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oy适应模式在帕金森病护理中的应用

2012-09-30张会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评估心理

张会平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临床特征,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发展,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严重运动障碍类疾病,不但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为社会造成巨大的医疗支出,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目前有200万帕金森病患者,占到全球帕金森患者总人数的一半,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比重不断升高,每年新增病患10万,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若早期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可减慢病情发展,减少或避免致残。美国护理理论家Sister Callista Roy提出的适应模式是围绕人的适应行为[2],促进服务对象在生理、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及相互依赖方面的适应。针对帕金森患者的心理特点,运用Roy适应模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84例,入选标准:(1)全部按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具有缓慢起病,静止性震颤,强直和运动减少3项中至少2项,左旋多巴治疗有反应。(2)具有阅读能力及应答能力并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为:(1)有严重的躯体疾病而不能参加活动者。(2)用简易认知筛查量表(MMSE)筛查有认知障碍者。(3)患精神分裂症或严重器质性精神疾病者。将入选的病例按其年龄大小、病情轻重及治疗方案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50~76岁,平均63岁。病程1年以下10例,1~10年24例,10年以上8例。轻症患者4例,中度患者34例,重症患者4例。试验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55~80岁,平均67.5岁。病程1年以下8例,1~10年24例,10年以上10例。轻症患者8例,中度患者30例,重症患者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基本病情、性质应用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工作方法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诊断、制定目标、干预和评价6个步骤对其进行心理护理。

1.2.1 一级评估 责任护士以观察、交谈及查阅病历来收集患者自我概念方面(心理状态)的行为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判断患者的行为反应是适应性反应还是有自卑、焦虑、忧郁及恐惧的表现。

1.2.2 二级评估 二级评估是对造成患者出现自卑、焦虑、忧郁及恐惧刺激因素的评估。本组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刺激的因素:(1)主要刺激。了解本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病程长,担心这次发作的严重程度,对以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家庭所承受的经济负担。(2)相关刺激。环境的改变及来自社会和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压力。

1.2.3 护理诊断 分析以上评估,作出护理诊断。84例患者均有自卑、焦虑、忧郁及恐惧不良心理,与担心病程长、发病的严重程度、对以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家庭所承受的经济负担、来自社会和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压力有关,常用的护理诊断有:躯体活动障碍,长期自尊低下,知识缺乏,营养失调;其他的护理诊断有:便秘,语言沟通障碍,无能性家庭对应,潜在外伤、压疮、感染等并发症[4]。

1.2.4 制定目标 将无效的反应转变为适应性反应的目标:减轻患者自卑、焦虑、忧郁及恐惧的心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增强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密切配合治疗[5]。

1.2.5 护理干预措施 根据Roy适应模式,对收集到的造成患者自卑、焦虑、忧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刺激及所作出的护理诊断,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5.1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和情绪反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在精神上给予患者最大的安慰、关爱,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并尽量满足,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的医疗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教会患者一些心理调适的技巧,如重视自己的优点和成就,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意愿,多与外界交流,调动亲情家庭支持系统,让亲人不断鼓励患者,使患者享受家庭的温暖和支持[6]。

1.2.5.2 加强安全护理,防止意外发生。随着疾病的发展,PD晚期因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加之吞咽协调功能不良和长期卧床极易发生摔伤、坠床和误吸等意外伤害。因此,宜建立安全的生活环境,室内光线明亮,地面干燥,病床、床头柜、椅子的高度适宜,床脚刹车固定,每张床配备床栏,卫生间、走廊设置扶手,移去患者活动范围内的障碍物。建议患者穿着避免过宽过大,行走时配备辅助工具如拐杖等。对高危患者采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7],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床头挂防跌倒警示标识,病区建立防跌倒告示栏,呼叫铃及生活用品安置在患者可及位置,护士加强巡视,并做好交接班。

1.2.5.3 加强功能锻炼。日常保持适量的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功能锻炼要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不能过度劳累,贵在坚持,持之以恒。(1)指导患者进行精细动作锻炼,如手捏铅球,捻发,系鞋带、纽扣,用勺子、筷子,翻书报,写字等。(2)指导患者行关节功能锻炼。睡前热敷各大关节,夜间睡眠时注意关节保暖,起床时可在床上行抬高和放下臀部、仰卧起坐、伸手、抬腿等以锻炼膝关节的功能。起床活动后,避免长时间站立,可行手腕关节屈伸、十字交叉握手等,以防关节僵硬。(3)给予肌肉按摩。按摩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对肢体有感觉刺激作用,利于静脉回流,有利于机体的康复,按摩动作要轻柔、缓慢、有节律,不能用粗暴手法,按摩顺序应从肢体远端到近端,以利于血液循环,防止肌紧张及肌强直。在按摩同时配合穴位按压以增加疗效,同时指导患者行站立、行走、下蹲提物、拉绳,以提高肌力,防止肌萎缩。功能锻炼每日2次,可以早上行精细动作、大关节锻炼,晚上行肌肉按摩,每次至少锻炼30 min,每次锻炼以心率达到每分钟170 次减去年龄为宜[8]。

