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策略设想
2012-04-29尹伟
尹伟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归纳、田野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新型农村建设为契机,阐述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因素和各种制约的结构要素。指出伴随着村落建筑格局的城市化、城乡文化习俗的去差异化,让缺乏体育文化意识体系支撑的农村体育逐渐被边缘化。研究认为,要真正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远瞩性构建未来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蓝图,可探索性构建政府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的机制;实行“两端延伸”路径以及建设农村数字体育工程,来有序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体育;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022-05
研究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发现国内各省市农村地区的整体体育发展态势较之城市体育,仍存在较大差距。而进一步细究导致差距缘由的各种内外要素时,则势必需进一步细研整个农村体育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源自经济与体育文化资源的双重制约性,广大农村地区的体育活动形式主要借助于民俗体育活动项目来完成。即依托各种“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活动项目,比如像端午节的龙舟、重阳的登高、祭祀活动的舞蹈等,来为长期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农民提供消遣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机会和空间。由此便逐步衍生出以民俗仪式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然而,在时过境迁的环境下,面对着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这种过时民俗仪式大多早已淡出了农民的视线,进而让缺乏文化意识体系支撑的民俗体育逐渐被边缘化。而且正是这种被边缘化的民俗体育倾向业已成为农民严重缺乏体育锻炼的不争事实。因此,对当前我国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而言,在这个特殊的转型时期,该如何常态化和持续化的从事体育锻炼就显得任重而道远,因为这关乎着未来我国大众体育乃至国民体质健康与否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笔者籍农村原生态民俗体育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出发,力争从多视野的角度重塑农村民俗体育的功能定位,去弊存利,进而改善农村体育发展滞后的窘境。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因素
在试图深入剖析农村体育发展之全貌,并细细查究影响其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时,首先应清醒地意识到不管任何领域,它所面对的永远是一个不确定环境,而找出这些环境影响因素是可能的,但关键是在这些影响因素里面,找出哪些因素是能够直接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要素,而哪些因素又是能够间接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要素,却又很容易让人无所适从,甚至有时候竟形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窘境。有鉴如此,笔者暂且依据因果理论,从影响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因素进行划分,来揭示事关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概况的优势组合。当然,此种划分虽从理论视角看,涵盖了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所有领域。然而,由于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在概念上的难以界定性,亦会在实践操作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1.1.1 宏观环境因素
对宏观环境因素的分析,往往是从外因的角度探究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各种要素组合。为此,常常采用的研究模型是“PESTEL模型”,这个模型主要包括六个战略要素依次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保和法律因素[1]。从政治和法律上看,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较为重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有效匹配新农村建设和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早在2005年,我国就开始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并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规划、组织实施。2006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首先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八省市试点实施[2]。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活动,举办农民运动会,广泛开展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从政治因素分析,未来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经济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变革和生产力的逐级递进,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的劳动方式已由传统的手工耕作转向大规模的机械劳作,这种劳动方式的改变从整体上意味着人们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束缚中解脱出来,进而有更多的闲暇娱乐时间,从而使得农民在理论上进行体育锻炼成为可能。事实上,国家近几年偏重对农村体育的投入。据统计,2006年,国家先期在试点项目上投入9500万元,使得各地建设工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国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国家资助的试点项目5 460个,地方自建20 699个,远远超过国家资助项目。2008年,全国共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26 159个,总投资达11.87亿元。截止到2010年,我国明确要求使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从社会、科技和环保因素看,较之城市社区居民,农村居民无论在收入分配、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是对待体育休闲的态度以及教育程度上,都大大的滞后城市居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漠视。
