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分层理论视域下的宋代体育休闲活动研究

2012-04-29陈治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社会分层体育史宋代

陈治

摘要: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视角对宋代体育休闲活动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宫廷皇族阶层的体育休闲活动引导了宋代体育休闲活动的社会风尚;平民阶层得到充分的孕育和发展,使其成为宋代体育休闲活动的大众版图的扩张者;士大夫阶层受到理学的影响,其体育休闲活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精神上的休闲。同时,宋代政治较为开明,各阶层经济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文化教育及价值取向的多元是宋代体育休闲活动兴盛原因。

关键词:体育史;社会分层;体育休闲活动;宋代

中图分类号:G8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048-04

体育休闲活动是指人们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以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的目的,同时又能陶冶情操、愉悦心情、修养身心的一种业余生活形式。但是同为体育休闲活动,却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别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对修养身心的标准各异,陶冶情操的需求存在微妙差别,使得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休闲活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体育休闲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周朝起,“射”和“御”就开始作为“六艺”之一,就被提上了正统文化的典籍得以记载和推广,在当时不仅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项目,也是体育锻炼的方式,并且兼具娱乐休闲的功能。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

之世”[1]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休闲思想普遍盛行,体育休闲活动的蓬勃兴起,各式各样的体育休闲活动层出不穷。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宋代各个阶层的体育休闲活动,梳理各自的特点和相互的关系,挖掘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取其精华,为当今社会体育休闲活动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1 社会分层理论与宋代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以一定的标准区分出来的社会集团及其成员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这一概念来自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他认为阶层是一个多维的概念,由财富、权力和声望三个变量组成,经济决定生活方式,包括体育在内的炫耀性消费是有闲阶层的生活方式。托马斯 · 威尔逊(2002年)以文化和经济为指标解释了不同阶层的人参与体育的程度。布迪厄(1978年)发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参与不同的体育运动,有着不同的体育品味。同时他指出经济因素比文化因素更重要。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对体育休闲运动和社会分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不同社会阶层体育运动项目的别样性,并从炫耀、隔离、权利等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其代表人物有伦森、帕维亚、沃尔、科维赫、邓宁、麦克弗森、尼克森等人。

宋代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2]。但是这些资源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是不均的,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社会结构性。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皇族及士大夫阶层,通过继承和剥削掌握了社会巨大的财富,而平民阶层的财富积累的总和不及其十分之一;权力意指做出主要决策的能力或者代表某阶层的利益去影响他人行动的能力。在宋代,主宰社会和控制决策的“权力精英”是由经济、政治、军事精英——文官、武将及社会乡绅组成,普通平民是没有权力参与决策的;职业身份是个体声望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程度的声望,包括影响他人的能力。根据财富、权利和声望的不同,我们将宋代社会分为三个阶层:宫廷皇族阶层、平民阶层、士大夫阶层。

宋代社会不同的社会阶层其生活方式、生活机遇的态度、群体成员的资格以及生活中的其他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但在整个宋代社会中,各个阶层之间相互联系,如何维持各个阶层之间的有效平衡,社会必须有一定的要求以及达成共识的规则,这样才能解释宋代体育休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帕森斯认为,越能满足社会既定需要和价值观的人越可能拥有更高的地位和声望,社会不平等是必然的。这支持着现存的社会系统和掌权的阶层,维持着社会秩序。在宋代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员共享社会化,产生如共同的语言、价值观、生活方式、礼仪和利益等特征。每个阶层都在为能更多地分享社会中的“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财富、权力和声望——而奋斗。竞争导致了冲突的存在,宫廷皇族、士大夫及平民阶层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谋求他们的利益,体育休闲活动如何反映这种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竞争,各阶层体育休闲活动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将从三个阶层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宫廷皇族阶层:体育休闲的时代潮流引领者

宋朝历经十八帝三百二十年,经济及科技发展迅速,自宋朝赵匡胤陈桥兵变称帝后,经历代的繁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皇室宫廷阶层。英宗初年“宗室自率府付率以上八百人,其奉朝请者四百余人”[3]。徽宗时仅“宗室人无官者,已一千五百余人;宗女之未嫁者,亦千五百有奇”[4]。宫廷皇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财富和声望,在他们的周围,围绕着一大批皇亲国戚、宫女和宦官,从而构成了一个人数众多、关系庞杂的皇廷贵族阶层。

