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成像技术对诊治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
2012-09-21熊甲英宋丰前邝国兵颜德中肖四海付晓霏
熊甲英 宋丰前 邝国兵 颜德中 肖四海 付晓霏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列第二。虽然目前对大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其总体疗效没有明显改善,提高其总体疗效的不是对大肠癌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目前,采用结肠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的方法是临床较为广泛的诊断癌变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窄带成像技术(NBI)的日益成熟并在临床上开始应用,已初步显示出其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方面诊断的临床价值。笔者依据文献,探讨NBI技术在诊治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娄底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肠镜检查的347例(男189例,女158例)患者,年龄19~81岁,平均(50.6±5.9)岁。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4例与对照组17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常规检查及NBI检查,筛查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对比并观察两组方法在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2 病例排除标准 排除炎症性肠道疾病的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排除家族史大肠腺瘤病的患者;排除肠道准备欠佳,影响进镜观察的患者;排除无法忍受内镜痛苦而未进镜至回盲部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进镜前给予肌肉注射10mg山莨菪碱,做好肠道准备。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结肠镜检查,退镜时发现病变后行活检,记录乙状结肠以下病变数量;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模式进镜至回盲部,退镜时行乙状结肠时切换为NBI模式,记录病变数量。对比两组患者病变数。
再次以常规模式至末端回肠,退镜时发现病变后,记录大体形态,评价图像清晰度;转换至NBI模式,观察病灶腺管开口、浅表毛细血管形态结构,评价图像清晰度,对腺管开口及血管分型;根据腺管开口、血管分型对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进行预测,对比内镜下预测,评估NBI应用价值[2]。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图像清晰度 (1)1分:看不清;(2)2分:模糊可见;(3)3分:较清晰;(4)4分:非常清晰。
1.4.2 腺管开口分型 根据工藤進英分型方法:(1)I型开口为圆形,大小为(0.07±0.02)mm,为正常腺管开口;(2)II型开口呈星芒状或乳头状,大小为(0.09±0.02)mm,为增生性病变;(3)III型为腺瘤的腺管开口,IIIL型开口呈管状或类圆形,大小为(0.22±0.09)mm,见于I型或LST型腺瘤;IIIS型开口少见,呈小的管状或类圆形,大小为(0.03±0.01)mm,见于腺瘤或IIc型;(4)Ⅳ型开口为分支状、脑回状或沟纹状,大小为(0.93±0.32)mm,为绒毛状腺瘤;(5)V型开口为癌,VA型开口大小不均,排列不规则,为早期癌;(6)VN型开口消失或无结构,为浸润癌。
1.4.3 血管分型 (1)I型毛细血管模糊,直径6.4~20.9μm,为正常或增生息肉;(2)II型毛细血管清晰可见,轻微增粗,直径13.1μm,为腺瘤;(3)IIIA型可见较粗毛血管,大小不均,伴有不规则分枝与缩短,为黏膜内癌或表浅性癌;(4)IIIB型几乎未见散在微血管,为浸润癌。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347例患者中,共发现病变159个,其中对照组67个,检出率42.1%;观察组92个,检出率57.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方法图像清晰度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腺管开口分型、血管分型与病理组织学关系
对图像清晰度进行对比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图像清晰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本组患者发生的病变中,早期大肠癌11例,进展癌9例;在肿瘤性病变中,管状腺瘤69例,为最多;绒毛腺瘤以IIIL型为常见;根据血管分型,11例早期大肠癌中,IIIA为7例,II型4例,进展癌全部为IIIB型。与病理学诊断比较,NBI符合率较高(见表2)。
3 讨论
大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呈发病率增高的趋势。目前,大肠癌病因尚未得到明确,但对其致病因素的研究已得到临床的广泛探讨,临床认为,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早期的诊断对有效治疗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重要意义[3]。
NBI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内镜显像技术,相较于传统内镜技术,具有清晰度高等优势。本研究中,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采用内镜检查的对照组及NBI检查的观察组两组。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病变个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对其图像清晰度检查发现,观察组图像清晰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提高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两组患者大肠黏膜腺管形态观察发现,NBI可有效显示黏膜血管网,可清晰显示大肠黏膜的腺管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有利于对微小型病变的发现,这也是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的重要原因[4]。
大肠腺管开口分型与判断是否为肿瘤性病变及早期癌变具有重要意义。本组观察共发现159例病变,早期大肠癌11例,进展癌9例;对病变黏膜进行腺管开口分型:I型7例,II型14例,III型87例,IV型33例,VA型9例,VN型9例,NBI对肿瘤性病变诊断均为90%以上。表明其在疹断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方面与病理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总之,NBI保留了普通内镜全部功能,操作简单,易于对病变进行反复观察;具有可显示浅表毛细血管形态的独特优势,可发现更多内镜下不能发现的病变,在病变轮廓、黏膜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形态显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提高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是较为可靠的行大肠癌及癌变检查的方法。
[1]陈新文.大肠癌内镜诊治的临床研究(附103例报告)[J].中国医学工程,2009,17(2):129-130.
[2]Ascasíbar E,Estrada T,Liniers M,et al.Global Energy Confinement Studies in TJII NBI Plasmas[J].CONTRIBUTIONS TO PLASMA PHYSICS,2010(6-7):110-118.
[3]邹菁,张丽英.大肠癌术后的中药辅助治疗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0):1491-1492.
[4]Ishihara R,Takeuchi Y,Chatani R,et al.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narrowband imaging endoscopy for screening of esophageal squamous mucosal highgrade neoplasia in experienced and less experienced endoscopists[J].Dis Esophagus,2010,23(6):48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