相济,不兢不絿,此所以六十年为清室极盛之时也”。(13)作为一位政治成熟的皇帝,乾隆帝无疑是成功的,娴熟的驭臣技巧对于维护皇帝权威及统治的稳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但也应看到乾隆后期已衰落有征,随着年事渐高,乾隆帝面对国内逐渐凸显的各种矛盾和西方殖民者的冲击,已经失去了前期励精图治的强者姿态,沉湎于曾经的功绩,以“十全老人”自诩,吏治日趋腐败,社会发展的活力逐渐丧失。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乾隆帝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逐渐演化成以严为主,宽为补充的策略,实际上已经构成对宽严相济的一种扭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首先,皇权凌驾于律法之上,大清律法的存在价值被严重消弱。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人治的本质是以特定人的意志为处理事务的标准,主观性、不稳定性较强。宽严相济策略的提出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仍是皇帝以个人意志随意处理事务的体现。乾隆帝对官员的处分与奖赏,虽有《清会典事例》、《吏部处分则例》等法规为依据,但纵观乾隆一朝,宽严相济有很大的伸缩性,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充满了乾隆帝的个人意志。名将岳钟琪在雍正十年(1732)远征准噶尔时,曾因刚愎自用,坐失良机,造成部分失利,雍正帝以“误国负恩”罪,将其削官论死。另一位名将傅尔丹也曾在雍正十三年(1735)因“失机”论罪当斩。乾隆四年(1739),岳、傅二人均获释放,后又得到乾隆帝重用,不可谓不宽。同样是贻误军机处,讷亲和张广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讷亲是皇亲贵胄,乾隆初年的重臣之一,年轻有为,历任兵吏两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要职。张广泗在乾隆初年办理苗疆事务立下赫赫战功。讷、张二人在乾隆十四年(1749)平定金川时,相互掣肘,敷衍塞责,贻误军机。乾隆帝毫不手软将二人斩于军前,又不可谓不严。法律法规是法治的依据,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处理事件不能因执法者的主观因素而产生过大的弹性。否则,凡事有章不依,各项律法形同虚设,皇帝的意志成为奖罚的唯一准绳,公平正义在帝王主观性面前难以真正实现,人心浮动必然难以避免。

其次,大量官员被处罚,“严”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意义。据苏继红统计,“乾隆二十年(1756),在任总督共12人,截至本年,12人中有9人受到各种处罚,占总人数的75%;5人被革职留任处罚,占总人数的41.6%。需要注意的是,上表统计对象均为封疆大吏,朝廷高官群体,任总督前后的文化素养、行政能力,以当时官僚队伍的平均水平加以衡量,应处于较高层次。但统计数据表明,总督亦少有清白之身。由此即可推究,乾隆朝官员所受行政处罚之繁密。”(14)三朝重臣“不愧真宰相”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号尔钝,政绩卓著,乾隆十七年(1752)受命清查通州三仓存米,未发现亏空。数月后另一位官员再次清查时发现亏空。乾隆帝据以治刘统勋“失察”之罪,革职留任。乾隆二十年(1755),刘统勋受命赴陕甘协办军需,参与平定准部阿睦尔撒纳叛乱,前方战事危机,刘统勋上书建议暂时撤退。乾隆帝在尚不清楚具体战事的情况下,以贻误军事罪,严厉处罚刘统勋,一度连同其家人都被投入监狱,籍没家产,甚至有性命之虞,不久又从宽发落,令其戴罪立功。可见,乾隆帝希望通过繁密的处罚,将任何臣工都掌控在其股掌之间,要在这翻覆之中,让官吏们人人自危,噤若寒蝉,以期达到天下臣工都高度驯服的目的。

再次,奖罚标准渐趋模糊,传统的“君待臣以理,臣事君以忠”理想君臣关系遭弃。尹壮图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上书指出“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臣经过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半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15)此时乾隆帝已是八旬的老人,在他的逻辑里,大清经过他半个多世纪的治理绝对不会出现此类现象。因此,乾隆帝极为愤怒,掩饰问题,由和珅导演了一出自欺欺人的闹剧,派尹壮图请往各地调查核实,结果尹壮图查无实据,论罪当死。乾隆帝再次显示了其“宽”的一面,法外开恩,并未治重罪,但经此波折尹壮图似已心灰意冷,遂乞休还籍,直到嘉庆四年(1799)乾隆帝死后才被嘉庆帝重新启用。此种闭目塞听、自欺欺人的做法直接导致君臣关系貌合神离,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在乾隆帝翻手成云、覆手为雨的情况下,大多官员奉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为官箴言,明哲保身,鲜有作为。皇帝一己之好恶成为官员们的工作重心,特别是到乾隆中期以后,臣工多以皇帝好恶为务,主要精力游离于政事之外,行政运转效率极为低下,甚至有皇帝凭借一己之力治国的趋势。

乾隆帝总结父祖的吏治经验,明确提出了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并贯穿了乾隆一朝。不可否认乾隆帝运用这一策略,天下臣工被其牢牢掌控,大清的统治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宽严相济的驭臣策略是一把双刃剑,这种天威莫测式的吏治方式与乾隆后期乃至清代中晚期出现的万马齐喑、吏治腐败的局面不无关系。

注释:

①②④⑤⑥⑩(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上谕档》,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第2册第134,142页,第1册第237,830,475,820,859 页。

③⑨《清高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册第12212页,第9册第8499页。

⑦[清]昭槤撰,何芳英点校:《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页。

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421页。

(1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0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90页。

(13)萧一山:《清代通史》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页。

(14)苏继红:《乾隆“用人以罚”驭臣术之负面效应——以刘统勋三度受罚为切入点》,《北方论丛》,2008年第3期,第101页。

(15)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36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800页。

猜你喜欢

张廷玉吏治相济
张廷玉配享太庙风波
张廷玉训子
张廷玉训子
孙中山的吏治思想与实践
学校管理要“宽严相济”
秦汉魏晋时期的吏治与官德
监狱行刑视角下的宽严相济
宽严相济,养出中国好儿子
况钟为官之道刍议
《语书》对于当今吏治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