宋朝最高统治者所推崇的体育休闲文化,影响到整个统治阶级,并由此逐步下传其影响,直至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些来自上层的文化娱乐形式迅速被整个国家所接受,成为全国民众的共同喜好。宋代社会上所流行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大多为宫廷中盛行的活动,如蹴鞠就是其中之一。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博物馆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及大臣赵普、郑思、楚昭辅、石守信等六人蹴鞠的情景。宋徽宗赵佶就十分喜爱蹴鞠,他曾经为宫女踢蹴鞠写过一首诗:“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文献通考》介绍:“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5]”

马球是受宋代宫廷皇族阶层重视的另一体育休闲活动。朝兴国五年(981年),宋朝廷在“大明殿”修建了第一个宫廷正规马球场,其后嘉佑年间在“延和殿”和“崇政殿”,淳熙年间在“选德殿”又修建了多个马球场。宋代马球赛装备器械精良且光彩十色,比赛用马全是经过“驯习”的良种宝马,装备的是优质马鞍,马尾用彩带保结,参加马球赛的队员全是朝廷中的文臣武将。据《宋史·打球》记载,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参加了一场宫廷马球赛,这开了宋代宫廷皇族打马球之潮流。此后,宋朝各代喜爱马球的皇帝都令“击鞠院”参以太宗朝的“击球典故”循为定制。

由于宫廷皇族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封建社会里高不可攀,因此他们的一举一动具有神秘性,也最容易成为普通民众效仿参考的对象,宫廷休闲活动的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民间休闲活动起到引导作用。正所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宫廷皇族的体育休闲活动对宋代的社会风气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引导了宋代体育休闲活动的进行。

3 平民阶层:体育休闲活动大众版图的扩张者

钱穆认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洲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6]”

如果将宫廷皇族阶层比喻成为宋代体育休闲的时代潮流引领者,那么宋朝的平民阶层,则是体育休闲活动的大众版图的扩张者。宋朝由于经济繁荣,人口迅速增多,城市人口大量增加,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50个,其中临安人口过120万,开封人口过15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城市。众多的人口,平民阶层的增加,为体育休闲活动的扩张提供了可能性。宋代平民阶层多是广大从事各种劳动的人民,包括农民、手工工匠、小商小贩、民间艺人等。其体育休闲文化为大众化的,与其经济实力、闲暇时间紧密联系。市民阶层不可能像皇族宫廷阶层那样奢华糜烂,像士大夫文人阶层那样附庸风雅,其体育休闲文化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生活化的特征。

瓦舍成为宋代平民体育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记载:“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小掉刀、筋骨上索、杂手伎……小儿相扑杂剧、掉刀蛮牌……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7]”宋室南迁之后,瓦子勾栏进一步发展,据《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瓦市:南瓦、中瓦、大瓦、北瓦、蒲桥瓦。惟北瓦最大,有勾栏十三座……,作常相扑、覆射、踢瓶弄碗、使棒作场……十三座勾栏不闲,终日团圆。[8] ”

《武林旧事》对宋代的市井生活进行了详细记载和描述。其中对左右军各队的情况一一做了介绍,并记载了当时有名的弓箭手、相扑、摔跤、击丸、蹴鞠者的人名。在节假日,宋代平民也热衷于体育休闲活动,“蒋苑使有小圃,不满二亩,……,且立标竿、射垛及秋千、梭门、斗鸡蹴鞠诸戏事,以娱游客[9]”。这里涉及的体育休闲活动有六种之多,足见宋朝平民阶层的体育休闲活动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宋代,平民阶层还组织了自己的体育休闲活动的团体组织,成为平民体育休闲活动的中心。踢球艺人组织了 “齐云社”,取义为踢球技艺之高,可踢上云霄。相扑艺人组织了“角抵社”,射弩爱好者组织了“锦标社”等,这些专门的体育休闲活动组织,负责体育休闲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体育娱乐休闲俱乐部的萌芽。

