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2012-04-09张文艳吴大勇边艳珠胡玉敬李金付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显像剂弹丸注射器

张文艳 吴大勇 边艳珠 胡玉敬 魏 强 李金付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以下简称肾动态显像)是一种用于评价肾脏功能的核医学显像技术,能够无创性了解肾脏血流灌注、形态大小及滤过和排泄功能,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并且可以评价分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能够为临床诊断或评价肾脏功能提供依据。而显像检查过程中,很多因素操作不当都会影响显像结果[1],其中护理工作是重要因素之一。我科2011年1~6月行肾动态显像398例,显像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行肾动态显像患者398例,男178例,女220例。年龄6~76岁,中位年龄4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70例,肾病综合征56例,IgA肾病41例,间质性肾炎31例。

1.2 方法

1.2.1 仪器与显像剂 仪器为Millennium VG型SPECT仪,99mTcO4

-,喷替酸盐(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冻干品药盒。

1.2.2 显像剂标记方法99mTcO4-、DTPA标记参照药盒说明书,将新鲜99mTcO4-淋洗液注入DTPA冻干品药盒,震荡摇匀,室温下静置5 min,测量显像剂放射性化学纯度>95%为合格,待用。

1.2.3 显像方法 SPECT仪配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64×64,能峰140 kev,窗宽20%。首先将抽好显像剂备用的注射器(148 Mbq/人,体积<0.5 ml)置于探头托架测量满针放射性计数(6 s),后移去托架。患者仰卧于检查床,将患者双肾置于探头上1/2的中心位置并在视野内包括膀胱。肘静脉弹丸式注射显像剂,即刻开始采集,1帧/2 s,连续采集30帧,后1帧/min,连续采集20帧。显像结束后嘱患者将注射部位置于探头下观察显像剂注射是否漏出。最后探头置托架测量注射后注射器内剩余放射性计数。

1.2.4 图像处理 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从事核医学工作超过8年的医师处理分析图像,利用GE公司eNTEGRA软件自带处理软件,输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是否为儿童等信息,分别勾画双肾感兴趣区(ROI)及腹主动脉勾画矩形ROI,软件自动处理得到双肾血流灌注曲线、腹主动脉ROI时间—放射性曲线及双肾肾图曲线,软件并按程序内写入的Gates算法公式计算出每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

1.2.5 图像质量判断

1.2.5.1 显像质量判断 显像成功:弹丸注射成功,肘部注射部位显像剂无漏出,并且患者无位置移动;显像质量欠佳:弹丸质量欠佳,肘部注射部位显像剂极少量漏出(漏出放射性计数占显像前所测注射器满针百分比<5%),或者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输尿管痉挛导致肾图曲线C段呈阶梯状或锯齿状下降;显像失败:弹丸注射失败,肘部注射部位显像剂较多量漏出(漏出显像剂放射性计数占显像前所测注射器满针百分比 >5%)[2],或者患者位置移动。

1.2.5.2 弹丸注射质量判断 腹主动脉ROI时间—放射性曲线能够形成一个高耸放射峰,为弹丸注射成功;无明显峰形成,曲线早期升高后呈平台状为注射弹丸质量欠佳;无明显峰形成,曲线呈持续上升表现,为显像剂注射失败未能完全注射入肘静脉。

1.2.5.3 患者移动判断 利用eNTEGRA软件,以动态电影观察显像过程患者有无移动。

2 结果

本组患者371例显像成功,显像成功率93.22%;15例显像质量欠佳,显像质量欠佳率3.77%,其中因弹丸注射质量欠佳7例,显像剂少量漏出5例,患者精神过度紧张3例;12例显像失败,显像失败率3.02%,其中因患者位置移动3例,注射部位显像剂较多量漏出9例。

3 护理

3.1 加强沟通 显像前30 min护理人员与患者面对面的沟通,了解患者情况。如患者72 h内服用过利尿药物及48 h内曾行静脉肾盂造影,建议患者择日进行显像[3];如患者留置导尿管,嘱患者显像前放开导尿管排空膀胱,检查时夹闭导尿管;如患者存在尿潴留,建议导尿后再行显像;如患者存在疼痛不能配合显像,询问医师是否需要应用镇痛药物;针对育龄妇女询问是否怀孕,如怀孕应慎做此项检查[4]。经期患者待月经干净后1~10 d进行检查。

3.2 充足准备 测量并记录患者身高、体重,告知患者显像前20~30 min饮300~500 ml白开水,显像前排空膀胱,去除腰带、硬币、钥匙、手机及其他可能遮挡患者腹盆部的金属或高密度物品;查看患者肘部静脉情况及衣袖松紧度,如静脉较细可嘱患者温毛巾热敷,如衣袖过紧嘱患者更换衣服。

3.3 心理指导 告知患者显像目的、操作流程、所需时间及显像过程需患者躯干部保持不移动;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如患者担心检查的安全性及放射性核素的辐射是否加重肾脏疾病,务必耐心向其解释此显像是安全的,检查所用放射性核素活度对人不会造成伤害,以缓解患者过度紧张的情绪,避免某些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致使输尿管痉挛影响显像结果,造成误差。