参与农村体育活动主体因素
在解构农村体育活动的主体中,农民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主体。传统上,人们对农村居民进行体育健身的感知觉大多停留在农民以耕作代替健身的层面上。殊不知,正是因为长期高度单一、枯燥的体力劳动,严重地损害了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这是因为,经常参与体力劳动的农村居民,虽表面看似身体强壮,实质由于受劳动特点和方式的限制,他们的身体运动只能局限在少数肌肉群的频繁活动上,反而容易导致疲劳程度加深,且由于农忙季节的抢收、抢种,该种疲劳感往往无法及时调整,进而产生身体疾患。如长期单调的弯腰动作产生的腰肌劳损疾病等。此外,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差异也会导致农民心态的迥异。比如,人在做体力劳动的时大脑反射映像仅为劳动成果,而体育锻炼则是愉悦的强身健体行为。因此,农忙时节的劳作是无法替代体育锻炼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占据了我国总人口 “半壁江山”之上的农村居民,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驱动力才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由此,笔者特别专注于加大对农村体育活动主体因素的分析。即通过对农村体育人口的体育活动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剖析,剖析重点是通过考虑何种因素“最能有效加速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驱动力”。并以此为基础竭力探索个中结构要素,积极寻求农民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倾向、偏好、与思维特征。对此,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进一步研判我国农村人口的体育活动行为。从需求的角度看,由于农村城镇化发展迅速,我国农民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转向现代化的农业加工,传统的民俗体育以仪式活动为主的开展方式受到了挑战。结果一方面使农民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经济上的充裕又自然而然地加剧了农民现代“文明病”的滋生。由此而论,时间和物质的双重丰富大幅度地驱使着更多的农民开始重视体育活动,进而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这些表征因素分析表明,农民对参与农村体育活动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动力。
1.2 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各种外显和内隐的结构要素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暗浮着消极的因素。从辨证论的角度看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各省市县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并逐年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可以说,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的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态势较好。然而,在微观层面却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比如,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专项资金的合理配置,农民以耕作代替健身的理解偏差等等。总体而言,在我国各项体育事业之中,农村体育事业整体发展还是处于低水平、不全面性与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中,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和时代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1.2.1 低水平、不全面性与失衡发展的格局
毋容置疑,长期以来,较之城市体育发展,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凸显的特征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状。一方面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优势辐射下,城市体育的相对高度发达化。另一方面也正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弱势笼罩下,农村体育的发展处于明显落后状态。这种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特色,也是我国的国情。正是这种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模式,使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长期滞留在低水平、不全面性和失衡发展的格局之中。所谓低水平,是指在有形体育资源的拥有量上。根据新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从全国体育场地分布状况看,在我国现有体育场地(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系统、武警系统和铁路系统)中,分布在学校的有549 65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7%;分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楼院内的有75 033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2%,而分布在乡(镇)村的体育场地总数仅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8.18%,并且在这占比非常少的8.18%的体育场地比例中,乡镇的体育场地设施比例占据了大多数。可以说,场地设施的这一分布结果导致“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3]。所谓不全面,是指农村居民目前经济快速富裕化和体育文化知识匮乏化的严重背离。所谓失衡发展,指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不平衡态势发展的加剧化。且此种不平衡态势主要是随着经济指标而加剧失衡。
