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治疗寒凝气滞型顽固性呃逆64例
2012-02-26王小萌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
李 琛 王小萌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笔者于2007年以来采用灸法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同时设对照组32例进行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病例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9岁。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6岁。
治疗方法治疗组取中脘穴、膈俞穴、一侧足三里穴,另一侧内关穴。协助患者取俯卧位,点燃艾卷,用温和灸法先灸两侧膈俞穴;再取仰卧位,以同法灸中脘穴;随后分别或同时灸足三里穴、内关穴。每穴灸10min,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1d2次,3d为1个疗程。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阳经后阴经。
对照组 常规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胃复安国药准字H1102077010mg),每日2次或者每日3次。中药汤剂:半夏、旋覆花(包煎),丁香、柿蒂、生姜、刀豆、乌药各10g,党参、陈皮、白术、白豆蒄各9g,早晚口服200mL,3d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显效:呃逆停止,观察48h无复发;好转:呃逆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有所减少,观察48h偶有间断发作;无效:呃逆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讨 论呃逆即打嗝,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病位在中焦。中医辨证时可分为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气逆痰阻、脾胃阳虚、胃阴不足等。打嗝超过48h未停止者,称为顽固性呃逆。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可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躯体、精神负担沉重,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针对呃声沉缓,连续不已,胃脘不舒,得热则减,舌苔白,脉迟缓的寒凝气滞型顽固性呃逆患者,选用灸法治疗。
灸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和西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中就有表示灸人下肢的象形文字[1]。经过历代医学家的努力,灸法的种类和治疗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2]。《黄帝内经》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清代吴仪洛著《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意思说:艾绒制成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我们治疗所用的温和灸是艾条灸的一种形式,脱胎于古代的直接灸。
膈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第十七穴,是八会穴之血会。主治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中脘穴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吞酸、呕吐、嗳气、黄疸等。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之功效。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始于胸中,出属心包经,下行至横膈膜,具有镇肝熄风,降逆止呕、宽胸和胃之功效。
对于顽固性寒凝气滞型呃逆患者在膈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3]、内关穴实施温和灸法,以温中祛寒、温通气血、理气降逆止呃。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疏通脏腑、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施灸时患者无痛苦,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易于接受。
注意事项:①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见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②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阳经后阴经。③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低位平卧,注意保暖,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④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⑤器质性心脏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⑥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
[1]夏永莉.谈谈温和灸[J].河南中医,2008,28(5):60-61.
[2]张晓哲.温针灸配合醋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J].陕西中医,2009,30(1):76-77.
[3]王雪峰.针灸加中药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J].陕西中医,2008,29(12):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