1.2.5.4 强调饮食护理,注重吞咽功能的评估及测试。本组中晚期患者可出现咀嚼吞咽困难,易发生呛咳而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故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测试、选择正确的进食方式尤为重要。测试方法有饮水测试和米糊测试两种[9],两者均要求患者清醒、合作,取端坐位或抬高床头45°~60°。(1)饮水测试。准备一杯50 ml的温开水,一个5 ml的汤匙,指导患者配合,饮水时不要说话,喝水时间无限制,前25 ml由护士用汤匙喂,每次5 ml,剩余25 ml也可如前,或者由患者用药杯来喝,每次5 ml,观察测试过程中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咳嗽、声音浑浊、清喉咙等,若有立即停止,如果顺利可先尝试糊餐、软饭,患者无不适反应可逐渐改为入院前饮食。(2)米糊测试。准备一杯90 ml的温开水,一个汤匙,凝固粉或婴儿米粉,加4勺凝固粉或婴儿米粉于90 ml水中,调成糊状,每次用5 ml汤匙喂患者,在喂得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吞咽困难,若有通知医师暂禁食或停留胃管,若无可先尝试进食糊状液体,逐渐改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进餐时采取竖直坐位,头略向前倾,卧床者抬高床头45°,减少误吸几率。告知患者宜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食物不宜过冷过热,不吃带有刺激性的调味品,避免胃及食管痉挛。睡眠时宜侧卧位,以免口水反流而引起呛咳。

1.3 评定工具 运用改良的Webster评分量表评分[10],共有10项,每一项分为4级,即0,1,2,3分,总分在10分以下为轻症,10~20分为中等程度,21~30分为重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软件及非参数统计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表2)

表1 8周后两组患者的Webster得分比较(分,±s)

表1 8周后两组患者的Webster得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双手动作试验组对照组t值P步态 震颤 面容 坐起立运动 言语 自我照顾42 1.50±0.45 1.62±0.50 1.63±0.57 1.40±0.57 1.64±0.58 1.87±0.49 1.72±0.59 1.55±0.48 1.72减少 强直 姿势 行走时上肢摆动±0.62 1.42±0.49 42 1.92±0.53 1.92±0.69 1.84±0.58 2.50±0.68 1.92±0.62 1.89±0.52 2.28±0.48 2.59±0.48 2.32±0.56 1.63±0.59 2.693 2.879 2.427 2.989 2.939 0.145 2.925 4.27值9 3.015 2.890<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0.05 <0.05

表2 8周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帕金森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程的延长,生活、饮食起居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照顾。国外大量实践证明将Roy的适应模式及其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11],对护士全面收集患者的资料、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提高护理质量、解释和理解在压力环境下患者及其家属的处境具有积极的意义。Roy适应模式的重点在于人的适应性,能够指导护士对患者通过进行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改变常规评估中评估不完善的方法,对患者的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全面了解,及时为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护理操作的配合能力,也能促进患者的有效适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表1显示,试验组患者应用Roy适应模式护理后Webster10项得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除震颤1项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9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Roy适应模式的护理方法对临床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刘亚平,王 巍,任珂南,等.护理干预联合用药对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2):20.

[2] 王静梅,周 颐,黄雯娟.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及服药指导[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0):124.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9.

[4] 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5-187.

[5] 尤黎明,吴 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30-635.

[6] 郑洁芳,陈华莲,叶树妹.帕金森病的康复指导及心理干预[J].现代医院,2010,10(12):47-48.

[7] 姚 尧,杜俊蓉.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4):367.

[8] 徐文娟.庄 燕.帕金森病的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249-250.

[9] 蒋菊芳,刘霞魏,金 英.以Roy适应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行为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123-124.

[10] 林 晖,陈龙飞,林守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况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8):37-38.

[11] 仲金丹,李天民.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3):42-43.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评估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感受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评估依据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