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苯达唑对种兔感染脑炎原虫的防治研究

2012-08-14潘耀谦刘兴友冯春花赵振升李瑞珍刘志科李会珍孙玉倩

动物医学进展 2012年12期
关键词:阿苯达唑兔场种兔

潘耀谦,刘兴友,冯春花,赵振升,李瑞珍,刘志科,李会珍,孙玉倩

(1.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疫病和残留物防控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3;2.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新乡453003;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脑炎原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原虫性寄生虫病,临床上以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为特点,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当脑炎原虫侵及大脑并形成特异性肉芽肿病变时才会导致神经症状的出现。据报道,本病以獭兔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是研究本病最好的动物模型。作者在对某一兔场的调查中,发现商品獭兔感染了脑炎原虫病,于是对该场的种兔进行了调查和防治研究。大量研究报道[1-6],兔脑炎原虫既可水平传播,引起兔群中不同个体的相互感染;也可垂直传播,即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形成先天性感染。鉴于此,为了从兔场中根除本病,对该兔场的115只成龄种兔进行了抗兔脑炎原虫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和尿沉渣特殊染色的脑炎原虫检查。结果发现18只种兔呈脑炎原虫隐性感染状态。根据脑炎原虫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特性,选用阿苯达唑对抗脑炎原虫抗体阳性感染兔和阴性兔进行治疗和预防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兹将研究结果予以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种兔的脑炎原虫检测及分组 经间接ELISA检测和尿沉渣脑炎原虫的检查,115只种兔(年龄1.5~2岁;体重3kg~4kg)中,有18只种兔(雄兔6只,雌兔12只)的血清抗体OD值超过0.044,即抗脑炎原虫抗体阳性,并从16只病兔尿沉渣中检出脑炎原虫,临床诊断为感染兔,其余的97只种兔(雄兔16只,雌兔81只)均为抗兔脑炎原虫抗体阴性,尿沉渣中也未检出脑炎原虫,临床诊断为未感染兔。随后,将感染种兔与未感染种兔隔离,分别用阿苯达唑进行治疗和预防研究。

1.1.2 治疗药物 本研究所用的防治药物为阿苯达唑,苏州同仁江南兽药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批号为080829。制剂与规格:50mg×100片/袋(用于治疗组),阿苯达唑胶囊200mg×100粒/袋(用于预防研究)。

1.2 方法

1.2.1 抗兔脑炎原虫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 采用本课题组研究建立的对兔脑炎原虫病进行特异诊断的间接ELISA检测法,对79份阴性血清的检测,其OD值平均为0.026(0.005~0.04),标准差为0.009,经计算其95%正常值上限是0.044。同时对63份脑炎原虫的阳性血清检测,而这63份血清的OD值均在0.044以上(0.05~0.11)。因此,确定将被检血清的OD值高于0.044者判为阳性,等于或低于0.044者判为阴性。

1.2.2 尿沉渣的特殊染色对脑炎原虫的检查 采取待检兔的尿液(如果尿液中尿酸盐含量较高,尿液混浊浓稠时,可用生理盐水等比例混匀,室温放置10min后再离心),经3 000r/min离心10min后,弃去上清,用沉淀涂片,丙酮固定,经革兰和Goodpasture染色后镜检,如在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检出脑炎原虫或假囊,就定为脑炎原虫阳性。

1.2.3 治疗用药 首次按60mg/kg剂量的阿苯达唑直接口服给药,此后每间隔12h按40mg/kg给药1次,用药7d停药5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每一疗程之后,均采取病兔的血液和尿液分别进行ELISA检测和尿液中脑炎原虫的检查。

1.2.4 预防用药 按50mg/kg剂量的阿苯达唑拌料饲喂,用药7d间隔10d为一个预防期,连用两个预防期,之后进行血清抗体OD值检测和尿沉渣的脑炎原虫检查。

2 结果

2.1 感染种兔的治疗结果

经临床检查从种兔中检出的脑炎原虫感染兔均为成年兔,治疗时所使用的阿苯达唑剂量,比治疗商品兔所使用的药量高一些,经过三个疗程后,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第一个疗程后,病兔的OD值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2号、3号、10号和15号的变化更为明显,其OD值接近0.044。但7号和13号的OD值变化不明显。尿沉渣检查,除2号、3号、8号、10号和15号种兔未检出虫体外,其他病兔均可检出脑炎原虫。

