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羽毛球选项课中的组合技术教学法

2012-05-15敏,刘静,周

运动 2012年18期
关键词:高远球练习者羽毛球

张 敏,刘 静,周 力

(1.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2.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羽毛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技术带有开放性,单个动作显得封闭枯燥,而组合技术由于能体现运用情景而相对开放致趣。本文以组合技术为研究出发点,旨在尝试寻找新的技术教学方法,充分引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羽毛球运动的核心要素

李杰凯(2010)在《运动项目广义进化规律与体育教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一种新的运动项目分类方法。他依据运动项目类群运动技能学习的适应性规律进行分群及各群种系核心要素。(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羽毛球运动属于间接博弈对抗适应持拍类运动,它的核心要素就是隔网回合,流畅致趣。初学者在一开始接触羽毛球运动的时候,就直接持拍隔网击球,而且回合越多,过程越流畅,练习者就越有兴趣。就像篮球运动一样,在篮球场上,不管会不会打,只要是在手中持篮球就定会做投篮练习;不管投篮的动作是否规范,只要命中就特别兴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运动项目的核心要素,这样才会有效地制定出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传统技术教学原理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按照田麦久教授的项群理论,羽毛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技术带有开放性,单个动作显得封闭枯燥,而组合技术由于能体现运用情景而相对开放致趣。

传统动作技能教学原理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主要包括:第一,传统动作技能习得理论忽视动作的效能和目的性,动作效能是衡量运动能力的指标,而动作效能就是动作目的的表现。传统的体育教学以传授动作为主,整节课都在传授和练习技术动作,似乎动作就是体育教学的全部内容。造成教学机械死板,毫无生气,学生不会学以致用,过于注重动作,而忽视了动作的效能,所以在真正的比赛中或者在变幻多端的外部环境中无所适从。第二,传统技能教学忽视了教材的整体性。很多教师采用机械还原论的方法,把鲜活的运动项目技术技能层层分解为最简单的动作环节,再把一个动作环节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完全忽略了使运动技能鲜活的整体性,其结果是要么需要更长教学历程,要么仅仅传授些皮毛的东西。第三,机械简单化的学习忽视了运动项目的不确定性规律。从现代复杂性理论得到启示,体育运动项目最具有神韵的部分恰恰是那些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使得体育运动项目成为人类文化,它是吸引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所在。

表1 依据运动项目类群运动技能学习的适应性规律进行分群及各群种系核心要素

3 组合技术作为教学单元的具体内容

整体的功能并非是部分功能的简单集合,体育运动技术从来都是以整体并附带情景出现的,特别是在开放性运动项目当中。因此,把技术组合作为教学单元不仅可以遵循教育学规律,而且更加符合运动项目的本身规律。根据教学实践得出以下4个主要的组合技术单元。

3.1 高远球—高远球—高远球

这个组合技术即对拉高远球,这高远球技术羽毛球运动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对拉高远球线路比较单一,但这是羽毛球运动核心要素隔网回合流畅致趣的基本体现。特别是初学者,他们除了隔网击球外,基本无其他技术可言,在选修课中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对打高远球为主,虽然技术动作不规范,但他们以多回合和流畅击球为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抓住这一特点,以这一组合技术为基点,以如何打好高远球回合练习起点,在这以组合练习中穿插高远球、发高球、接发球、后退步伐等技术的教学,最终又以提高这一组合练习质量为目的。如此,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不会感到单一技术动作练习的枯燥,也愿意去思考,主动去练习。

3.2 高远球—吊球—挑球

这一组合练习路线是,练习者A发高远球,练习者B回高远球,练习者A吊球,练习者B挑球,练习者A击高远球,练习者B吊球,练习者A挑球。这组组合练习的重点是挑球技术和前后场步伐移动技术,难点是吊球技术。

3.3 吊球—放网前—搓球

练习的线路是,练习者A挑球,练习者B吊球,练习者A放网前,练习者B搓球,练习者A挑球。这组组合练习的重点是放网前,难点是搓球上网时的协调放松。练习过程中可以高远球来调整。

3.4 扣杀球—放网前—挑球

练习路线为,A发高远球—B回高远球—A扣杀球—B放网前—A挑球—B扣杀球—A放网前—B挑球。这一组合练习的重点是扣杀球技术,难点是攻防转换意识。需要注意的是放网前技术在这里也可以叫接扣杀球放网前技术。练习过程中可以高远球来调整。

4种组合技术练习,包含了基本技术动作高吊杀挑搓放等手上动作和步伐。整个组合技术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4 组合技术教学设计与要求

4.1 大胆改革更新教学理念

基于组合技术教学模式,并不是反对单一技术动作的教学与练习的重要性,现代体育教学强调以“学”为主体,教是为了学,羽毛球技术不是固定封闭的动作体系,而是变动和开放的动作体系,不能使学生仅仅学会理解羽毛球运动的某些动作,而没有学会在场地上打球。因此,教学必须以符合学的规律为第一前提。例如,建立以“培养兴趣”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思想,已初步“学会打球”为技术教学目标,通过对抗强度的调整与简化,实现“学会一打一”的教学目标,以组合技术达标和对抗性作业名次为技术考试内容,使会打球成为衡量教学效率的评价指标。

4.2 组合技术的匹配性

在羽毛球选修课中,学生基本上没有羽毛球专业基础,在组合技术的时候,不能与运动员同样看待,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清教学内容的重要层次。所以,要以基础技术动作为重点,使学生易掌握,又能达到健身的效果,加强学生兴趣动作的培养。

4.3 在组合技术中学习与掌握各种技术

在传统的技术教学课当中,目标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技术动作掌握得扎实,通常把整体化技术细化成独立的动作进行传授,在学生掌握了单个技术的基础上再进行拼装组合。当然并不否认这种技术教学的优点,它能使学生牢牢地掌握技术动作,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一般大学的选修课一学期是26学时左右,在有限的学时里面,学生很很难达到教师要求的教学目标。所以,在组合技术中学习与掌握各种技术,对动作规范的掌握不做重点强调,以学会打球为价值取向,培养在场上的攻防意识,体验打球的自在乐趣,允许学生的个体创造和差异的存在。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要想打好简单的多拍回合,就要具体学习其中包含的动作技术,这就在无声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4.4 结合对抗练习,通过比赛检验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从一开始的隔网多拍回合的这种自然兴趣体现,就决定了组合技术要结合对抗练习来完成。竞争是人的天性,体现在羽毛球课堂中学生的对抗输赢中。组合练习本身就是建立在运动场上学生原始的你争我夺的天性上,根据羽毛球运动的隔网回合,流畅致趣的这种核心要素,才去设计组合技术练习,为了就是提高回合质量和流畅程度。所以,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必须通过组合技术与对抗练习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通过组合技术主动学习单一技术,单一技术长进促进组合技术掌握,然后提高对抗质量,最后又通过对抗练习来检验组合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力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上场打球,使羽毛球真正地成为未来生活中健身和娱乐的主要手段。

[ 1 ]李杰凯. 运动项目广义进化规律与体育教学原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 2 ]张春燕. 篮球组合技术教学的研究综述[ J ].科技信息,2008(27).

[ 3 ]王汉滨.浅析篮球组合技术及其教学法[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1).

[ 4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高远球练习者羽毛球
“学、练、赛、评”视角下的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策略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羽毛球
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方法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羽毛球正手高远球动作教学
应用运动类APP分析羽毛球挥拍对击后场高远球的影响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