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MR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2012-05-17黄建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髓鞘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

黄建松 邢 伟 陈 杰 周 强

血管压迫作为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病因已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既往组织病理学研究证实血管压迫引起的TN存在局灶性轴突变性和髓鞘脱失[1-2]。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不仅能精确反映水分子的弥散方向,而且能以三维形式显示神经纤维束的连接和走行分布。通过DTI多参数的测量,可以量化评价纤维轴索的数量和髓鞘发育及脱失状况。本文比较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侧与正常侧三叉神经DTI的表现,评估DTI诊断三叉神经异常的可行性。

Chin Comput Med Imag, 2012, 18: 198-200

1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hangzhou De’an Hospital

2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hangzhou First Hospital

3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Changzhou First Hospital

Address: 11 Taoyuan Rd., Changzhou 213003, P.R.C.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XING Wei (E-mail:suzhxingwei@126.com)

方 法

1. 病例资料

回顾性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证实的TN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最大者71岁,最小者32岁,平均51.7岁。其中左侧疼痛10例,右侧疼痛6例,术中均得到证实。其中小脑上动脉压迫者8例,小脑前下动脉5例,基底动脉2例,静脉压迫1例。

2. MRI检查

检查使用Siemens Verio 3TMRI。使用头颅正交线圈。3D Space序列行三叉神经脑池段脑干薄层轴位T2WI扫描。TR1000m s,TE132m s,矩阵384×384,FOV=20cm×20cm,层厚0.5mm,偏转角120º。DT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扫描平面复制Space序列的扫描位置,扫描参数为:TR4200m s,TE109m s,层厚4mm,间隔1.3mm,Average=3,FOV=23cm×23cm,分别取2个弥散敏感系数(b值):b=0,1000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30个。

3. 数据分析

由1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使用Siemens公司工作站行数据后处理分析。原始图像经计算机自动图像矫正和背景降噪处理后自动生成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在参考图像窗口选择REZ显示最清晰的层面放置感兴趣区(ROI)。ROI沿层面内病变侧及正常侧三叉神经外缘勾画。

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疼痛侧与正常侧三叉神经平均FA值和最小FA值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TN症状侧平均FA值为0.249±0.06,显著低于正常侧平均FA值(0.283±0.07,t=-4.999,P<0.05)(图1,2)。症状侧最小FA值为0.199±0.07,显著低于正常侧最小FA值(0.262±0.07,t=-8.336,P<0.05)。

图1 左侧椎动脉压迫引起的TN。T2WI(A)、FA图(B)及FA和T2WI融合图(C)显示左侧三叉神经明显受压移位(箭头),平均FA值和最小FA值减低。

讨 论

MRI是目前公认诊断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检查方法。目前主要依靠常规MRA显示三叉神经桥池段压迫程度、形态学的改变及跟责任血管之间的距离。3D时间飞跃MR动脉成像利用血液流入性增强效应,动脉血管表现为高信号,在同一张图像上与“黑色”脑脊液、“灰色”的神经形成明显的对比;同时周围静止组织表现为低信号,可同时将横断面、斜矢状面和冠状面三个方位的影像综合,以清楚显示三叉神经与颅内外血管的关系[3]。但静脉在MRA上难以显示,故对一部分静脉压迫三叉神经的病例无法明确诊断。另一方面,三叉神经受压变形的程度与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符。正常人和TN患者正常侧血管常有不同程度的变异。上述诸多因素需要一种更敏感准确的分析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DTI是目前活体显示神经纤维束轨迹的唯一方法,反映了白质纤维束中水分子弥散的方向依赖性,其FA图像可以显示白质纤维的结构和各向异性特征,观察白质束的走向、绕行、交叉及稀疏、中断、破坏等异常表现。过往研究证明,DTI能提高慢性脊髓疾病诊断的敏感性,FA值显示主要的脊髓白质束及其受压改变较ADC值和T2WI更为敏感[4]。Lutz等[5]利用DTI研究血管神经压迫TN的结果表明症状侧三叉神经的FA值明显降低,与正常侧有明显差异。国内研究同样证实TN患者症状侧FA值与正常侧存在明显差异,并推测这可能与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供血血管,导致三叉神经慢性低灌注,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部分细胞膜和髓鞘破坏,细胞外水肿和(或)纤维数目减少,细胞外空间增加有关[6]。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TN症状侧与正常侧三叉神经平均FA值存在明显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双侧三叉神经最小FA值之间同样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对三叉神经DTI研究更有价值。根据本研究的经验,DTI能否清楚显示双侧三叉神经与扫描层面、三叉神经压迫程度及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有时难以在同一层面清楚显示整个三叉神经脑池段。本研究ROI要求始终要包含REZ区,因为血管压迫导致的局灶性节段性脱髓鞘改变是血管压迫性TN的主要病理学变化[7]。慢性脱髓鞘性的改变位于压痕周围2mm以内,主要神经中枢和周围髓鞘的交接区,即REZ区,该区无施万细胞包裹,对搏动性和跨过性血管压迫特别敏感,压迫使神经纤维相互挤压在一起,引起髓鞘脱失。最小FA值正是突出了这种病理变化的特点。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还有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TN患者症状侧与正常侧平均FA值和最小FA值之间的差异,论证了DTI在TN诊断中的价值,但是无法比较两者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这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其次,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需要今后积累更多的病人。

总之,DTI评价血管压迫性TN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号,相信与常规MRI紧密结合,能够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1. Sindou M, Howeidy T, Acevedo G. Anatomical observations during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with correlations between topography of pain and site of the neurovascular conflict): prospective study in a series of 579 patients. Acta Neurochir (Wien),2002, 144: 1-13.

2. Hilton DA, Love S, Gradidge T, et al. Pathological findings associated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caused by vascular compression .Neurosurgery, 1994, 35: 299-303.

3. 刘雪松,毛 庆. 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华西医学,2007,22: 175.

4. Demir A, Ries M, Moonen C, et al.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with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apparent diffusion tensor maps in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Radiology, 2003, 229:37-43.

5. Lutz J, Linn J, Mehrkens JH, et al. Trigeminal neuralgia due to 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high-spatial-resolution diffusiontensor imaging reveals microstructural neural changes. Radiology,2011,;258:524-530.

6. 颜剑豪, 全显跃, 江桂华. 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 9:508-516.

7. Love S, Coakham HB. Trigeminal neuralgia: pathology and pathogenesis. Brain, 2001, 124 : 2347-2360.

猜你喜欢

髓鞘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髓鞘探针在脱髓鞘疾病的应用进展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MRI定量评估胎儿髓鞘研究进展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