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员职业压力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2012-04-29邱宗忠陈雪梅周涛
邱宗忠 陈雪梅 周涛
摘要:采用自编“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源问卷”,对山东省278名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状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竞技体育教练员总体压力居中等偏上程度,其职业压力主要来自运动员因素、工作-家庭冲突、组织结构和氛围、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以及人际关系6个方面。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练员职业压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性别、年龄、学历及婚姻状况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压力源
中图分类号:G804.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068-05
职业压力问题在国外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而我国关于职业压力的研究迄今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特有的“本土化”理论体系。许多研究者对于职业压力问题的理解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认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多发生于人际服务领域,因此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教师、护理、医生和管理工作者等职业[1-2],关于教练员职业压力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相关领域研究较少涉及。通过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Elsevier Science外文期刊数据库,发现国内相关文献
甚少,国外研究也不多见。表明体育人力资源管理还未将教练员职业压力问题正式纳入研究。Maslach和Jackson(1984)[3]认为,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教练员生理和心理上的精疲力竭,最终形成职业倦怠。Dingle(2002)[4]对印地安那州田径教练员的研究显示,性别对其感知到的职业压力无显著差异。而Acosta和Carpenter(2003)[5]研究发现,女性教练员因职业压力有较高离职意愿,得出工作性质、强度在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影响下女性感知到更多的工作-家庭冲突压力。但同时Burrows(2002)[6]的研究表明,篮球教练职业压力在性别、婚姻和父母地位3变量上无显著差异,表现出结论的不一致性。我国学者顾海勇(2004)[7]认为,足球职业教练员承受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其中俱乐部方面、联赛成绩和名次、创新意识、知识水平和指挥能力是主要压力源。许欣(2007)等人[8]经调研证实收入水平高低与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积极渗溢和补偿行为对工作满意度有较强预测力。
以上关于职业压力的研究文献,对于研究和认识我国教练员职业压力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然而,以往零散的教练员职业压力研究尚存在不少的缺憾及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背景:我国与西方的文化背景有着巨大差异,造成了东西方种族价值追求、伦理取向、职业压力等方面迥然相悖。因此,不能将国外的东西直接照抄照搬,而应该加强其“本土化”的研究,更加关注和加强职业压力特征在我国文化背景和组织管理模式下的研究,使以往研究成果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以真正揭示我国教练员职业压力的跨文化特征。2)研究方法:从依据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看,由于知识及能力偏于一隅,其研究成果也仅是停留于局部定性的描述,或简单的数据罗列分析,缺乏深度及广度的领域拓展。3)研究类型:研究类型只是研究者主观思想观点的阐述和经验总结,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较为匮乏。4)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多为现状认识和观点陈述,侧重于表面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特别是研究范围仅局限于工作组织和个体职业压力或职业倦怠一个单独变量上,显得比较片面单一。本研究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对山东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教练员职业压力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特征进行实证探究,以希为今后体育领域个体或组织进行压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内容和样本采集的可行性,本研究主要在山东省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泰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等59个“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主要考察基层和中层运动队教练员)随机分层抽取278名教练员为被试进行量表的测查;项目包括田径、游泳、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体操、乒乓球、排球、篮球、足球、自行车、射击、帆船帆板、赛艇皮划艇、武术散打、武术套路、手球、射箭、跳水共21个项目。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12份,经筛查剔除其整份问卷答案成规则作答的,或一个题项选取两个及以上答案的,以及整份问卷漏答题目≥2个的,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8份。其中,男性205人,女性73人;年龄30岁以下81人,30岁~40岁109人,41岁以上88人;已婚217人,未婚61人;具有大专学历9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81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2 数据处理
运用SPSS1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多重比较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总体现状分析
研究表明,有68.9%的教练员压力体验较大或压力感受很大。此数据比国内关于普通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数据略高[9-11],且明显高于国外关于竞技体育教练员压力的研究结果[12-14]。
