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刍议

2012-04-29王庆华,戴志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4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王庆华,戴志国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其中实践教学是重要和有效的组成部分。切实重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试图构建更合理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G641?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9-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重要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弥补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落实实践教学的运作机制,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教学主体的充分调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通过灌输的教育方式,灌输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向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并进一步内化。[1]灌输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素质的变化,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必须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和自我教育。而实践教学能最大程度和直观地刺激大学生的思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其由客体性到主体性的转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实践教学是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使其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武器。但这些都不是死的,不是只有书本教材上才有的,相反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只进行书本理论的传授和学习,并不能将教学效果最优化,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去,扩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将各种社会资源有机结合与利用,才能使大学生感同身受,寓教于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各高校都可以就地取材,将本地的红色资源,包括先烈事迹、文物古迹、地方史志等纳入到实践教学的体系中去,使历史人物更加丰满,历史感更加鲜活。

(三)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充分融合

教学活动从来不是单向度、不可逆的,而是双向互动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既定的、呆板的,教师很多时候是单纯的搬运工,而学生是填充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社会思潮暗潮涌动、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大学生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接受了大量的伪信息和假命题,从而使他们对书本知识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产生怀疑、质疑甚至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躲在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积极调动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相长、互利双赢。

(四)实践教学是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

马克思说过:“人类的目的就是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知识的学习,而是服务社会生产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如此。我们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达到教育大学生,并使之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切实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实践教学除了汲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参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将所学的知识以切实行动回馈社会、服务社会,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初衷。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理念上,缺乏对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

首先要理清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性质,即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纯课堂理论教学不同的一种教学模式。[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它是2个学分32学时。以一门课程1个学分至少保证社会实践教学2课时为标准,该门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至少保证4课时。但实际是很多高校要么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时,变相地剔除了实践教学的内容;要么实践教学没有实践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甚至没有明确的教学时间,没有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全由教师自由发挥,教学过程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在教学资源上,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

实践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平台,实践教学之于基地好比理论教育之于教材。尽管各高校也在不断开发新的资源,但相对于日益扩招的大学生群体,还远远不够。现在每级学生动辄几千人,同时组织他们去实践是个很难的工作。一方面是接收单位承受能力有限,即使有些对口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也只能象征性地接收部分同学,人数太多则不堪重负。[3]另一方面配套经费严重不足,保证部分同学代表实践已经很困难,更别说每个同学都参加,更遑论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有关的圆明园、西柏坡等收费景点。很多高校普遍没有认真执行《意见》中关于经费投入的要求设专项资金,虽然情况在慢慢好转。

(三)在教学组织上,各环节都有改进空间

从教师角度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还要集中组织学生开展大型的实践教学很困难,要照顾到每个同学更是不可能。很多高校往往只能象征性的以小分队形式组织部分同学进行,覆盖面很小,大面积的只能是“放羊式”管理。同时大多数学校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没有形成合力,教师各自为战、流于形式,大大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这种课就是假大空,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参与实践活动反而是放松的好方式,权当逛街或观光,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从教学方式看,很多所谓的实践课就是以课内实践的形式完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就是多看几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或电影。至于实地调研,也只能去就近的免费博物馆。从教学过程看,实践教学仅仅在形式上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如演讲、参观等活动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很多学校的实践活动也是由学工、团委等行政部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几乎没有参与,造成实践教学内容没有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四)在教学考核上,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缺乏量化

高校普遍关注的是专业课实践效果的评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重视不够,更多的是看实践基地挂牌多少,至于具体利用率则不在意。而教师对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考评也缺乏客观的统一标准,课内的演讲、课堂展示更多的手法就是加分,带有主观性;课外的实践则比较多的采取优、良、中、差的粗线条评分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很多学校补考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实践课只要补交论文即可过关,导致补考比正常考试还简单的怪现象。同时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性,思想政治部教师与专业学院联系不紧密,课程上完后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专业学院的学生基本失去联系,更谈不上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反馈和跟踪调查。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更新理念,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和规划