同时,宋代平民借助节令风俗开展各类体育休闲活动,大大拓展了体育休闲活动的范围。从元日走城、元霄走夜始,宋代七十多个时序性节令节日都有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早春二月中和节前后,开封金明池上的水上百戏开展得如火如荼。“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春游最盛”,“至暮不绝”。宋代“放春”时节正是平民体育休闲活动开展的旺季。而至清明、端午前后,则要进行踏青、放风筝、打秋千和龙舟比赛。《梦梁录》记载了宋代龙舟竞渡的情形,“诸舟俱鸣锣击鼓,分两势划棹旋转,而远远排列成行,再以小彩旗引之,龙舟并进者二,有以旗招之,其龙舟远列成行,而先进者得捷取标赏”[10]。杨万里《过戈阳观竞渡》描绘了龙舟竞渡的壮观情景:“急鼓繁钲动地呼,碧琉璃上两龙趋。一声翻倒冯夷国,千载凄凉楚大夫。银碗锦标夸胜捷,尽桡绣臂照江湖。三年端午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11]”而至八月中旬则观潮弄水盛行,“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少稀矣”。苏东坡诗云:“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12]”描写了三千人在江中比武表演的壮观情景。

4 士大夫阶层:理学影响下的体育休闲活动

宋代士大夫阶层受了朱儒理学的熏陶和传统道德的影响,其体育休闲活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释放精神压力,强调精神上的休闲和超越自我的无我状态。大多数士大夫对体育休闲态度恬淡,喜静,使内心得到放松,这样的休闲态度就直接决定了体育休闲的体验方式,踏青出游、导引养生等成为其主要的体育休闲活动方式。全宋词中记载了众多士大夫文人阶层的体育休闲活动,如刘述(字孝叔)《家山好》:“挂冠归去旧烟萝。闲身健,养天和。功名富贵非由我,莫贪他。这採路、足风波。水晶宫里家山好,物外胜游多。晴溪短棹,时时醉唱里棱罗。天公奈我何。[13]”

宋代士大夫的休闲活动,最终目的基本都归结在获得愉快的心情,最终达到养生休闲的目的。宋代士大夫的休闲活动大多节奏较缓慢,通过一个过程调整心态,将生活和仕途中的不愉快忽略或者忘记。游乐于自然(观赏自然风物为其一部分),人的心境得到调适,精神得以放松、愉悦,是增加人的身心健康,养生长寿有效途径之一。大量的诗作、散文向我们展示了宋代士大夫体育休闲活动的思想。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石钟山记》、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范成大《游峨嵋山记》、王质《游东林山记》、朱熹《游百丈山记》,等等。

在理学的影响下,宋代士大夫文人阶层的体育休闲活动分为三个流派,即以周敦颐、朱熹为代表的主“静”流派,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主“敬”流派,以及以张载、陈亮为代表的主“动”流派。主“静”派提出以“理”灭“人欲”的伦理思想,主张以静养身。主“敬”派提倡“敬”则承认“动”的健身作用,主张从“动”中求静。主“动”派坚决反对“静”,认为生命是在动中发展的,强调人的自身作用,重人欲,提出万物备我的思想[14]。

宋代士大夫积极参与他们所认同的体育休闲活动,但是对与他们道德观念相左的体育休闲活动提出强烈的质疑和反对。这种思想与宋代士大夫严格修身、律己正人有关。如某一年上元节,司马光上书《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今月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人等,令各进技艺,赐予银绢,内有女人相扑,亦被赏赍。……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诏有司严加禁约,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15]”。他认为女相扑手身穿短袖无领的衣服,袒胸露腹,有伤风化,更何况是在皇城外的宣德门表演,要求将女相扑手在宣德们外的表演活动取消。通常在权力给与的范围内,士大夫会基于正统道理,反对某些违背其道德基本准则的体育休闲活动,甚至用行政手段强力制止。

5 宋代体育休闲活动兴盛之分析

整体上看,宋代是体育休闲活动繁荣兴盛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体育休闲活动渗透了宋代社会各阶层的每个角落,其兴盛之因有三个。

