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

2012-04-09张建华

哈尔滨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耳石规管中华医学会

张建华

(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山东莒南2766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约占眩晕患者的1/3[1]。由于半规管的解剖不同,半规管受累的发生率各不相同,受累最多的是后半规管,其次为外半规管,前半规管较为少见。临床上可通过相应的变位试验诱发出特征性的眼震而作出诊断,耳石复位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不同耳石复位技术治疗145例不同类型BPPV,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诊治方法和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5例BPPV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7年发布的BPPV诊断标准[2]。男67例,女78例;年龄28~72岁,平均46岁;病程1 d~14月。后半规管BPPV(PC-BPPV)患者132例,外半规管BPPV(HC-BPPV)患者1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PC-BPPV患者采用改良 Epley管耳石复位法治疗[3],步骤如下:①患者仰卧后仰头,患耳转向患侧45°;②将头转向健侧45°;③头和身体一起继续向健侧转动直至面部向下与矢状面成45°;④保持头及身体于健侧位置,坐起;⑤头向前,低头20°。

1.2.2 HC-BPPV 患者采用 Barbecue翻滚法治疗[4],步骤如下:①患者由坐位变成平卧位,头向健侧转90°;②躯体由平卧变成俯卧,头继续向健侧转90°;③头部继续向健侧转90°;④坐起。

以上两种复位方法的每次体位变化保持1~2min或至眩晕消失。复位治疗时上述步骤反复进行,争取在任一位置患者均无眩晕和眼震为止。症状未改善的患者间隔1周进行第二次治疗。

1.3 疗效评估标准:患者在首次治疗结束后1周及3月分别进行疗效评估,询问症状改善情况,回院复诊者行变位试验,对未痊愈者重复上述疗法。疗效评估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7年发布的BPPV的疗效评估标准[2],痊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无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

2 护理

2.1 复位前护理:详细询问病史,对有严重心脏病、颈椎病、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慎用或禁用手法复位。多数患者在进行复位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要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指导,消除顾虑。向患者详细介绍BPPV的发病机制、治疗原理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及信任,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告诉其眩晕疾患并非为影响生命之疾患,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复位治疗是由资深医师进行,并有一名护士一直在患者身边陪伴,治疗时要保持睁着眼,并及时向医护人员诉说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以保证患者心情放松。

2.2 复位时护理:治疗室备专用治疗床及氧气、吸引器等抢救物品,并备好纸巾及接收呕吐物的器皿。在复位过程中,护士可在旁握住患者的手,予以适时的指导、协助与鼓励,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一旦出现眩晕和呕吐等反应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和呕吐物方面的护理,以避免发生坠床和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在复位过程中,嘱患者勿随意改变头位,否则有引起耳石进入其他半规管的可能。在最后回复坐位时,部分患者可出现突然倾倒,应注意防护以防跌倒。

2.3 复位后护理:指导患者复位后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45°,头部垫高成直立位并保持48 h,必要时可用颈托固定。进食、洗漱可坐起头稍前倾,避免头部前倾或后仰幅度太大。在颈部、腰部、膝部可分别放置小软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体位治疗,确保疗效。48 h后逐步恢复活动,7 d内避免向患侧卧位。针对体位治疗后进行强制性康复体位,应详细讲解强制性体位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配合体位治疗后的康复工作。

2.4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在复位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如打球、游泳等;避免后躺洗头;避免从事需要过度头部运动且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适当减少脑力劳动,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开朗。多进食富含钙质、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忌辛辣、燥热类食物。患者在出院后1周进行随访。

3 结果

145例患者治疗1周后共痊愈102例(70.3%),有效17例(11.7%),无效 26 例(17.9%),有效率 82.1%;3 月后共痊愈121例(83.4%),有效 10 例(6.9%),无效 14 例(9.7%),有效率 90.3%。

4 结论

BPPV是引起眩晕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之一。Barany在1921年首次描述了位置性眩晕的概念,1952年Dix和Hallpike将其命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有关BPPV的发病机制目前有两种学说,即嵴顶结石学说和管结石学说,前者认为椭圆囊脱落或变性的耳石颗粒黏附在半规管壶腹嵴上,后者认为椭圆囊脱落或变性的耳石颗粒游离在半规管内的淋巴液中,当头位变动至受累半规管处于垂直位时,管内漂浮的管石沿管壁内沉降,或黏附有耳石的壶腹嵴发生偏斜,诱发出眩晕和眼震。耳石复位法的技术原理就是根据BPPV的两个发病机制学说设计的,通过特定空间平面的头位变动使半规管内漂浮的耳石按特定方向运动,或先使黏附的耳石从壶腹嵴顶脱落,最后经半规管开口回到椭圆囊,不再影响半规管的动力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手法复位的成功率为53% ~99%[3]。本研究手法复位治疗1周痊愈率70.3%,有效率82.1%;3月痊愈率83.4%,有效率90.3%,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护理工作者应详细掌握BPPV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复位手法,在BPPV手法复位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相应的健康教育,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复位的成功率。复位成功后做好复位后护理,避免漂浮的耳石再次掉入半规管,减少BPPV的复发。

[1]张素珍.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43.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 -164.

[3]White J,Savvides P,Cherian N,etal.Canalith respositioning for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Otol Neurotol,2005,26(4):704-710.

[4]Lempert T,Tiel- wilck K.A positionalmaneuver for treatment of 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ositional vertigo[J].Laryngoscope,1996,106:476.

猜你喜欢

耳石规管中华医学会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