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冲洗方法用于感染性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对比研究

2012-06-30符根华万淑琴袁慧华陈云娥何淑宁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
关键词:肠造口甲硝唑造口

符根华 万淑琴 袁慧华 陈云娥 何淑宁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指造口黏膜与腹壁缝合处皮肤愈合不良,使皮肤与黏膜分离造成的伤口,是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发生在术后1周内[1]。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后,因分离处伤口大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危险,同时也易发生造口回缩、狭窄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和贴袋困难[1-2]。对合并感染的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伤口的冲洗以往的处理方法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自2010年6月,笔者尝试着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加0.5%甲硝唑溶液冲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2年9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对照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5~66岁,平均56岁,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溶液冲洗分离的伤口;观察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8~69岁,平均59岁,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溶液加0.5%甲硝唑溶液冲洗黏膜分离伤口。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离程度最深达皮下,未达腹腔。

1.2 方法 将2007年6月~2010年5月32例合并感染的肠造口皮肤黏膜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彻底清除黏膜分离处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局部伤口,擦干,洒上溃疡粉。根据渗液情况使用康乐保藻酸盐敷料覆盖黏膜分离处,周围涂防漏膏保护,贴上造口袋,更换1次/2~3d,直至痊愈。将2010年6月~2012年9月28例肠造口皮肤黏膜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除了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分离处伤口外,加用了0.5%甲硝唑溶液冲洗局部。

1.3 感染伤口的诊断标准 根据刘胜文[3]主编的《实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和卫医发[2001]2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浅表手术切口感染标准。

1.4 疗效标准[4](1)痊愈:伤口肉芽组织充填,伤口的上皮细胞向中间移动,进行覆盖;(2)显效:伤口充填,伤口的上皮细胞向中间移动,伤口直径较前缩小1/2以上,但尚未覆盖;(3)有效:分泌物明显减少,伤口有少量肉芽组织充填,伤口直径较前缩小1/3以上;(4)无效:伤口仍苍白、水肿、分泌物多,无肉芽组织生长。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痊愈24例,显效3例,有效1例,愈合时间为(15.18±7.20)d,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4例,愈合时间为(19.63±8.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s)

注:t=2.20,P<0.05。

对照组 32 19.63±8.45观察组 28 15.18±7.20

3 讨论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所形成的伤口靠近造口旁,不可避免地会被肠黏液、粪便等污染,再加上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差,往往合并细菌感染。所有伤口在环境污染和理化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细胞损伤,从而会加重受伤区邻近组织的缺血水肿、缺氧,造成更广泛的细胞死亡和组织溶解等一系列继发损伤。常规使用生理盐水对感染伤口起冲洗作用,但无杀菌作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主要为厌氧菌,甲硝唑对杀灭厌氧菌有特效,可透过细菌膜,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抑制细菌核糖和蛋白质合成。甲硝唑溶液局部冲洗能有效保证药物在伤口局部的抑菌、灭菌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且无毒副作用[5-7]。

笔者通过对2007~2012年60例合并感染的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伤口分别给予传统方法及改良方法处理。经比较分析表明,改良式处理方法其疗效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法促进了创面愈合,保证了造口袋的有效粘贴,同时也有助于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康复[8]。

综上所述,使用生理盐水加0.5%甲硝唑溶液冲洗黏膜分离处伤口的换药方法是可行的,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喻德洪.肠造口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

[2]蒋理立,李卡,杨婕.德湿康、溃疡粉联合防漏膏治疗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疗效及护理[J].华西医学,2011,26(12):1898.

[3]刘胜文.实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45-51.

[4]张挽华.外科基本功[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7.

[5]林关聪,章霞,陈爱,等.甲硝唑、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用于伤口换药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20-21.

[6]鲁泽春,周玲,杜建新,等.剖宫产术中甲硝唑溶液和生理盐水局部冲洗效果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2):216-217.

[7]李惠勤.会阴侧切口缝合前两种处理方法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1,32(22):4571-4572.

[8]施婕,罗比可,刘琳,等.41例肠造口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43-244.

猜你喜欢

肠造口甲硝唑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甲硝唑维B6和甲硝唑,是同样的药吗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
上海举办造口护理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