3.4 显像过程护理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项目,无误后协助患者仰卧于检查床,取解剖位,与技师配合将探头最大限度贴近患者后背,使肾置于探头上1/2的中心位置并在视野内包括膀胱;再次核对显像剂与患者检查项目是否一致。

3.5 弹丸注射注意事项 首选2 ml注射器,配7号针头,显像剂体积以0.3~0.5 ml为宜,体积过大“弹丸”容易随血液流动时分散,体积过小药物浓度高注射后残留于注射器内显像剂活度高;显像剂活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以保证肾小球滤过率定量结果的准确性[5],我科经验活度为111~148 Mbq。选择患者24 h内无穿刺史的肘正中静脉;患者衣袖如过紧,嘱其脱掉衣袖或更换衣服,以保证静脉回流通畅;扎止血带松紧度以能够阻断深浅静脉为宜;判断穿刺是否成功时回血量尽量少,以免导致注射体积过大“弹丸”分散;注射后马上松开止血带,通知技师开始采集;注射完毕嘱患者抬高肘部、压好棉签,避免显像剂由注射部位溢出。

3.6 显像后护理 显像结束后同技师配合搀扶患者下床;令患者将注射部位置于探头视野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显像剂漏出,如存在漏出告知医师;通知患者取报告时间;将患者棉签放置污物桶,以免沾有放射性物质的棉签遗落在检查床上,影响接下来的显像;嘱患者24 h内多喝水及适当食用利尿食品,促进显像剂排泄,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告知患者排便后及时冲洗便器,以稀释尿液内放射性核素。

3.7 患儿的护理 5岁以下患儿较难配合显像,容易在显像过程中移动身体,可在显像前与医师商议考虑为患儿镇静;患儿静脉较细,对静脉穿刺技术要求高,“弹丸”注射失败几率较大,应在注射前与患儿家属沟通,告知可能一次穿刺不成功,或需要多次穿刺,取得家属的理解并协助配合检查。某些医院由于患儿肘静脉直接穿刺注射难度大,以静脉输液液路注射显像剂,我科的体会是此方法“弹丸”注射失败率高,不建议采用。患儿注射显像剂的活度,应按体重计算,7.4 MBq/kg[6]。

3.8 其他注意事项 注射前要确定技师处在采集工作站“待命”,避免技师分心延误开始采集时间;如患者注射部位存在显像剂极少量漏出(漏出放射性计数占显像前所测注射器满针百分比<5%),可将注射部位与注射后注射器一同置于探头采集放射性计数,排除由于漏出所致的误差,当>5%时择日重新显像;对待患者态度要亲切、语气要平和,有利于患者配合完成显像。

4 讨论

护理工作在肾动态显像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关系到显像成功的主要因素。本科398例肾动态显像患者,显像质量欠佳15例,7例由于弹丸注射质量欠佳,导致弹丸注射质量欠佳的主要因素为患者衣袖过紧、止血带捆扎过松、抽回血过多导致显像剂注射体积过大;5例患者因注射部位显像剂极少量漏出导致显像质量欠佳,显像剂的漏出可能由于患者按压棉签位置不准确或时间太短,或者静脉穿刺时针头斜面部分穿出血管所致;3例患者因精神过度紧张导致输尿管痉挛致使显像质量欠佳,分析患者紧张原因主要为显像前未接受心理辅导,对放射性辐射存在恐惧或焦虑。显像失败12例,3例由于患者位置移动,其中原因包括患者躺姿不舒适显像过程中调整姿势发生移位,以及患儿显像不能配合、哭闹致使身体发生移位;9例患者因注射部位显像剂较多量漏出导致显像失败,其中患者静脉纤细是致使穿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上述显像质量欠佳及显像失败的诸多因素均与护理工作存在直接关系,某些情况下护理人员能够通过前期准备工作以及丰富的护理经验、技术,避免显像质量欠佳或显像失败的出现。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以及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相互之间加强交流,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尤其是静脉穿刺技术,认真做好患者显像前、中、后的护理工作,确保显像的成功以及显像数据的准确。

[1] Awdeh M,Kouris K,Hassan IM,et al.Factors affecting the Gates measurement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J].Am J Physiol Imaging,1990,5(1):36-41.

[2] 寿亚利.核素肾动态显像的护理配合[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530-5531.

[3] 马寄晓,刘秀杰主编.实验临床核医学[M].第2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4:294.

[4] Peter F.Sharp,Howard G.Gemmell,Alison D.Murray.Practical nuclear medicine[M].第3 版.London:Springer,2005:103.

[5] 刘志军,杨秀蓉,陈玉石,等.99Tcm-DTPA剂量影响肾动态显像GFR结果的探讨[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25(6):324.

[6] 陈盛祖主编.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57.

猜你喜欢

显像剂弹丸注射器
超高速撞击下球形弹丸破碎特性仿真研究
做PET/CT检查时喝的几瓶水有何作用
神秘的『弹丸』
二成份硒鼓Auger Mark问题浅析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用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一种实用显像剂的研发实验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按摩注射器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