5.1 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宋代政治较为开明,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也提到:“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争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无官长,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开明的社会政治环境为各项休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客观条件;同时也由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以文治国”的方略,重文轻武,在这种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影响下,不仅使社会的整体风气由武及文逐渐转变,而且由于文人的参与,使得宋代休闲活动也趋于文艺性和高雅性。

5.2 经济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影响

宋太祖陈桥兵变称帝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朝廷的岁入大大增加。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经过100余年的发展,朝廷岁入为1.1613亿贯,神宗变法后最高达1.6亿贯,大约为盛唐的7倍,即便是失去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亿贯。不仅宋皇室收入增加,宋朝普通平民的生活水准也有一定的提高。“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16]。宋朝时开封平民已经用煤而不是用木材生火做饭取暖了。其时“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也屡见不鲜。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富贵曲》云:‘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又韦楚老《蚊诗》云:‘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宋代人嘲笑唐代人没见过世面,说明宋代民间财富比前代取得了飞跃性进步。“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不用说这种变化,是由于都市人口的增加,它的交通商业的繁盛,它的财富的增大,居民的种种欲望强烈起来的缘故[17]”。经济的发展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使得宋代各阶层进行体育休闲活动创造了可能的条件。而各阶层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的差异导致各阶层体育休闲活动方式的阶层差异。由于普通平民还要承受相当的赋税压力,体育休闲活动的质量上与皇室宫廷阶层不可同日而语,其只能出入于瓦舍勾栏,对于大型奢华的体育休闲活动还是鲜有问津。

5.3 文化教育程度及价值取向的影响

文化教育程度是宋代各阶层体育休闲活动兴盛多元的重要因素。文化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体育休闲的价值取向不同,这不仅影响了宋人在体育休闲活动上的形式选择,甚至是质和量上的差异。在宋代,体面的体育休闲方式仍然被看作是财富、地位等社会资源的象征,成为上流阶层彼此认同与强化联系的工具,成为一个社会阶层的准入机制。宫廷皇族阶层、士大夫阶层和市民阶层在体育休闲活动的选择、品位的确定等方面享有不同的话语权力与能力。宫廷皇族阶层是时尚的制造者,士大夫是时尚的批评者,市民是时尚的追随者。这反映了一种不平等的体育休闲的偏好和趣味,但同时也构筑了宋代体育休闲活动的多元性。

6 结语

宋代是一个文化灿烂的时代,比较开明的政治环境,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各阶层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作为社会金字塔塔尖的宫廷皇族阶层的体育休闲活动对宋代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引导了宋代体育休闲活动的潮流方向;平民阶层得到充分的孕育和发展,成为体育休闲活动的大众版图的扩张者,他们的体育休闲活动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生活化的特征;士大夫阶层受到理学的影响,其体育休闲活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精神上的休闲。宋代各阶层体育休闲活动繁荣兴盛的原因有三:其一,政治环境较为开明;其二,经济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其三,文化教育程度及价值取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M]//陈寅恪先生文集(卷2).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2]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1986,(2):138.

[3]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篇纪事本末(卷56)[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李攸.宋朝事实(卷八)[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马端临.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6]钱穆.理学与艺术[M]//宋史研究集(第七辑).台北:台湾书局, 1974:2.

[7]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8]佚名.西湖老人繁胜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41-142.

[9]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华书局,1982:156-157.

[10]吴自牧.梦梁录[M].北京:商业出版社,1982.

[11]杨万里.杨万里诗文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

[12]苏轼,著,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3]唐圭璋.全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2009.

[14]王俊奇.中国唐宋体育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5]司马光.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M]//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成都:巴蜀书社,1985:595.

[16]庄绰.鸡肋篇(卷下)[M]. 北京:中华书局,1983:95.

[17]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M].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407.

猜你喜欢

社会分层体育史宋代
体育史教材发展概况与思考
当代中国体育史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
体育史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黄岛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研究
教育信号的兴起及对社会分层影响浅析
浅谈宋代瓦子勾栏的兴盛及对书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基于文化视角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宋代尚意与晚明尚奇书学思想的探析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