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大陆的媒介恐慌机制及其模式

2012-04-29陈舒

群文天地 2012年8期
关键词:拟态环境把关人假新闻

摘要:作为社会大众的信息门户,传媒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与之相伴的是媒介恐慌也日益增多。本文从媒介恐慌入手,通过其概念的阐述以及从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媒介恐慌形成发展的原因以及其与大众传播学之间的关系,再运用传播学的理论研究分析中国大陆近年来出现的与媒介恐慌有关联的事件,从而得出一定的避免媒介恐慌出现的方法与措施,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分看待媒介恐慌问题。

关键词:媒介恐慌;拟态环境;假新闻;社会控制 ;把关人

一、媒介恐慌概述

1.媒介恐慌的概念。什么是媒介恐慌呢?邵培仁教授在2007年第4期《现代传播》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媒介恐慌论与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的文章,他在文章里指出“媒介恐慌论是指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更多的恐慌现象和恐慌心理的媒介理论或受众理论。”①

在邵教授的理论基础上,笔者将媒介恐慌的概念结合了传播的特点以及媒介恐慌发生作用的条件以及道德恐慌等相关概念的研究,对媒介恐慌的定义界定为:由于媒体对社会公共事件的暧昧型报道使得读者产生比事件本身更大的恐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终结是通过政府或媒介自身的去暧昧化。

2.媒介恐慌发生的历史背景。媒体恐慌往往发生在战争、疾病、灾难等有着社会公共性的事件中,是传媒在面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一种对事情的过分夸张从而造成受众产生心理恐慌的行为。媒介恐慌的一个经典案例是《火星人入侵地球》。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根据英国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改编的《火星人入侵地球》过于逼真,因而使得美国民众误以为火星人真的已经来到他们身边,一时之间,恐慌情绪蔓延,甚至在第二天的《纽约时报》上记者这样生动的表现民众的恐慌“在纽约的一个街区,20多个家庭中的人们都冲出房门,他们用湿毛巾捂住脸,以防止吸入火星人的‘毒气。”②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在这出广播剧的播放的开头与结尾播报员都已经强调了这是一部改编的虚幻的广播剧,甚至在播出的过程中也四次强调了它是假新闻,可是,却仍旧造成了美国民众程度如此剧烈的恐慌,这就反映出了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力。由于媒体本身具有向人们传递信息的功能,它充当的是一个信息桥梁的作用,因此如若媒介这项权力的使用不加控制,那么其负面作用就显而易见,举个例子来说,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已经混淆了网络的虚拟与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两者之间的差别,而误以为自己每天面对的虚拟的游戏才是自己所生存着的客观真实的世界,类比到媒介报道新闻信息来说就是一旦媒体夸张地报道出了一些信息,即使是细微的一些“风吹草动”,都对受众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与波动。

然而,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说所有的受众都是这样盲目的信任媒体,媒体的力量也是在有条件下才能产生强力效果,不是所有的媒体对所有人都会有效,我们不可否认依然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对媒体的报道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并通过他们自己的一些思考或者是实地的取证去证明自己的想法,例如轰动一时的假新闻“纸包子”被揭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报道自身不够严密,漏洞百出,这样的新闻本身对受众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上述的这些原因就会直接制约媒介恐慌现象的出现。

二、媒介恐慌类型分析

媒介恐慌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其中的分支纷繁复杂,但是通过不断的分析总结,归咎其本质,我们可以将由于媒介的传播而引发的社会恐慌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生命健康方面的,比如我们熟知的SARS、H1N1、以及日本的核泄漏而引起的中国抢盐风波。另一类是伦理道德方面的,比如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暴力等等。前者之所以能够引发媒介恐慌,是因为生命是人存在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因此危及生命安全的传播内容无疑是最能引起公众关注的;后者是因为道德是一个社会平稳发展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偏离道德规范行为的恐慌无非是人类对社会道德秩序稳定性被打破的担忧。但并不是所有涉及生命健康方面、伦理道德方面的新闻事件都是媒介恐慌,是否构成媒介恐慌要从媒介恐慌的定义及特点当中去把握,而媒介恐慌的定义及特点笔者在上文中已有过阐述,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了。

三、媒介恐慌诞生的原因

那么这里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媒介恐慌,为什么受众会受到这样的影响如此之深,除了上述提到的拟态环境之外,“魔蛋理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也就成为了对此现象进行解释的另外一个突破口,施拉姆对此解释为“传播被视为魔蛋,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传播似乎可以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光亮一样直截了当。”这种观点认为受众本身自传媒发展之初就存在着对媒介的一种畏惧情绪,因此对于媒体报道的新闻公众一般持信任甚至敬畏的态度,因为在他们看来,记者或者更宽泛之新闻从业人员有着普通民众不可能掌握的信息了解渠道,公众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媒体所报道出来的事情有很多都会是独家内幕。因此,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大致用以下几个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来理解媒介恐慌的形成原因:

1.李普曼—虚拟环境理论。著名舆论学家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指出,在当前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在文中所提出的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指在人的头脑中的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个由媒体所建构起来的拟态世界。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③广而言之,媒介长期将大量的数据信息灌输至人们的头脑中,对人们影响极深,并使人们信以为真的认为我们每天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不是原原本本的客观世界,而去相信这个世界是由媒体制造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建构起来的。这就给了媒介恐慌这样一种现象有了其存在的基础。

2.议程设置理论。“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后经美国学者D·H·韦弗和日本学者竹下俊郎等学者的不断拓展,该理论的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完成了媒介效果研究的角度的转变,即将媒介从说服性作用研究的视角中解放出来,转向信息的获得和认知方面的研究。提出传媒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造”的机构,即对外部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也就是媒介开始拥有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自行选择自己所想要报道的内容。简而言之,在这个理论里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四、当今中国社会的媒介恐慌

笔者纵观当今中国社会发生的媒介恐慌事件,可以将这些一系列事件归为两大类别:一为社会公共事件,例如日本核泄漏导致中国公民的抢盐风波,以及非典、SARS等威胁公民生命健康的事件。对于此类型的事件,媒体所采取的是将一个确定的真实报道二为媒介假事件,即指由媒体捏造出来的,与真实事实不符或根本未曾发生的新闻事件,例如著名的假新闻—纸包子,该事件发生在2007年,是由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组率先曝光出来,该新闻的发现者訾北佳记者声称在北京朝阳区有一无证经营摊点贩卖纸馅包子,还对外宣称这其实是卖包子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该事件一经报道,在社会上便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海外也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很多北京市民在看到这则新闻之后纷纷在网上斥责黑心商贩的不法行为,并发誓以后再也不吃包子了,一时之间,包子的销售量大幅下降,引起了社会上强烈的食品恐慌。然而,事件最终却被证实出是訾北佳为博出名博名利而自编自导的一场闹剧,所谓纸包子根本就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而因为媒体这样不负责任的报道所带来的社会后果,造成的社会恐慌却不仅仅是用两个字“闹剧”所能弥补的。

(1)社会突发恐慌公共事件的媒介恐慌形成机制及媒介恐慌模式

1.社会突发恐慌公共事件的媒介恐慌形成机制。社会突发恐慌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受众范围较广且存在对社会秩序或者公民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类重大社会事件的总称。这类事件通常会以一种突然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从发生到最后演变成社会恐慌的发展演变过程还是相对完整的,且是与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譬如2003年的非典恐慌事件、2010年的猪流感事件,和2011年的抢盐风波(后文着重阐述)。

这类社会突发恐慌公共事件能否最终形成媒介恐慌,在中国大陆现行的媒介体制下,关键看政府的对事件的态度,如果政府本着负面信息封锁理念来指导媒介的信息发布,则必定形成社会恐慌。但如果政府采取负面信息疏导理念,也就是正视恐慌事件的危害,及时披露事件的进展,介绍事件的真相,交给公众预防的方法,那么则未必形成社会恐慌,如恐怖主义袭击在中国。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来看,公众之恐慌的原因是因为信息传播没能满足其对事件真相的把握。

2.社会突发恐慌公共事件媒介恐慌模式。在对上述抢盐事件的分析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之前的一些类似的案例的分析,在中国大陆的社会突发恐慌公共事件的一般模式如下图所示:

(2)“假事件”媒介恐慌形成机制及媒介恐慌模式

1.“假事件”媒介恐慌形成机制

上文提到的“纸包子”事件完全符合“传媒假事件”。首先訾北佳是“纸包子”事件的消息来源者,同时也是此事件的报道者,他一个人自编自导了一场黑作坊生产“纸包子”的事件,又借助《透明度》这个栏目组向整个社会大众所传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个人名利。

因此,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假事件”这种类型的媒介恐慌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体—这个背后的推手所致,因此,这类媒介恐慌在很大程度上与媒介本身的职业道德与操守息息相关。此类恐慌的产生暴露了媒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即为了追求新奇、轰动的新闻而进行断章取义、急功近利或者言过其实的报道,纵然达到了吸引公众注意的目标,但却对媒介的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削弱。这些假事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影响了公众的身心健康的同时,媒介的跟风炒作使媒介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财力、物力,错失对真正有意义的社会新闻的报道。其实在本质上,从长期发展来看对媒体本身是弊大于利。

2.“假事件”的媒介恐慌模式

注释:

①邵培仁.媒介恐慌论与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J].现代传播.2007(4).

②金雁.传媒时代:人类认知新概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7.

③[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北京:1989.3.

(作者简介:陈舒,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

猜你喜欢

拟态环境把关人假新闻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把关人”
新媒体时代报媒“把关人”的角色定位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从“赵薇事件”再议传播学经典理论
中国网络媒体和国外媒体对运动员冠军形象建构的视角分析
浅析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局限性
香港“幼童便溺”舆情事件的建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