第二个疗程后,2号、3号、10号和15号病兔的OD值已低于0.044,即抗脑炎原虫抗体转变为阴性,其他病兔的OD值也接近于0.044,但7号和13号病兔的OD值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较高。尿沉渣检查,除4号、7号和13号病兔的尿沉渣中仍能检出少量虫体外,其他病兔的尿液中均未检出脑炎原虫。

第三个疗程后,除7号(母兔)和13号(母兔)病兔的血清抗体OD值仍为阳性外,其他病兔的OD值均为阴性。尿沉渣检查,全部病兔的尿液中均未检出脑炎原虫。

随后,将血清抗体OD值仍为阳性的7号和13病兔剖检,发现肾脏表面有大量凹陷,呈典型的间质性肾炎变化(图1),组织切片上可在局部肾小管间见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图2),但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未检出兔脑炎原虫。大脑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大脑组织中检出脑炎原虫包囊(图3),脑组织中有较多的细胞性和增生性肉芽肿(图4),但肉芽肿大多位于脑血管周围或脑白质内。

图1 肾表面有大量凹陷,为间质性肾炎病变Fig.1 There were lots of pits on renal surface,that is interstitial nephritis lesions

图2 肾小管间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HE,100×)Fig.2 There was a large number of proliferation of connective tissue and infiltration of lymphocytes among renal tubules(HE,100×)

图3 大脑组织中检出脑炎原虫包囊(箭头)(HE,100×)Fig.3 The cyst of Encephalitozoon cuniculi was checked out in cerebrum (arrow)(HE,100×)

图4 位于脑组织中的细胞性肉芽肿 (HE,100×)Fig.4 There was a cellular granuloma found in brain tissue(HE,100×)

2.2 未感染种兔的预防结果

为了防止脑炎原虫的水平传播,对ELISA检测阴性的种兔用阿苯达唑进行了预防研究。按照既定的预防给药方法,经过两个预防期后,经间接ELISA检测,全部预防种兔的血清抗体OD值均低于0.044,即抗兔脑炎原虫抗体阴性反应。尿沉渣特殊染色后光镜检查,未检出兔脑炎原虫,部分种兔的尿沉渣做负染色后进行电镜检查,也未检出虫体。

3 讨论

曾对商品獭兔治疗研究证明,阿苯达唑对脑炎原虫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本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作用机理与兔脑炎原虫的结构和寄生特点有关。据报道[7-10],阿苯达唑吸收后在肝脏转化为丙硫苯咪唑-亚砜才具有杀虫活性。该药在组织器官的分布依次为肝脏、肾脏和肌肉。它还可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并在其中保持一定的浓度,而且其代谢产物在24h内87%从尿排出,仅有13%从粪便排出。大量研究证明[11-15],兔脑炎原虫侵害的靶器官主要是肾脏和脑组织,其次是肝脏和肺脏等。在脑炎原虫侵害的主要靶器官中,阿苯达唑药物的浓度都很高,故可具有明显的杀虫作用,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当脑炎原虫进入脑组织,并引起脑组织损伤后,治疗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本研究经三个疗程治疗后,7号和13号病兔的抗脑炎原虫抗体OD值一直呈阳性反应,经剖检后发现脑炎原虫已侵入脑组织并形成包囊和肉芽肿。

以前的研究证明[7-9],对脑炎原虫病的治疗,用药量一定要足,否则影响治疗效果。这主要是由于脑炎原虫是细胞内寄生虫之故。当脑炎原虫寄生于细胞内时,存在于组织液中的药物很难发挥有效的杀虫作用,只有当细胞破坏后脑炎原虫从细胞内释出,才能与药物充分接触而被杀灭。因此,存在于细胞间液中的药物必须经常保持较高的浓度,随时将从细胞中释出的脑炎原虫杀灭。如果组织液中的药物浓度不高,达不到杀虫的浓度,那么释放到组织间的虫体就会重新侵入新的细胞而开始新的生命周期,使疾病得以持续,不断引起组织的损伤。据报道[7-10],阿苯达唑代谢产生的杀虫成分,丙硫苯咪唑-亚砜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8.5h~10.5h。因此,为了维持强大的杀虫浓度,必须及时给药,不可使血中药物浓度降低。本研究证明,间隔12h给药一次,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的用药剂量比商品兔的(30mg/kg)要高,这主要与成龄兔较幼龄兔的耐受力大、种兔的感染时间长、肾脏等靶器官的病损较重有关。毒理试验表明,阿苯达唑的毒性小,在体内无蓄积作用,安全范围广。试验给小鼠口服阿苯达唑的LD50大于800mg/kg,犬口服最大耐受量在400mg/kg以上。本次研究虽然比一般的用药剂量高,但治疗期间病兔未出现任何明显的副作用,治疗效果好。