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学校高层到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思维,改变过去可有可无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组织工作上,学校要落实学分学时,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不被专业课时所挤压。加强实践教学的规划,制定实践教学教学大纲和日历。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程序、指导教师的职责等作规定,确定学生社会实践成绩的考核标准和记载方法。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至少将四学时左右的实践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结合历史的特点更多的采取历史遗迹的考察和参观。同时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体,构建学工团委、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联动机制,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至少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师参与进去并加以引导。

(二)多路并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方法

首先需要理清的是实践教学概念,学界对此存在较大争议:一是能否把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些好的做法,如案例教学、课题专题讨论、演讲等作为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否等同于一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认为课内实践是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且很大程度上起着核心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只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连动起来,也是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课内实践。(1)教师讲课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有普遍性规律,但缺少具体性案例。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加入现实的案例加以佐证,这样效果更好。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教师在讲授时结合本地历史资源,如讲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时,以珠海淇澳岛的白石街人民早期反侵略斗争为案例,洋务运动以珠海的本地名人唐廷枢、容闳为例,民国时期的唐绍仪,工人运动的苏兆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杨匏安等,拉近了同学们与历史的距离。(2)学生教学参与。实践教学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参与进去,也包括教学。除了小组讨论、演讲发言等传统参与方式外,还可让学生主动地介入到课程设计中去。比如课前十分钟让同学们组织“感悟历史上的今天”的演讲,选取历史上的事件与今天的现实作对比;组织学生进行小话剧排演,通过历史场景再现来理解课程内容,如组织三个班分别排演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展望第三次国共合作。尤其是展望第三次国共合作与时事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这种模式的关键是做好实现的分工和协调以及参与考核,主要通过学委等班干部调动历史爱好者示范,群体辐射和考核激励相结合。

2.课外实践。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参加过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军政训练(42.6%);参观革命教育基地(27.6%);社会调查(20.7%);三下乡活动(9.1%)。[4]可以看出大家课外实践的形式还是比较集中和单调的,需要正名的是不能因为大家都采取这种方式就否定它,而一味地创新,关键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能进一步强化效果。首先由在学校教务处等部门组织下,由思想政治课教师统一对需要实践的同学进行社会实践理论的讲解,排入教学计划。其次由教务处、学工部、团委、思想政治部共同协调组织。条件允许、经费充足的学校可以充分发动学生去深入社会生活进行主题式调研。否则按点、线、面三结合的方式,即学校级别的小分队一支、学院级别的小分队n支、广大的同学们以自由组合或个人实践。需要注意的就是主题一定要明确,将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以及本地实际相结合。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题目:珠海历史名人民间事迹采编,主要收集关于珠海地方近代名人唐廷枢、唐绍仪、唐国安、苏兆征、容闳、杨匏安等的民间相传的事迹,并进行汇总整理。再比如:珠海会同村与近代买办阶级。通过会同村古村落为切入点,整理近代买办阶级的出现和发展。

(三)总结提高、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与效果反馈机制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与效果反馈机制,是保证实践教学效用性和持久性的前提。首先要完善学生实践的考核机制,课内实践纳入到最终考核的成绩中去。细化标准,比如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者、小组参与者、PPT制作者分别如何考核。校外实践报告由于数量庞大,由辅导员或班主任分流批改,选出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并开展主题报告会,使实践效果进一步扩大。

建立实践效果反馈机制,一方面由学校和教师来进行效果追踪。一方面由参与社会调查的相关组织机构或个人出具对学生实践效果的评价,体现实践教学考核的过程性原则。还有就是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互相考核和效果追踪,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晓.灌输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2]查德义.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宁波市职业技术学院,2011,(4).

[3]马艳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主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新西部,2010,(8).

[4]张文学,叶芃.武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查报告[R].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

基金项目:本文是作为校级教改立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1103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庆华(1981-),男,山东德州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戴志国(1977-),男,安徽南陵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