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2-09-21郝延红李婉宁席俊峰
郝延红 李婉宁 席俊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常见于严重的外伤、大手术、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相关数据显示,其致死率可达60%左右[1]。由于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晰以致缺乏特异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措施。因此,探寻本病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目前胸外科医护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
我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3例患者,均符合欧美联席会议制定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2]。研究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7~56岁,平均(39.2±5.1)岁;病因:车祸者12例,矿井工伤9例,跌落损伤者7例;胸部创伤情况:所有患者均存在肋骨骨折、连枷胸、血气胸、肺挫裂伤;合并病情况:合并四肢骨折者10例,肝或脾破裂8例,休克者8例,胸腰椎骨折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时间:4~49h,平均(15.2±7.1)h;胸外伤严重程度:均属重度胸外伤。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8~59岁,平均(40.1±3.8)岁;病因:车祸者10例,矿井工伤8例,跌落损伤者7例;胸部创伤情况:所有患者均存在肋骨骨折、连枷胸、血气胸、肺挫裂伤;合并病情况:合并四肢骨折者12例,肝或脾破裂9例,休克者8例,胸腰椎骨折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时间:3~45h,平均(14.8±7.0)h;胸外伤严重程度:均属重度胸外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进行干预,其中西医治疗主要分为合并伤的药物治疗、呼吸支持、营养治疗及药物治疗。包括抗菌素、微量泵入多巴胺及酚妥拉明、氨茶碱等,以及限制晶体,并且进行适当利尿以保持出入负平衡,给予糖皮质激素(食管术后的患者不用)等综合治疗措施;气管切开插管并行呼吸机辅助治疗,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的通气策略[3];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尽早行肠内营养支持;中药治疗主要予以大黄15g/d,3次/d,水煎至300mL,分经鼻饲或营养管注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药量调整。
对照组:仅采用前述“研究组”中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24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SaO2)。
1.4 疗效评价[2]治愈:呼吸困难消失,X线检查肺部阴影消散,血气恢复正常。
好转:呼吸困难减轻,X线检查肺部病变好转,血气改善。无效:呼吸困难无减轻或加重,X线及血气无好转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研究组患者治愈10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治愈6例,好转1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00%,两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 治疗24h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PaO2、SaO2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aCO2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以肺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增加、间质水肿及肺泡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个受多种直接或间接损伤肺脏的气血交接面而引发的共同结局。临床多见低氧血症,目前西医治疗多以维持呼吸功能和对肺外器官的支持性治疗为主,以期通过尽早的解除支气管痉挛,更好的降低肺动脉高压,而改善通气功能。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也可使得心肺负担减轻[4]。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责之于热毒、瘀血、水湿、腑实、亏虚,《内经》曰:“肺与大肠相表里”,大黄素有“将军”之称,其性味苦寒,药性峻烈,具荡涤肠胃、攻下泻火、清热解毒、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具抗菌消炎、降压止血之功能[5]。
有鉴于此,我科以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辅以大黄的综合治疗方法干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低氧血症。然而由于研究时间及经费等问题的制约,今后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探索。
[1]朱卫东,吕必宏,王启斌.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109-111.
[2]陈洪波.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0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59-60.
[3]高见,任名,潘雪冬.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19):47-48.
[4]张明灿,游凯,黄一.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1):1513-1515.
[5]岳茂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现代救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