1.2.2 主流健身活动参与意识的缺位、错位和不到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化,针对新农村建筑格局的各种体育健身设施有了较为明显的配套措施。显然,这种配套体育设施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往农村地区“硬件”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窘状。但事实上,农村体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瓶颈因素,不仅仅是来自大面积“硬件”体育资源的受限,更重要的是由于长期日积月累形成的体育健身参与意识的理解偏差,且该种理解偏差的主要表现形式以缺位、错位和不到位为主要特征。结果在农民的体育健身行为上,便形成了以缺位、错位认识为主导,进而陷入不到位的体育锻炼模式中去。例如农民以耕作代替体育健身的理解偏差,便往往导致农民忽视体育锻炼的状况。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倘若把该句话移植到当前的农村体育运动开展上,让农村居民真正从源头上理解了开展体育活动理应“做什么”和“如何做”的理论,那么会更多地激发其参与体育健身的内驱力,进而提高他们体育健身的积极性。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注意到一个前提,那就是现阶段农民的体育文化素养问题,并且这种体育文化素养归根到底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而当前我国农民总体受教育程度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2.4%[4]。从这组数据中不难发现,在如何掌握必要的体育健康教育和公共卫生知识方面,农民普遍缺乏学习能力。这也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人才培养的“缺位”现象,即严重缺乏第一线的农村体育工作人员。这种缺位现象导致多数农民对科学系统的体育健身无所适从。反过来又产生了错位和不到位难题。因此,在这种主流健身活动意识的缺失下,即使有少数农村居民热衷于日常的体育健身锻炼,因无法合理有效的监测其日常锻炼行为,往往也容易出现锻炼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设想
有鉴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存在“二元结构”的现实,使得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无法实现农民—农民工—市民的转变过程。且该种转变过程在体育健身领域依旧受到了较大的挑战。势必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远瞩性构建未来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蓝图。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事情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完成过程。当前农村体育发展首先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因地、因时、依据环境、以人为本地进行前瞻分析与权变行动。目的是努力打开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运作的“黑箱”,构建创意方案,开拓兼容并蓄的可行方案,并给出各可行方案所涉及的各属性相对于农村体育“现状”的“改进程度”的一种较为良好的接近目前农村体育发展的“理想”目标。
2.1 依托新农村建设背景,构建政府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的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最典型的特征有三:一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全覆盖。二是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力度的逐年提升。三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通过对前两项特征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之所以称之为“质”的飞跃,主要是自古以来,农民往往难以跨越因病致穷的怪圈和由于年老体弱而产生的经济保障难的窘境。可以说,正是有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居民起码大大缓解了生老病死中的两项难题。换言之,即农村居民的生活模式较之以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归功于两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政府对农村地区的加大投入。因此,除去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外,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持续投入成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要素。同理,在现阶段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欲有效匹配新农村模式下的城镇化建设格局,同样迫切需要政府主导力量的绝对介入,这是因为,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下,多数村落将被现代化、 集约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这个过程也正是可以按比例最佳匹配各种体育硬件资源的最佳时机,而要真正从源头上实现这一目标,非政府绝对力量莫属。由此而论,依托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要切实实现农村体育发展的转型和未来的有序循环,当务之急是构建一种新型的政府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机制。并且只有这种供给机制才能做到持续和较好地完成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这样在未来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格局中,各种合理匹配、因地制宜的公共体育硬件资源带给农村居民的将不仅仅是一种“眼球效应”,而引发的将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育锻炼行为。
2.2 实行“两端延伸”路径,逐步固化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行为
