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灵运仕前新考三题

2012-01-28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谢氏谢灵运

孙 宝

(1.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四川南充637002)

谢灵运仕前新考三题

孙 宝1,2

(1.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四川南充637002)

根据汉晋儿童接受教育的相关记载,谢灵运出仕前的生平经历可以考论清楚:他出生后不久,因身体羸弱,可能接受过钱塘杜明师的短期疗治;10岁左右,接受谢氏家学的启蒙熏陶,具有了良好的经史基础,此后前往钱塘杜明师处接受天师道的规训,直到15岁返回建康;15岁时,行冠礼,继而袭封康乐公,授员外散骑侍郎而不就。随之,进入太学学习,参与谢混主导的“乌衣之游”,直到义熙元年出仕。

谢灵运;康乐公;太学

谢灵运何时至会稽杜明师处寄养或游学?何时袭封康乐公?除了受到谢氏家学熏陶外,有否受到东晋太学的影响?这几个问题久为学界关注而聚讼纷纭,笔者不揣孤陋,在既有论断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谢灵运至钱塘为求学而非寄养考

《诗品》卷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条下载:“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1]目前,学界均据此接受谢灵运15岁由钱塘返回建康的说法,而关于谢灵运何时被送往杜明师处则大致有三说:一,以《诗品》为代表,其出生不久即被寄养,在杜处前后15年;二,黄剑云认为太元十三年(388年)谢玄去世之际,谢灵运4岁时被寄养,在杜处前后共12年[2];三,孙翀认为谢灵运4岁时前往,至8岁须读书识字阶段,因杜明师不像后来陆修静、陶弘景一样擅长经学,他则长期往返于始宁(或建康)与钱塘之间两边受教[3]。笔者认为,前两种说法都无法解释谢灵运早年受到天师道影响之外,自身还具有良好的经学与文学修养的问题。第三种说法颇具启发意义,也解释了谢灵运幼年受家学熏陶的事实,但“八岁往返”之说似于情理难通。

《宋书·谢灵运传》说:“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4]1743谢灵运《山居赋》自述幼学经历说:“伊昔龆龀,实爱斯文。援纸握管,会性通神。诗以言志,赋以敷陈。箴铭诔颂,咸各有伦。”白居易《欢儿戏》诗说:“龆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5]可知,谢灵运在七八岁的“龆龀”之年即开始识字并进行写作训练。另外,他还说:“六艺以宣圣教,九流以判贤徒。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篇章以陈美刺,论难以核有无。兵技、医日、龟策、筮梦之法,风角、冢宅、算数、律历之书。”[6]464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从“家传以申世模”可以看出谢灵运的学习带有浓厚的家学特征;二,“兵技、医日、龟策、筮梦之法,风角、冢宅、算数、律历之书”的知识,则可能来自杜明师的教授。笔者认为,按照汉晋以来儿童接受教育的时序,谢灵运七八岁开始接受家学教育,因谢家具有浓厚的天师道的信仰[3],在10岁左右出外接受杜明师的教诲,15岁时即隆安三年(399年),孙恩率领起义军攻打会稽、吴兴、永嘉、东阳等八郡,杜明师被杀,谢灵运则被迫由客居的会稽返回建康。

《礼记·内则》载:“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袴。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7]上述为6岁至“成童”的15岁之间贵族子弟接受不同教育的情况。一般而言,八九岁之前即学习辨识方位、数量名称、男女之别、礼让之节,10岁则外出入小学,接受系统的幼学教育。当然,也有8岁入小学之说,如《大戴礼记·保傅》载:“古者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清人王聘珍注引卢辩之说云:“《白虎通》云,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8]60晋宋之时深受上述经典的影响,如西晋东海王司马越为子求师,在给阮瞻等人的信中说:“礼,年八岁出就外傅,明始可以加师训之则;十年曰幼学,明可渐先王之教也。”[9]1363-1364《齐民要术·杂说》载:“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旧注“幼童”:“谓九岁以上,十四岁以下。”[10]226可见,不管是簪缨世家还是平民子弟,差不多都在10岁左右开始“出就外舍”的小学教育,只是王公子弟略早而已。如宋后废帝刘昱“年五六岁时,始就书学”[4]188,刘义隆之子刘宏“年十一,封建平王,食邑二千户。少而闲素,笃好文籍”[4]1859,王绚“年七岁,读《论语》至‘周监于二代’……少以敏惠见知”[4]2184,裴松之“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4]1698,等等。晋宋之际出身较低者,幼学则多在10岁之后,如沈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世为将,而演之折节好学”[4]1685,萧思话“年十许岁,未知书……自此折节,数年中,遂有令誉。好书史,善弹琴”[4]2011,羊欣“泛览经籍,尤长隶书。(羊)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4]1661,周续之“年十二,诣(范)宁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并《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子’”[4]2280,沈璞“年十许岁,智度便有大成之姿,好学不倦,善属文,时有忆识之功”[4]2464,等等。作为谢氏子弟,虽在才智方面具有个体差异,但其就学年龄均较早,如谢瞻“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4]1557,谢庄“年七岁,能属文,通《论语》”[4]2167,谢弘微“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谢)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谢)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4]1590。谢惠连启蒙相对较晚,其“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深相知赏”[4]1524。