大量研究证明[2-5],脑炎原虫即可在动物与动物之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通过母体胎盘而传染给子代,即垂直传播。因此,兔场一旦感染了兔脑炎原虫,很难彻底清除。本研究用药物对有患病兔场的种兔进行了药物预防,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垂直传播,保证由种兔产生的后代未感染脑炎原虫。通过两个预防期后,虽然这些种兔还是在被污染过的兔场饲养,但临床检查均呈脑炎原虫阴性反应。这说明阿苯达唑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用药物可以防止脑炎原虫的感染。但在污染过脑炎原虫的兔场,还要注意水平传播所造成的危害。虽然种兔是单笼饲养的,水平传播的机会较少,但也不能忽视饲养用具和周围环境对种兔饲养的影响。水平传播所涉及的面较广,包括与家兔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彻底根除本病,用药物进行预防仅仅是一种辅助措施,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制定有效卫生防疫措施,搞好周围的环境卫生,特别是定期给兔舍、兔笼和饲养用具消毒,对兔排出的废弃物,要及时清扫,堆积发酵,借以消灭随粪尿排出体外的脑炎原虫。只有及时治疗病兔(特别对有病的种兔,一定要坚决淘汰,杜绝垂直传播的可能),积极预防受到威胁的兔,定期消毒和搞好环境卫生,才能从被污染的兔场逐渐根除本病。

[1] Vossbrinck C R,Debrunner-Vossbrinck B A.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Microsporidia:ecological,ultrastructural and taxonomic considerations[J].Folia Parasitol,2005,52:130-142.

[2] Elizabeth S D,Louis M W.Overview of microsporidia and microsporidiosis[J].Parasitology,2008,5(4):243-255.

[3] Larsson J I.Molecular versus morphological approach to microsporidian classification[J].Folia Parasitol,2005,52(2):143-144.

[4] Wasson K,Peper R L.Mammalian microsporidiosis[J].Vet Pathol,2000,37(6):113-128.

[5] Kunzel F,Joachim A.Encephalitozoonosis in rabbits[J].Parasitol Res,2010,106:299-309.

[6] Emma K.Encephalitozoonosis in rabbits-what we do and don't know[J].In Practice,2011,33(9):426-435.

[7] Franssern F J,Lumei J T,Knapen F V.Susceptibility of Encephalitozoon cuniculi to several drugs in vitro[J].Antimicro Agen Chemo,1995,39(6):1265-1268.

[8] Stiles J,Didier E,Ritchie B,et al.Encephalitozoon cuniculi in the lens of a rabbit with phacoclastic uveitis:confirmation and treatment[J].Vet Compara,1997,7:233-238.

[9] Kattyar S K,Edlind T D.In vitro susceptibilities of the AIDS-associated microsporidian Encephalitozoon intestinalis to albendazole,its sulfoxide metabolite,and 12additional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J].Antimicro Agen Chemo,1997,41:2729-2732.

[10] Suter C,Moller-Doblies U U,Hatt J M,et al.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ncephalitozoon cuniculi infection in rabbits with fenbendazole[J].Vet Rec,2001,14:478-480.

[11] 潘耀谦,刘兴友,赵振升,等.脑炎原虫病兔血液中几种免疫指标的检测[J].中国兽医科学,2012,42(3):304-308.

[12] 潘耀谦,刘兴友,赵振升,等.兔脑炎原虫病兔免疫器官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12,38(3):58-62.

[13] 张柳平,潘耀谦,段 艳.自然感染兔脑炎原虫獭兔肾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5,36(4):365-369.

[14] Åkerstedt J.An indirect ELISA for detection of Encephalitozoon cuniculi infection in farmed blue foxes[J].Acta Vet,2002,43(2):211-220.

[15] Dedeer E S.Microsporidiosis:an emerging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 humans and animals[J].Acta Trop,2005,94:61-76.

猜你喜欢

阿苯达唑兔场种兔
闽西南黑兔养殖场的主要生物安全措施
液质联用法测定牛乳中阿苯达唑残留标志物残留量
阿苯达唑混悬剂的质量评价及其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兔出血症病毒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临床免疫效力试验
阿苯达唑及其亚砜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
养殖户种兔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嗨呀嗨呀种兔子(下)
肉兔引种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葡聚糖凝胶过滤-HPLC法测定阿苯达唑前体胶束的包封率
规模化兔场养殖失败原因九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