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穴注射维生素K3治疗胆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2012-07-27谢红霞
谢红霞
(甘肃靖远煤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甘肃 白银 730913)
胆绞痛是临床常见症状[1],多发生在中上腹或右上腹部,开始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重至难以忍受的剧痛,患者常坐卧不安、弯腰、打滚,用拳头紧压腹部,甚至哭喊。疼痛常放射至右肩和右肩胛下区,痛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常伴有恶心、呕吐。本文将我院199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2名胆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治疗组42例采取双侧阳陵泉穴[2]注射维生素(Vit)K3,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肌肉注射VitK3[3]。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72名患者中,男33人,女39人,其中治疗组中男20人,女22人;对照组男13人,女17人。两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胆绞痛、恶心、呕吐、放射痛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遵医嘱,用2ml注射器抽取VitK38mg,换7号针头排尽注射器内空气,选择一侧阳陵泉穴,常规消毒皮肤,垂直进针至针梗的2/3,在此穴位上提插,使患者产生胀困感,抽吸无回血后,将药液全部缓慢注入。同法注射另一侧阳陵泉穴。
1.2.2 对照组 遵医嘱,普通肌肉注射VitK316mg。在护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对两组症状轻重程度、缓解时间进行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疗效观察
10min内胆绞痛症状、恶心、呕吐减轻或消失为治疗有效,胆绞痛症状未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存在为治疗无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注意事项
(1)剂量准确。用2ml注射器抽取药液,更换7号针头排尽注射器内空气时,尽量减少操作中药物的损耗,以保证疗效。
(2)部位准确。掌握解剖位置,根据经络走向找准穴位,先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确定阳棱泉穴,并做好标记,根据患者胖瘦选择进针深度,一般以针梗的2/3为宜,进针后患者有胀困感。
(3)严密观察。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针刺后的反应,精神状况,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程度。
4 讨论
胆绞痛是消化科常见病,其疼痛机理复杂,对患者精神,内分泌、循环、呼吸系统都有一定影响,治疗应以解除胆囊痉挛,减轻患者痛苦为目的。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穴注射VitK3对胆绞痛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以起到药物与针刺的协同作用。此法操作简单易掌握,起效快,且经济安全,患者痛苦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周萍.中医学基本常识及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杨宝峰.药理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