谢灵运天生聪慧,史载其“幼便颖悟,(谢)玄甚异之,谓亲知曰:‘我乃生(谢)瑍,瑍那得生灵运!’”[4]1743根据上述晋宋之际的教育状况,他在10岁左右完成对六艺经典的学习并不奇怪,甚至正如其自称从七八岁以来,就可以“诗以言志,赋以敷陈。箴铭诔颂,咸各有伦。六艺以宣圣教,九流以判贤徒。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当然,即使10岁的他还没有达到精通经史百家的程度,15岁返回建康之后他还有深化学习的阶段,详后论述。正是在具备较好的儒史学养的基础上,出于对天师道的信奉,或调养身体的需要①按,据陈桥生《病患意识与谢灵运的山水诗》一文所述,谢氏子弟不乏因体弱多病而早逝者,谢灵运也多所患病,成年后患有较重的肺结核。详见《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谢家将其送往钱塘杜明师处研习道教之法。这其实也遵循了儒家在儿童10岁将其出就外傅的惯例,《白虎通义·辟雍》载:“《曲礼》曰:十年曰幼,学。……周公师虢叔,孔子师老聃,天子之大子,诸侯之世子,皆就师于外者,尊师重先王之道也。故《曲礼》曰:‘闻有来学,无往教也。’”[11]254-255因此,谢灵运前往钱塘旨在求学,非为寄养。正是在杜明师处,他接受了一些“兵技、医日”、“龟策、筮梦”、“风角、冢宅”等知识,并对其一生热爱山水、慕道养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于《诗品》、《异苑》中的说法,则可能是对谢灵运出生时身体过于孱弱,谢家曾请过杜明师运用道家之法加以调治。这种调治或少则旬月,或多不过三五年,《异苑》加以附会,《诗品》以讹传讹,从而贻误至今。如果谢灵运作为谢玄一支的孤脉单传而在外寄养15年之久,这从情理上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