由表1可知,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源6个因素的每题平均得分大多在3.2分以上,其压力源6因素的平均得分为3.35428分,约居中等偏上程度范围,表明这6个因素是教练员较重要的职业压力源。且这6个因素的的标准差较小,即离散程度较小,预示教练员对这6个层面的体验具有较一致的看法。此外,这6个因素得分均值依高低排序为:运动员因素、工作-家庭冲突、组织结构和氛围、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以及人际关系。说明运动员问题、家庭负担、工作环境氛围、繁重的工作量以及自身的发展等给教练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这与其职业特点有关。首先,运动训练管理工作是由训练决策系统、训练实施系统、训练科学研究系统、训练医学系统以及训练物质条件保障系统等组合构成。其中,组织管理体制、工作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工作氛围状况等都将会影响教练员的心理行为,继而对组织结构和氛围层面压力体验较强。而运动员作为运动训练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始终参与着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并会对训练实施者(教练员)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反作用。其次,运动训练作为教练员职业的核心内容具有其复杂性、专门性、继承性和创造性,以及运动训练时间的长周期性等特征,这使得教练员工作职责和任务更加繁重,承担的责任和工作负荷量相对较大,对工作任务本身层面压力感受较大。同时,在我国新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以及运动成绩迅猛发展和竞技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教练员愈来愈重视自己的职业发展及其项目前景,这会使其职业发展层面压力加大。另外,仅就人际关系压力而言,教练员的体验最低,这是由于作为多重角色的教练员,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沟通社交能力,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可能更加游刃有余。
2.2 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源差异性分析
2.2.1 基于性别变量的教练员压力源差异检验
不同性别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源的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教练员在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和工作-家庭冲突3个层面所体验到的压力具有显著性差异,女性比男性教练员在上述3个层面上体验到更多压力;而在组织结构和范围、运动员因素以及人际关系层面上无显著差异(见表2)。
究其原因可能是:1)女性教练员在社会生活中同
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下同。
时扮演着更多的角色,不同角色对个体的要求迥乎不同,女性教练员要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必须要顾及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训练、竞赛、队伍管理、家庭、学习等诸多问题,在繁杂的工作过程中,女性教练员会感受到比男性更多的迷惘、困惑和压力。2)由于旧的社会习俗,家庭男女性别的自然分工,使得女性教练员更多担负起照顾家庭、传宗接代与哺育子女的沉重家务,因此,女性教练员在家庭上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劳动,这无疑给女性从事教练工作带来艰辛和压力。3)优越的社会制度,社会风俗的改变,男女地位的平等,使女性教练员自身意识及思想观念得以转变,愈来愈多的女性教练员寻求独立,热爱事业,追求成功,她们对自己职业发展高要求的同时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当今社会虽然男女享有平等地位,但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女性一旦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其事业成就超越了男性,就有可能挫伤男性的高傲和自尊,这也是某些女性教练员虽事业有成,但职业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2.2 基于年龄变量的教练员压力源差异检验
对不同年龄教练员职业压力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教练员对组织结构和氛围、工作-家庭冲突这两个压力源的体验具有显著差异,而在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运动员因素、人际关系方面的职业压力源不存在年龄差异(见表3)。
采用Scheffe法多重比较(Multiple Comparisons)检验发现,31~40岁组和41岁以上组均比30岁以下组报告了更多的上述两个压力源体验,31~40岁组和41岁以上组之间在上述两个压力源上差异不显著(见表4)。其原因可能是:31~40岁和41岁以上两个年龄段教练员大都成家立业,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年限的增加,教练员对组织中的薪酬和福利的要求就越高,这与其日常生活需求是分不开的,如培养子女,赡养老人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财力。并且这两个年龄段教练员大都是运动队的骨干,不仅要承担运动训练和竞赛任务,还要“扮演”负责运动员的日常生活、管理、组织和育人等多重角色。在赛季准备年或赛季间长期的封闭集训及竞赛过程中,长期处于“游离”状态,其家庭角色很大程度被配偶或亲友扮演或承担。在家庭建设中往往只能通过物质的形式予以补偿,而当投入与收入或回报比例悬殊时,则使得教练员产生较大的工作—家庭冲突以及组织结构和氛围层面压力,这一现象应引起全社会尤其体育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
而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运动员因素、人际关系方面在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随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长其压力体验呈略微下降态势,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积淀,使得教练员能从容不迫的面对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2.3 基于婚姻状况变量的教练员压力源差异检验
已婚与未婚教练员职业压力源的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已婚和未婚的教练员在职业发展、运动员因素和工作-家庭冲突3个层面所体验到的压力具有显著性差异,已婚比未婚教练员体验到更多的上述3个层面压力;而在工作任务本身、组织结构和氛围以及人际关系方面差异不显著(见表5)。
由于已婚教练员比未婚的教练员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扮演更多的角色,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照顾家庭和孩子,致使已婚的教练员有时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时间不够用的感觉,这是在访谈中较多已婚教练员所提及的问题。已婚教练员普遍感受难以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好,或达到二者兼顾。所以相对于未婚教练员而言,已婚教练员未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训练、管理和科研等综合能力,亦未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运动员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己婚教练员会在运动员因素、职业发展和工作-家庭冲突方面比未婚教练员感受到更多的职业压力。
2.2.4 基于学历变量的教练员压力源差异检验