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确实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状,腿长的那一端是举国体制优势覆盖下,竞技体育事业的长足可喜进步。腿短的那一端则是大众体育的相对滞后不前的瓶颈。并且由于二者三级跳式的非均衡发展,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为此,专注于调研腿短的那一端查究症结所在发现,导致大众体育短腿甚至病腿的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主要与农村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处于低水平的、不全面和发展非均衡现状有关。因此,如何借鉴性地解决这一难题,当然可以参照日本国民体育崛起的经验。但当时的日本是借助东京奥运会的效应,一举成为整个亚洲国民体育的强国典范。显然,从这个模式看,我国已经错失了大力发展农村体育的最佳时机。在此形势下,笔者尝试着提出实行 “两端延伸”路径模式,来有计划、分阶段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行为。所谓两端延伸模式,首先在首端将传统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外延到卫生系统,借助于大量的医疗健康组织,构筑“网格”式管理模式,即以城镇体育健身办为平台,以新农村、社区医疗组织为基本单元,逐级细化出数量众多的小网格,同时在每个小网格内采取“面、片、线、点”结合方式,形成体育管理部门主抓、体育与卫生系统联动、专人负责、农民全员参与的基层体育健身工作体系。此外,在每个小网格的体育健身实施过程中,亦可广泛与三下乡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医疗健康组织机构人员合作,通过他们所掌握的专业健康知识,摒弃传统的授人以鱼模式,授人以渔式对农民进行健康知识传播,有意识地强化体育锻炼的健身、健心功能,并组织农民健康实践活动,让农民了解运动健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而把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每一位农村居民。由此可见,借助于这种广泛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可有效解决农村体育管理机构的缺失和工作虚化的问题。其次,在尾端充分利用各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资源,做大做强农民健身工作的“末端级”。在这里,可创设体育教师的指导激励机制,目的是充分调动他们的指导积极性。比如他们会通过在村公开栏开辟健身知识栏,宣传与普及各类体育健身的相关知识。同时,定期现场对农民进行健身指导,指导的重点是围绕新农村范畴内的各种体育健身设施。这样以来,在农民的体育实践上,通过典型引路,达到以一带十、以点带面的效果,进而由内到外的激发农民进行体育健身的动机。
2.3 建设农村数字体育工程,拓宽农村居民的体育信息通道
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器的三下乡活动的蓬勃开展,广大农民的消费积极性大增,甚至针对此项惠农政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诸多农村地区的婚俗风貌。使得较多农村地区改变了传统的陪嫁物品模式,即多数人开始把购买电脑器件作为陪嫁物品的必备物。同时,由于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逐步深入,国内各省市已开始有意识的组建“数字乡村”工程,该工程致力于全方位的服务于农村的综合网络平台。比如像“云南数字乡村网”,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打开该网站,便能对云南乡村的生产生活信息了如指掌。并且经过几年的建设,该网现已建立起稳定的信息网络中心,形成省、州、县、乡、村五级信息枢纽,覆盖16个州(市)129个县的近1 500个数字乡村网站集群,正在日渐成为云南省农业农村的“活字典”[5]。因此,无论是主客观环境,皆有利于在农村建设数字体育工程。而且这种数字体育工程可以依托在数字乡村网下,建设垂直门户网站模式。当前的互联网站的发展模式呈现为垂直门户网站形式,与之相比较的是一般的综合门户网站,而一般的综合性网站由于大而统的受限,正在逐渐受到愈来愈多网民的舍弃。相反与这些综合门户网站不同,垂直门户网站已经致力于“专而精”的路径发展模式。倘若未来农村体育信息通道立足于此种网络服务模式,可以更加便捷和高效让农村居民获取所需要的体育健身信息,进而做到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长期持久地吸引他们。
3 结论
3.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通过“PESTEL模型”, 无论从政治和法律层面, 还是从经济因素分析,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皆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同时,从参与农村体育活动主体因素看,时间和物质的双重丰富大幅度地驱使着更多的农民开始重视体育活动。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目前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包括:低水平、不全面性与失衡发展的格局;主流健身活动参与意识的缺位、错位和不到位。
3.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设想有:依托新农村建设背景,构建政府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的机制;实行“两端延伸”路径,逐步固化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行为;建设农村数字体育工程,拓宽农村居民的体育信息通道。
3.3 所谓两端延伸模式,首先在首端将传统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外延到卫生系统,借助于大量的医疗健康组织,构筑“网格”式管理模式,即以城镇体育健身办为平台,以新农村、社区医疗组织为基本单元,逐级细化出数量众多的小网格,同时在每个小网格内采取“面、片、线、点”结合方式,形成体育管理部门主抓、体育与卫生系统联动、专人负责、农民全员参与的基层体育健身工作体系。其次,在尾端充分利用各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资源,做大做强农民健身工作的“末端级”。
参考文献
[1]格里·约翰逊,凯万·斯科尔斯.战略管理[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64-65.
[2]国际在线.中国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农村体育事业[EB/OL].http://gb.cri.cn/17844/2008/07/22/3105s2156285.htm.2008-07-22.
[3]场馆设施-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http://fun.qx100.com/html/200607/98697902448289.shtml.2007-09-20.
[4]朱启臻.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89.
[5]昆明日报.云南建设“数字乡村”工程 成农村信息“活字典”[EB/OL]. http://news.yninfo.com/yn/zhxw/200909/t20090918_895370.htm.2009-09-18.
[6]华力,李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11,(3):51-53.
[7]李率文,余小平.影响民族地区农民体育发展的经济学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1,(5):90-94.
[8]付太山.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1):32-34.
[9]王全昌,俆国营.“西咸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休闲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