二、谢灵运15岁返都并袭封康乐公新考

关于谢灵运15岁返都的原因,目前已有充分的探讨,如孙恩、卢循起义爆发,杜明师被杀等。笔者认为,15岁是其行冠礼,并开始承担家族责任、履行家族政治使命的年龄。《左传·襄公九年》载,晋侯询问季武子的年龄,后者回答有12岁,晋侯则勉励说:“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12]1943沈约引用这条记载,并结合魏晋以来的史实说:“按《礼》、《传》之文,则天子诸侯近十二,远十五,必冠矣。……晋武帝泰始十年,南宫王承年十五,依旧应冠。有司议奏:‘礼十五成童。国君十五而生子,以明可冠之宜。又汉、魏遣使冠诸王,非古典。’于是制诸王十五冠,不复加命。”[4]335-336由此可见,皇族或世家子弟冠礼的年龄早可至12岁,晚不过15岁,后者又是魏晋以来较为公认的成年年龄。因为成年即可结婚生子、入仕为官,时人多所重视。检阅魏晋期间的礼学著作,即有王堪《冠礼仪》(《通典》卷五十六、五十八、八十一均引)、裴頠不多见《冠仪》(佚)(《魏书·礼志》引)、佚名《冠婚仪》(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卷一“经部·礼类”)等。沈约说:“何桢《冠仪约制》及王堪私撰《冠仪》,亦皆家人之可遵用者也。”[4]336亦可见它们的普及程度。宋文帝之子刘劭“年十二,出居东宫,纳黄门侍郎殷淳女为妃。十三,加元服。好读史传,尤爱弓马”[4]2423,可知刘宋时期亦大致遵循古礼。作为世家子弟的谢灵运,在15岁结束外地游学返乡,正是举行冠礼的需要,所以,即使没有孙、卢起义及杜明师被杀,他恐怕也会如期返回建康。《宋书》本传载其,“袭封康乐公,食邑三千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4]1743。员外散骑侍郎通常是有封号的世家子弟的起家官。史载:“晋世名家身有国封者,起家多拜员外散骑侍郎,(谢)弘微亦拜员外散骑、琅邪王大司马参军。”①见《宋书》卷五十八《谢弘微传》,第1591页。另按,《宋书·谢灵运传》亦载:“(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食邑三千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宋书》卷六十七,第1743页)其中所谓“国公例”,也即是有国公封号的子弟可享受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之恩荫的惯例。可见,谢灵运行冠礼之后不久就袭封康乐公,成人后即可入仕,因此他才会以员外散骑侍郎的身份起家。当时,正值桓玄、殷仲堪、司马道子等人乱政争权,谢灵运放弃出仕当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接下来,进一步探讨谢灵运袭封康乐公的时间问题。关于这一点,目前共有“十五岁”说、“十六岁”说、“十八岁”说、“二十岁”说、“七岁”说等五种说法②按,主“十五岁”说的,如郝立权(昺衡)《谢康乐年谱》、《谢灵运年谱》(引自陈祖美编校《谢灵运年谱汇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3页)、顾农《谢灵运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顾绍柏“十五岁”说(《谢灵运集校注》第537-538页);叶瑛《谢灵运年谱》主“十六岁”说;杨勇《谢灵运年谱》主“二十岁”说(见《谢灵运年谱汇编》第2、67页);另外,沈玉成《谢灵运传》中提出“十八岁”说,侯云龙《谢灵运年谱》一文承袭其说(《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年第5期);宋红《谢灵运年谱考辨》主“七岁”说(见《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笔者认为,结合谢灵运诗赋内容来看,“十五岁”说更接近事实。《诗品》载其“十五方还都”,但“还都”并不意味着一定同时接受了康乐公的封爵。若此说成立,则必须有更为直接的证据。

谢灵运《之郡初发都诗》说:“生幸休明世,亲蒙英达顾。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6]54此诗作于永初三年(422年)被徐羡之、傅亮等人排挤,于七月十六日出京赴任永嘉太守之际,诗中追述当年袭爵之事,其“赵氏璧”即指袭爵受封之时的凭信。《周礼·冬官·考工记》载:“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12]922可知,公侯爵位不同,对应所受圭璧的规格也不同。李善注谢灵运《述祖诗》“临组乍不緤,对珪宁肯分”句说:“古者封爵,皆随其爵之轻重,而赐之圭璧,执以为瑞信。”[13]274自是很好的说明。《之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句,意指从受珪袭封以来已有24年,由永初三年上推,则受封之年恰为隆安三年。可知,他返回建康后不久即接受祖上恩荫,袭封康乐公,授员外散骑侍郎而不就。

顾绍柏先生认为《之郡初发都诗》中“英达”指庐陵王刘义真,“赵氏璧”、“魏王瓠”喻指其对谢灵运的礼遇,“从来”一词指谢灵运“踏入仕途以来”。他说:“倘依此推算,灵运始服官当在晋隆安二年(398年),那年他才十四岁,查史书,得不到十四岁任官的证据,同时于情理亦不合。”[6]59-60其实,在计算方法上,除了由永初三年减去二十四年之外,还要加上一年,即永初三年,这样结果就是隆安二年再进一年,即隆安三年了。另外,刘义真生于义熙三年(407年),永初元年(420年)时封为庐陵王,永初三年谢灵运离京之时仅有16岁,若“赵氏璧”、“魏王瓠”喻指其对谢灵运的礼遇,则谢灵运与之交往也只有3年时间,而断然不能用24年来衡量。顾先生又据《晋书·安帝纪》、《宋书·谢灵运传》推定谢灵运正式入仕为义熙元年,尽管这是可信的,但他认为“从来”指谢灵运正式入仕,而据以推导出入仕年龄为隆安二年的14岁,因显与常理不合,于是就认为“二纪”为概数。杨勇先生《谢灵运年谱》将谢灵运袭封之年系于元兴三年,其所依据的也是《之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句,而永初三年与元兴三年之间只有19年,为了弥补其与“二纪”的不合,也说“二纪”为“概词”[14]。其实,谢灵运还有作品证明“二纪”不是概数。