不同学历教练员职业压力源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大专与本科学历教练员在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和运动员因素3个层面所体验到的压力具有显著性差异,大专学历的教练员比本科学历的教练员体验到更多的上述3个层面压力;而在组织结构和氛围、工作-家庭冲突和人际关系方面差异不显著(见表6)。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运动项目本质属性对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要求较广有关。因为现代运动训练不仅要求教练员应精通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理论,如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知识。学历较高的教练员知识面较广,可以从容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处理训练、竞赛和运动员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高学历者在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和运动员因素层面上所体验到的压力相对小于学历层次较低的教练员。另外,还与教练员独特的职业特征有关。教练员除了应具备多学科知识外,还应具有超前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时刻把握本项目技术发展新趋势,始终站在运动训练的最前沿,这与教练员的学历层次不无关系。由此可知,在当今世界竞技体育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练员必须视野开阔,涉猎广泛,不断进取,努力掌握现代运动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竞技体育教练员总体压力约居中等偏上程度,其职业压力主要来自运动员因素、工作-家庭冲突、组织结构和氛围、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以及人际关系6个方面。
3.1.2 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总体职业压力约居中等偏上程度范围。有68.9%的教练员认为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这个数据比国内关于普通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数据略高,且明显高于国外关于竞技体育教练员压力的研究结果。
3.1.3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练员职业压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女性比男性教练员在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和工作-家庭冲突3个层面上体验到更多压力;不同年龄阶段的教练员在组织结构和氛围、工作-家庭冲突2个层面上具有显著差异,31~40岁组和41岁以上组均比30岁以下组报告了更多的上述2个压力源体验,年龄愈大,对这两个压力源的感受亦愈高;已婚比未婚教练员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发展、运动员因素和工作-家庭冲突3个层面的压力;大专比本科学历的教练员在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和运动员因素3个层面所体验到的压力更大。
3.2 建议
3.2.1 人际关系论主张组织是一种心理系统,要重视人的作用。因此教练员在组织内的心理平衡、人际关系协调、角色的认同等都可能是造成压力的根源。在组织管理上要为教练员减压,体现在对教练员工作的理解和尊重,为教练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以及和谐的工作氛围,良好心理环境的建设有助于教练员减轻由工作带来的压力。
3.2.2 在职进修与深造是教练员进步的动力因素。为兼顾组织的发展与个体需要,应坚持连续性、整体性的原则,妥善规划在职教育课程,并纳入身心保健、压力应对技巧、生涯规划等内容,培养专长人才任职,以帮助教练员个体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
3.2.3 教练员固然需要注重精神的鼓励和赞誉,但是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也是必需的和更有效的。教练员的经济待遇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教练员工作的认可,亦会影响教练员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如在福利和薪酬的政策制定上应着重考虑中年教练员和工作时间较长的教练员由于家庭生活中各方面的需要对福利和薪酬的较高要求。
3.2.4 社会支持 (social support)通常扮演缓冲的角色以调和所面临的压力情境。社会支持网络的扩展,经由亲友、同事的相互鼓励、关怀、扶持,具有缓冲压力的效果,对个人生活适应、生理、心理健康有正向的效果。因此,教练员要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并充分利用各种支持来缓解压力。
参考文献:
[1]石林.工作压力的研究现状与方向[J].心理科学,2003,(3):494-497.
[2]于文宏,李焰.工作压力研究综述[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1):67-70.
[3]Maslach,C.Jackson,S.E.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anual.Palo Alto[J].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84,64:134-135.
[4]Dingle,C.R.Perceived cause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athletic trainers Indiana[J].Kinesiology publications,2003,36:125-129.
[5]Tsai Fang-shun.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among the work-family linkage,work-family conflict And job satisfaction[J].Institulc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ational SunYat-sen University Mater Thesis, 2003,34:115-120.
[6] Burrows,D.B.Effects of gender,marital,and parental status on stress and burnout in selected girlsvarsity soccer eoaches[M]. Microform Publications, University of Oregon, 2002.
[7]顾海勇.影响职业足球教练员的主要压力来源及其对策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6,(3):125-126.
[8]许欣,王斌,等.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51-53.
[9]张积家,等.高校教师生活压力的研究[J].应用心理科学,2003,(2):6-10.
[10]徐富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95-196.
[11]曾玲娟.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J].教育导刊,2004,(2):79-81.
[12]Arnold LeUnes Jack R.Nation.运动心理学导论[M].姚家新,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Cooper,C.L,Sloan,S.Williams,S.O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Management Guide[M]. London:Hodder ﹠Stoughton,1988.
[14]Oi-ling Siu,Luo L,Cooper, C.L.Managerial stres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acomparative study[J].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1999,14(1):6-25.
[15]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