与《之郡初发都诗》作于同年的,尚有《过始宁墅诗》。其云:“束发怀耿介,逐物遂推迁。违志似如左,二纪及兹年。”[6]63“束发”指15岁成童之年。即使顾先生本人也解释说:“束发,指童年。古代男孩成童时(一般是十五岁左右)即束发为髻,因以束发指成童。”[6]64顾先生附于《谢灵运集校注》之后的《谢灵运生平事迹及作品系年》与杨先生《谢灵运年谱》均将两首系于同年,可见此诗与《之郡初发都诗》均为谢灵运追忆15岁成童以来至永初三年24年间的往事,“二纪”非概数无疑。《大戴礼记·保傅》载:“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清人王聘珍注引卢辩之说云:“大学,王宫之东者。束发,谓成童。《白虎通》云,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8]60汉崔寔《四民月令》载:“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太学,学五经。”旧注“成童”曰:“谓十五以上至二十也。”[10]226《白虎通义·辟雍》载:“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太学何?……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太学,学经籍。”[11]253由上可知,15岁对于谢灵运而言是重要的人生转折,其由钱塘返回后行冠礼,由《之郡初发都诗》“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句,透露了他同年又袭封康乐公的线索,继而接受员外散骑侍郎的起家官,从而引发了他“逐物遂推迁”的政治野心,这也是他连续在两首诗中回顾本年的原因所在。

三、谢灵运入太学考

谢灵运正式入仕是在义熙元年(405年)三月,出任琅琊王司马德文司马行参军。因此年正月改元兴为义熙,谢灵运又习惯上称自己元兴年间入仕①相关考论,参见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第148页。。如景平元年(423年)秋,他称病离开永嘉时作《初去郡诗》说:“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李善注:“牵丝,初仕;解龟,去官也。臧荣绪《晋书》曰:安帝即位,改元曰元兴,灵运初为琅耶王大司马行军参军。”[13]380从隆安三年至义熙元年的7年时间里,谢灵运除了以“乌衣之游”的形式接受谢氏家学的熏陶,还有可能进入太学学习。

孙翀依据《宋书》卷十四《礼志》,认为:“穆帝永和八年(352年),因殷浩西征以军兴罢遣后,直到元嘉二十年(443年)才始立国学,就是说从谢灵运出生(385年)直到十五岁,国学一直废置,根本不存在入国学的问题。退一步,即便有国学,也名存实亡。”②参见孙翀一文考论,第117页。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却不能排除谢灵运入国学的可能性,毕竟他所说“六艺以宣圣教,九流以判贤徒。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篇章以陈美刺,论难以核有无。兵技、医日、龟策、筮梦之法,风角、冢宅、算数、律历之书”,涉及的学科知识实在太广,恐怕很难全部由谢氏家塾或杜明师教授。

另外,前述征引《白虎通义》、《礼记·内则》、《大戴礼记·辟雍》、《齐民要术·杂说》等已说明15岁左右是贵族子弟入太学学习之年,这在晋宋之际同样适用。《宋书·礼志一》引曹魏刘馥的观点说:“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孙,年从十五,皆入太学。”[4]356周朗在宋孝武帝孝建元年上书说:“欲为教者,宜二十五家选一长,百家置一师,男子十三至十七,皆令学经;十八至二十,尽使修武。训以书记图律,忠孝仁义之礼,谦让勤恭之则;授以兵经战略,军部舟骑之容,挽强击刺之法。官长皆月至学所,以课其能。习经者五年有立,则言之司徒。”[4]2093与谢灵运同时的王微写祭文追念亡弟王僧谦说:“弟年十五,始居宿于外,不为察慧之誉,独沉浮好书,聆琴闻操,辄有过目之能。讨测文典,斟酌传记,寒暑未交,便卓然可述。……寻念平生,裁十年中耳。”[4]1670王微在王僧谦死后40天也去世,卒于元嘉三十年(453年)。其在祭文中有“寻念平生,裁十年中耳”语,可知其弟15岁时当为元嘉二十年(444年),此时刘宋四学馆已经建立,祭文中“年十五,始居宿于外”句,当指王僧谦15岁离家入四学馆学习。可见,晋宋贵族子弟进入国学的适龄正在15岁上下。

虽然东晋国学长期颓靡不振,但有识之士始终没有放弃振兴的努力。谢灵运出生时即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建言兴复国学。史载:“晋孝武帝太元中,卫将军谢安始立国学,徐、兗二州刺史谢玄举焘为助教。”[4]1543《建康实录》载:“(太元)十年春,尚书令谢石(按,当脱一“安”字,即为“谢安石”)以学校凌迟,上疏请复国学于太庙之南。”许嵩引《舆地志》证实国学的位置说:“在江宁县东南二里一百步右御街东,东逼淮水,当时人呼为国子学。西有夫子堂,画夫子及十弟子像。西又有皇太子堂,南有诸生中省,门外有祭酒省、二博士省,旧置博士二人。……初,显宗咸康三年,立太学在淮水南,今升桥地,对东府城南小航道西,在今县城东七里废丹杨郡城东,至德观西,其地犹名故学。江左无两学,及武帝置国学,并入于今处也。”[15]由上可知,不管是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设立国学,还是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再次重建,乃至梁武帝建立国学,国学的位置基本都在秦淮水南升桥地一带,这又紧邻谢氏家族聚居之地。《江南通志》卷三十《舆地志·古迹一·江宁府》载:“谢尚宅,在江宁县竹格渡北。……《金陵志》云:今斗门桥北东岸,是其地。”又“谢安宅,在江宁县乌衣巷口,秦淮之南。”又“谢万宅,在江宁县长乐桥,丹阳郡城旁。今桐树湾东”[16]。另外,晋安帝元兴二年(402年),桓玄击溃司马元显,迫使刘牢之自杀,独掌权柄,下令“置学官,教授二品子弟数百人”[9]2592。谢氏家世赫奕,谢灵运若选入,亦是情理之中。当然,客观地说,在谢灵运出仕前7年中,政局因桓玄篡政,孙、卢起义,刘裕勤王等事件而动荡不已,其入太学受教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王微追忆幼年从学经历说:“小儿时尤粗笨无好,常从博士读小小章句。”[4]1669如果他像王微一样,直接向太学博士学习章句及其他专门之学,也是可能的。

相比太学受教而言,谢氏家学对谢灵运的影响更深。史载:“(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其外虽复高流时誉,莫敢造门。”[4]1590-1591上述有两点值得注意:一,谢氏家学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这从“高流时誉,莫敢造门”可以看出,这样的目的大概着眼于培养谢氏子弟文化趣味的优越感和卓越性;二,具有族叔身份的谢混是传播谢氏家学的主导者,他性至孝,以儒学立身,对谢灵运儒、释、道多元思想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1]钟嵘.诗品集注:卷上[M].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61.

[2]黄剑云.谢灵运与钱塘杜明师[J].中国道教,2005(3):47.

[3]孙翀.谢灵运寄居钱塘杜治与家族信仰的中断[J].世界宗教研究,2010(2):118.

[4]沈约.宋书:卷六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白居易.白居易集:卷十[M].顾学颉,点校.北京:中华书,1979:189.

[6]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M].台北:里仁书局,2004.

[7]礼记正义:卷二十八[M]//阮元辑.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471.

[8]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卷三[M].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房玄龄.阮瞻传[M]//晋书: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M].2版.缪启愉,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1]陈立.白虎通疏证:卷六[M].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12]阮元辑.十三经注疏[M]//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萧统.文选:卷十九[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274.

[14]陈祖美.谢灵运年谱汇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15]许嵩.建康实录[M].张忱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277.

[16]江南通志:卷三十[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bout the children educations from Han to Jin Dynasties,we can explain XIE Lingyun’experiences exactly:Soon after his birth,a Taoist priest called DUMingshi may make medical treatments on him for his poor healthy conditions.About in his ten years old,he has accepted good family educations and could make use of his abundant historical and Confucian and Taoist knowledge to write or debate.Not long after that,he went to Qian Tang for accepting Taoist educations until his fifteen years old.In his fifteen years,he made the adult ceremony,and inherited Duke of Kang Le County.Then,he came to imperial college for higher educations.Meanwhile,he took part in the family studying tour in Wu Yi Alley until he formally secured an official position in 405.

Key words:XIE Lingyun;the duke of Kang Le;county imperial college

Three researching topics on XIE Lingyun’s experiences before his official carriers

SUN Bao1,2
(1.Literature and the Colla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2.Chinese Department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China)

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2)04-0031-05

2012-05-10

孙 宝(1980-),男,山东淄博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思想史。

猜你喜欢

谢氏谢灵运
谢灵运的胡子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谢氏南征记》
谢灵运:我的人设崩了
谢灵运“刚”所谓隐士
谢灵运堪称职场反面典型第一人
淝水之战中的谢氏家族
“熊女”形象在朝鲜文学作品中的传承及发展
《东山再起》
谢氏宗亲对珠玑巷情有独钟
谢灵运山水诗的玄言尾巴